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空间增长动力因素研究

时间:2022-06-20 01:49:15

地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空间增长动力因素研究

摘 要:以2006-2012年38座地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相关统计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城市空间增长概念模型和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空间增长动力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经济和交通对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空间增长的影响作用较大,非农业人口和教育一定程度上也能推动城市空间增长,人口密度的变化同城市空间增长未呈现出显性关系。为此,建议合理处理好老城区、历史街区与新城的发展关系,推动历史风貌区的保护与发展,运用科学规划处理好老城区、历史街区保护与城市空间增长的矛盾。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空间增长;动力因素;概念模型;回归模型

Abstract:Based on statistical data of thirty-eight prefectur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from year 2006 to 2012 and by setting up the conceptual model and logarithm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power factors and city spatial growth fo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is analys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economy and transportation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ity spatial growth fo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In addition, the nonagricultural population and education can also push forward the city spatial growth at a certain extent, population density changes with the growth of urban space dominance relations are not showing. Finally, it is suggested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ld city、historic district and new city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promoting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ontradictions style area, using scientific planning to deal with the old city、historic district protection and urban spatial growth.

Key words: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city spatial growth;power factors; conceptual model;regression model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5)-02-62(6)

1 引言

历史文化名城因其所保存的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故针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越来越多地被社会各界关注。由于资源日趋枯竭、开发成本上升,以及原有计划体制下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对经济发展的束缚性,历史文化名城在寻求城市文化遗产健康发展的同时,还面临如何应对城市空间增长的问题,即:通过研究城市空间增长动力因素的共同特征及差异性,探索出适宜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模式,从而合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规划,解决该类城市经济发展缓慢、下岗失业人员增多、人居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城市空间增长作出了深入的研究。国外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和人口等因素与城市空间增长的关系:Boschma与Maxwell[1-2]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证明人口、产业和住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驱动了城市空间增长;Poelmans认为信息化、知识经济和生态建设等特征的发展,在促进城市空间增长的同时也会带来城市空间的分异[3];Mieszkowski发现城市空间增长是由城市人口增长、家庭总体经济水平的改善和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等内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4]。而在国内,张振龙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1978年以来南京市城市空间增长模式,证明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增长的影响最为显著,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完善能极大推动城市空间增长[5];杨东峰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以我国大城市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从城市空间增长动力因素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和城市道路交通改善共同推动城市空间增长 [6-7];闵忠荣认为城市空间增长的动力机制包括以经济、环境约束力和路径依赖作用力为主的内在动力机制,以及以政府、技术为主的外在动力机制[8];陈玉光从城市空间增长动力、制约因素及模式的研究角度入手,表明其动力因素有经济发展、交通网络和技术进步,而政府的干预及自然因素构成了城市空间增长的约束条件[9]。

但上述研究更关注发达省区和大都市,所涉及的动力因素并未结合历史文化名城的实际分析其独特因素。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与一般城市相比,因其历史的久远性存在于老城区,老城区除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外,还要承担旅游业的交通运输,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与老城区传统格局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亟需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老城区的交通,故交通条件是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空间增长需考虑的独特因素;与新城区相比,老城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可借助现有的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同时也会使旅游流动人口增加,人口密度加大,故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人口密度变化,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空间增长需考虑的独特因素;历史文化名城的教育文化氛围浓厚,也需着重考虑。

因此,在研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空间增长时,不但要考虑一般大城市的影响因素,还要考虑历史文化名城在交通、旅游业和教育文化方面的特殊性,并将其融入到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空间增长的动力因素研究中。

本文基于38个地级历史文化名城在经济、人口、交通、人口密度、教育及建成区面积等方面的统计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从宏观层面全面分析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空间增长的动力因素,为科学制定城市空间规划政策提供理论指导,对名城的整体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研究模型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模型

所建立的研究模型包括由城市空间增长的动力因素构成的概念模型,以及分析各动力因素差异的对数线性回归模型。

2.1.1 城市空间增长的概念模型

对城市空间增长有影响的动力因素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如图1所示)。

内力作用包括由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规模构成的需求动力因素,以及由道路交通条件、土地资源条件、教育文化构成的供给约束因素。其中,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非农业人口的增加能对城市空间增长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道路交通条件为城市空间增长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城市道路健全则沟通经济活动顺利,反之则会使企业与居民之间的联系形成障碍,从而成为约束空间增长的因素;土地作为城市发展的载体,反映了城市空间中可容纳人口的现实和未来状况,是约束城市空间增长的边界,并引导城市空间未来的演变方向[7];教育文化方面所提供的供给条件也是城市空间增长的约束因素,强大的教育文化能够吸引非农业人口的迁移,反之则制约着城市空间的增长[10-11]。

