浅析市政道路工程若干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时间:2022-06-20 02:30:44

浅析市政道路工程若干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市政道路施工经验,对市政道路工程若干质量问题作了具体的比较与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治措施,谨供大家作参考之用。

Abstract: Combined with many years experi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unicipal roads, the specific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are made in municipal road projects and according to this, prevention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or reference.

关键词:市政道路;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Key words: municipal road;quality problem;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6-0232-01

0引言

结合笔者多年的市政道路施工经验,对市政道路若干质量问题作了具体的比较与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治措施,谨供大家作参考之用。

1市政道路工程中若干质量问题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1.1 路基、沟槽回填土沉陷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条件,由于城市道路的地下部分铺设了各种不同的管线,因此,其沟槽回填的密实度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很大,道路路基施工中,路堤填筑和管线沟槽回填是路基施工的关键部位。

回填土压实的质量通病为超厚回填、倾斜碾压、填土不符合要求,这些均会造成回填土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密实度,从而导致路基和路面结构沉陷,管体上部破裂,无筋管还可能被压扁。

防治措施:施工单位向操作者做好技术交底,使路基填方及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按照路机要求而不超过有关规定;在路基总宽度内,应采用水平分层方法填筑;路基地面的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应做成台阶;回填沟槽分段填土时,应分层倒退留出台阶,台阶高等于压实厚度,台阶宽≥1m,对填土中的大石块要取出,对大于10cm的硬土块应打碎或取出。

1.2 路面不平

路面平整度是市政道路工程的主要舒适性指标,如果道路不平,增加行车颠簸,加大冲击力,损坏车辆,减少安全性,其主要原因有:基层平整度控制不严,甚至出现波浪式起伏,路面施工控制不力,摊铺机及压路机的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因此,施工期间应从路基开始层层严格控制高程和平整度,并在保证压实度的基础上,合理控制路面面层微观构造和外观构造平整度。

1.3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是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车不久即出现多处或大面积裂缝、破损的现象。原因分析如下:施工控制措施不当。目前,路面工程片面追求平整度,而忽视压实度的要求;材料到场及终压温度偏低,甚至在低温情况下过度碾压;材料配合比不当,基质沥青未达标;路面基层甚至路床、基底承载力不足,弯沉值过大;由于路面基层材料的收缩而造成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等。

防治措施:不要片面追求个别指标的高水平,要全面考虑基层、面层的综合强度、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中,严把沥青混合料进场摊铺的质量关,严格控制摊铺和初压、终压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严格按碾压操作规程施工,防止横向裂缝的产生;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做好纵横向接缝;控制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的延度,或采用改性沥青,拌制沥青混合料时,需防止加热过度,避免沥青混合料“烧焦”;在潮湿、寒冷、高温等特殊地区要使用新型沥青混合料。

1.4 路面水泥混凝土开裂、起砂、蜂窝麻面

产生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水泥的安定性不稳定,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水灰比过大,降低了表面强度,施工完毕一经使用磨损易起砂;在施工过程中,收抹压光时间过早或过迟,人为在混凝土表面洒干水泥或水,养护不及时或路面未达到足够的强度就施加各种荷载等引起表皮开裂或脱皮;砂、石、水泥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混凝土搅拌时间短,灰料拌合不均匀,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等。

防治措施:严格控制水灰比,掌握好面层的抹压光时间,严禁在混凝土表面洒干水泥或水;保证施工现场有一定的水泥存量,以确保水泥安定性的稳定;模板面清理干净,脱膜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浇筑,严防漏振,并应振至气泡排除为止;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控制砂石含泥量,混凝土振捣密实,及时对板面进行抹;选用水化热小和收缩性小的水泥,尽量选择温度较低的时间浇筑混凝土,避免炎热天气浇筑大面积混凝土,按规范规定正确留置施工缝;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覆盖草帘、草袋,避免暴晒,定期洒水,保持湿润。

1.5 管道渗水,闭水试验不合格

原因分析: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管材质量差,管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破损或接口开裂;管道接口及施工质量差,存在裂缝或局部松散,抗渗能力差,容易产生漏水;检查井施工质量差,井壁和与其连接管的结合处渗漏;闭水封口不密实,又因其井内而常被忽视。

防治措施:(1)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良处理,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2)所用管材要有质量部门提供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管材外观质量要求表面无蜂窝麻面现象。(3)选用质量较好的接口填料并按试验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接口缝内要洁净,对水泥类填料接口还要预先湿润,而对油性的则预先干燥后刷冷底子油,再按照施工操作规程认真施工。(4)检查井砌筑砂浆要饱满,勾缝全面无遗漏,抹面前清洗和湿润表面,及时压光收浆并养护。

1.6 检查井与路面的接缝处出现塌陷

常见的雨水井及其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落缺陷,检查井变形和下沉,造成行车中出现跳车现象;井盖质量和安装质量差,铁爬梯安装随意性太大,影响外观及其使用质量。

防治措施:认真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防止井体下沉;检查井砌筑质量应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其高度,防止井体变形;检查井井盖与座要配套,安装时座浆要饱满,轻重型号和面底不错用,铁爬安装要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偏差不要太大,平面位置准确。

2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还必须大力加强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全方面监管,在思想上重视、管理上及时、技术上合理、措施上得力,从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各方面、各环节齐抓共管,才能使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有根本的保障。

上一篇:论某高速公路软基段CFG桩施工控制 下一篇:关于路面拼接施工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