外力作用包括由政府政策、城市规划构成的人为因素,以及由突发灾害构成的自然因素。其中,政府政策主要起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引导作用,比如政府可通过制定政策改变土地大量浪费、无秩序的状态,从而使城市空间向紧凑、良好的方向发展[12-13];城市规划通过对现有的城市土地用地性质、土地约束状况进行调研,从而制定适合于本城市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机制;而自然因素是人类无法控制、无法预测的力量,是城市空间演变的不稳定和不可控力,同时也是城市空间增长的基础条件[14-15]。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考虑到研究的复杂性,将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空间增长的动力因素简化为以内力作用为主,在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规模、道路交通条件、土地资源条件、教育文化水平和城市空间增长之间建立概念模型,通过函数表达式反映城市空间增长与各动力因素之间的关系,其具体形式如下:

Cities = f ( Demand Force, Supply Constraint…)

其中,Cities表示城市空间规模的变化;Demand force表示需求动力因素;Supply Constraint表示供给约束因素。对于历史文化名城i,定义反映城市空间增长各动力因素的指标(如表1所示)。

2.1.2 城市空间增长的对数线性回归模型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空间增长的概念模型,通过建立其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城市空间增长的各动力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寻求有益结论。所建立的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模型4:

模型5:

模型6:

模型7:

模型1-6为一元回归模型,反映历史文化名城的建成区面积yi与各动力因素之间的单一关系。具体来说,即yi分别取决于第二产业增加值x1i、第三产业增加值x2i、城市非农业人口x3i、人口密度x4i、市区人均道路铺装面积x5i和普通中学学校数x6i;参数an (n=1, 2, 3, 4, 5, 6)为影响建成区面积变化的各动力因素增量的弹性系数;un (n=1, 2, 3, 4, 5, 6)为随机变量,a0为常数项。

模型7为多元回归模型,反映各动力因素对历史文化名城建成区面积yi的综合作用。具体来说,即yi不仅取决于第二产业增加值x1i、第三产业增加值x2i和城市非农业人口x3i等需求动力因素,也取决于人口密度x4i、市区人均道路铺装面积x5i和普通中学学校数x6i等供给约束因素;参数an (n=1, 2, 3, 4, 5, 6)分别反映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非农业人口的增长、人口密度承载力、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影响城市空间增长的弹性系数;u7为随机变量,a0为常数项。

2.2 数据来源

根据相关城市的统计数据,在我国现有的125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剔除一些规模较大或数据缺乏的城市,并结合我国不同区域城市发展的差异性,最终选取西部9座(陕西省榆林市、汉中市、延安市,甘肃省天水市,广西省柳州市,四川省宜宾市、乐山市、泸州市、自贡市)、中部13座(河北省承德市、保定市,山西省大同市,河南省开封市、安阳市、南阳市、商丘市,江西省赣州市、景德镇市,湖北省襄阳市、荆州市、随州市,湖南省岳阳市)和东部16座(山东省泰安市、聊城市,江苏省无锡市、徐州市、苏州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浙江省宁波市、绍兴市、金华市、衢州市,福建省漳州市、泉州市,广东省肇庆市、潮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作为研究对象,其数据来源于2007 -2013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3 数据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

基于38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城市非农业人口、人口密度、市区人均道路铺装面积和普通中学学校数等统计数据,并对统计数据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得到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如图2所示),以充分反映历史文化名城的社会经济现象和各因素之间的变动规律。

由图2(a)可知,地级历史文化名城2006-2012年的相关因素中,数据集中趋势最大的是人口密度(2.915),说明人口密度数据的变化不大,数据比较集中,而集中趋势最小的是市区人均道路铺装面积(0.954);城市非农业人口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差距较大,为2.758,说明在2006-2012年期间,地级历史文化名城非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的增长幅度较大,城市人口数逐步上升;相比之下,普通中学学校数的增幅较小,为0.868,说明教育资源较稳定,变化不明显。

由图2(b)可知,第二、第三产业的标准差较大,分别为0.415、0.399,说明从总体上来看,地级历史文化名城在2006-2012年期间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增长幅度较大;而市区人均道路铺装面积、普通中学学校数和建成区面积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分别只有0.227、0.217和0.237。

3.2 线性回归结果

根据上述模型及描述性统计,运用统计回归的方法,通过SPSS20.0对38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空间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得到模型中各变量的统计检验结果和参数估计值(如表2所示)。

3.2.1 一元回归分析

对模型1分析。从经济意义看,a1表明第二产业增加值提高1%,能使城市空间增长48.8%;从统计检验看,R2=0.727表明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空间增长的贡献率为72.7%,t1=26.608表明第二产业增加值对城市空间规模影响的统计显著性很高,F=707.993说明第二产业对数模型具有的高统计显著性。

对模型2分析。从经济意义看,a2表明第三产业增加值提高1%能使城市空间增长51.5%;从统计检验看,R2=0.748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空间增长的贡献率为74.8%,t2=28.090表明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城市空间规模影响的统计显著性很高,F=789.033表明第三产业对数模型具有高的统计显著性。

对模型3分析。从经济意义看,a3表明城市非农业人口提高1%能使城市空间增长56.1%;从统计检验看,R2=0.510表明城市非农业人口的增加对城市空间增长的贡献率为51.0%,t3=16.640表明城市非农业人口对城市空间规模影响的统计显著性很高,F=276.904表明城市非农业人口对数模型具有高的统计显著性。

对模型4分析。从经济意义看,a4表明人口密度这项反映土地资源情况的因素提高1%能使城市空间规模增长27.7%;从统计检验看,R2=0.143表明人口密度对城市空间增长的贡献率为14.3%,t4=6.726表明人口密度对城市空间规模影响的统计显著性一般,F=45.240表明人口密度对数模型具有较高的统计显著性。

对模型5分析。从经济意义看,a5表明道路交通条件提高1%能使城市空间增长61.1%;从统计检验看,R2=0.338表明道路交通条件的发展对城市空间增长的贡献率为33.8%,t5=11.682表明道路交通条件改善对城市空间规模影响的统计显著性很高,F=136.473表明道路交通对数模型具有较高的统计显著性。

对模型6分析。从经济意义看,a6表明教育文化水平提高1%能使城市空间增长51.9%;从统计检验看,R2=0.222表明教育文化水平对城市空间增长的贡献率为22.2%,t6=8.759表明教育文化水平对城市空间规模影响的统计显著性较高,F=76.716表明教育文化对数模型具有较高的统计显著性。

3.2.2 多元回归分析

从经济意义看,模型7的参数a1~ a6分别表示在其余5个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相关因素增加1%,将推动城市空间依次增长18.7%、14.1%、6.3%、9.9%、25.8%、21.4%。从统计检验来看,R2=0.826表明各动力因素对城市空间增长的贡献率为82.6%;t5=6.295表明道路交通条件对城市空间规模的影响统计显著性高,t1=4.649、t4=4.416、t6=4.592表明第二产业增加值、人口密度和教育文化水平对城市空间规模的统计影响显著性相近且较高,t2=3.146表明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城市空间规模的影响统计显著性相近较高,t3=1.789表明城市非农业人口对城市空间规模的影响统计显著性较低;F=211.214表明多元回归对数模型整体上具有较高的统计显著性。

4 结果讨论

表2的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历史文化名城的各动力因素与城市空间增长的内在关系如下:

4.1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加,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空间增长

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的一元回归模型1、模型2中,其弹性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488和0.515,而在多元回归模型7中,其弹性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187和0.141。表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是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空间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且第三产业的影响力高于第二产业,这是因为第二、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占据着很大比例,其发展加快了城市的建设步伐,基础设施和交通的便利吸引了大批农业人口到城市就业,促使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空间不断增长。

4.2 城市非农业人口增加引起的城市空间增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城市非农业人口的一元回归模型3和多元回归模型7中,其弹性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561和0.063。从一元回归的角度来看,城市非农业人口的弹性系数估计值(0.561)较高,表明非农业人口的变化对城市空间增长的影响作用较明显,这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会提高城市就业率,使非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所聚集的劳动力带动企业的发展,创造出新的价值,不断循环,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从而推动城市空间增长;但从多元回归的角度来看,城市非农业人口的弹性系数估计值迅速降到0.063,表明在控制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土地资源条件、道路交通条件和教育文化水平后,城市非农业人口对城市空间增长的影响作用变得较弱,这是因为非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的过程中,城市现有土地资源具有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城市、农村道路交通存在可达性的限制,以及对教育的需求,都会使转变过程表现出暂时性的特征,导致城市空间增长的影响系数下降。因此城市非农业人口对城市空间增长的影响是多因素控制的表象性结果。

4.3 人口密度对城市空间增长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城市的土地资源条件紧张,并未有效地调控城市空间

在人口密度的一元回归模型4和多元回归模型7中,其弹性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277和0.099。一元回归处于最低水平,但多元回归却高于城市非农业人口的对应值(0.063)。表明土地资源条件所形成的城市空间供给约束,对城市空间规模的显著性影响不明显,一是因为城市开发建设与土地资源保护是一对矛盾,面对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规模性迁移的城市空间需求,土地资源条件的改善对城市空间增长的约束力是微弱的;二是因为多元回归中,城市非农业人口对城市空间增长的推动作用受土地资源、交通条件和教育因素的影响而降低,但人口密度的限制因素没有城市非农业人口多,因此对城市空间增长的影响系数高于城市非农业人口。

4.4 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为城市空间更大程度的增长提供了可能性,在所有动力因素中,其影响作用最明显

在道路交通条件的一元回归模型5和多元回归模型7中,其弹性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611和0.258。从一元回归的角度来看,道路交通条件的弹性系数估计值(0.611)高于第二产业增加值(0.488)、第三产业增加值(0.515)、城市非农业人口(0.561)及人口密度(0.277)的对应值;从多元回归的角度来看,道路交通条件的弹性系数估计值(0.258)是各动力因素中最高的。这是因为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增加了城市用地供给,交通的便利为非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提供了基础,增加了城市就业岗位,促进了投资,人口的大量聚集导致人口密度增加,同时增加了对教育的需求,从而使道路交通条件成为最显著的驱动力。

4.5 教育机构的增加和师资力量的强大,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城市空间增长

在教育文化水平的一元回归模型6和多元回归模型7中,其弹性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519和0.214。从一元回归的角度来看,教育文化水平的弹性系数估计值(0.519)高于人口密度(0.277)、第二产业增加值(0.488)、第三产业增加值(0.515)的对应值;从多元回归的角度来看,教育文化水平的弹性系数估计值(0.214)高于除道路交通条件(0.258)以外的其它因素。表明教育文化水平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空间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是因为教育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来说更是如此,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吸引人口向城市聚集,形成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的态势,促进非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因此综合考虑教育文化水平变化时,可认为教育的发展间接影响城市空间增长。

5 对策建议

通过全文分析,可知在推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化进程中,从城市空间增长动力因素的角度,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提出以下对策:

5.1 合理规划新城的城市空间增长

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城由于历史悠久和相关配套设施落后,发展已受到限制,因此考虑建立新城,研究新城的城市空间增长有利于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增长,但新城的不断发展会使人口密度不断增加,经济快速发展,容易出现“新旧对立”的现象,故需处理好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空间增长的矛盾。一是要在古城的原貌上进行城市空间拓展,使古城内有充足的空间实施文物保护单位建设;二是脱离古城建立新城,在确定驱动新城城市空间增长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动力因素实现控制新城城市空间发展的目的,使新城得到充分发展。

5.2 注重历史风貌区的保护

合理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中具有众多文化遗产和历史街区的古城区,一是不仅要考虑能够促进城市空间增长的人口密度因素、带动历史风貌区发展的旅游人口因素,还要研究城市空间增长因素中流动人口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二是明确保护的原则和重点,编制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划定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制订严格的保护措施;三是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好重要保护地段的详细规划,注重体现近代文化特色和地方传统风貌,加大对重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力度。

5.3 推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发展

旅游业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一笔宝贵财富,在一定程度上能通过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城市空间增长,因此可从旅游业的角度,大力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一是加快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坚持传承、创新和提升相结合的原则;二是整合文化旅游资源,重点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注重承接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并融入全国、全省知名的旅游网络;三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坚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文化精神,让先进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 Boschma R A , Lambooy J G.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1999, 9 (4): 411-429.

[2] Maxwell T. A Paris-model Approach to Modular Simulation[J].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and Software, 1999, 14 (6): 511-517.

[3] Poelmans L, Rompaey A V. Complexity and Performance of Urban Expansion Models [J].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2010, 34 (1): 17-27.

[4] Mieszkowski P, Mills E S. The Causes of Metropolitan Suburbanization[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3, 7 (3): 135-147.

[5] 张振龙, 顾朝林. 1979年以来南京都市区空间增长模式分析[J]. 地理研究, 2009, 28(3): 817-828.

[6] 杨东峰, 王静文. 我国大城市空间增长基本动力的实证研究――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道路交通[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5): 74-78.

[7] 杨东峰, 熊国平. 我国大城市空间增长机制的实证研究及政策建议[J]. 城市规划学刊, 2008, (1): 51-56.

[8] 闵忠荣, 杨贤房.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与城市空间管制区划――以南昌市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2011, (3): 43-47.

[9] 陈玉光. 城市空间扩展方式研究[J]. 城市, 2010, (8): 22-27.

[10] 张品. 教育视角下的我国城市空间变迁[J]. 环渤海经济望, 2010, (9): 33-36.

[11] 鲁静. 城市空间与教育空间的有机融合探析[J]. 高校教育管理, 2010, 4(5): 37-41; 47.

[12] 渠涛, 张理茜, 武占云. 不同历史时期特殊事件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 地理科学, 2014, 34(6): 656-663.

[13] 岳文泽, 张亮. 基于空间一致性的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 经济地理, 2014, 34(8): 47-53.

[14] 赵亚博.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5(2): 75-81.

[15] 徐煌.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驱动机制研究[J]. 中外建筑, 2009, (8): 80-82.

上一篇:房地产经纪行业变革的方向 下一篇:资源型地区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