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长距离布线时双绞线的非标准应用

时间:2022-06-20 01:33:58

计算机网络长距离布线时双绞线的非标准应用

摘 要:在计算机网络中,当双绞线过长、质量太低或布线工艺较差时,网络往往无法连通。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并用傅里叶公式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

关键词:网络工程;双绞线;傅里叶公式;Internet

Non-standard Applications of Twisted-pair in Long Distance

Distribution for a Computer Network

化8次需要的时间为:8/20M s。

根据傅里叶级数公式,一次谐波的周期T为:8/20M s;

一次谐波的频率f为:20M/8 Hz。

方波信号(每秒状态变化次数为20M次)通过此双绞线后,可以等幅衰减通过的谐波数量N3为:

即使线缆长度增加导致了等幅衰减带宽变窄一半,但如果将数据传输速度降为10 Mb/s,假设3下可通过的谐波数量N3将为假设1(正常情况)下N1的3.125倍。

在此情况下,接收方设备完全可以识别信号。

假设4:

①长度为大于100 m的五类非屏蔽双绞线;

②双绞线上传输速度为10 Mb/s的信号;

③双绞线的等幅衰减的带宽变窄为B/k Hz;

④等幅衰减通过的谐波数量N4=N1。

推导4:

结论4:

在假设4下即使线缆等幅衰减带宽下降为原来16%(1/6.25),只要降低数据通信的速度,也可以保证接收的谐波数量达到正常的情况(假设1)下的N1,即接收方可以正确识别。

3 结语

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在设计一段距离为200 m以内的线路的时候,可以非标准的使用双绞线进行布线,但具体应采用以下方法:

(1)为保证整体网络的速度,可以使用接口为10/100 Mb/s自适应的交换机,但将与这条双绞线连接的交换机端口强制设为10 Mb/s和全双工模式。

(2)采用五类或超五类双绞线布线,提高施工工艺,尽量避开强干扰源,以减少线缆性能参数的下降。

在实际工程中,对使用一段长度约200 m的双绞线进行连接的计算机进行测试:

①使用IE浏览器访问Internet正常;

②使用ping程序进行测试,10 min丢包率为0%。结果证明以上基于傅里叶的分析是合理的。

另外,本方法也可以适用于早期的3类双绞线或由于线缆品质低及布线工艺较差造成无法在10/100 M自适应网络中使用的情况,可以降低成本并减少重新布线的麻烦。当然如果双绞线的长度进一步增加,那么直流阻抗及其他参数对总功率的衰减,可能会造成接收设备无法检测到信号,所以这种依靠降低速度来实现通信的手段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浅论建立柿园水厂监测调度系统的指导思想和总... 下一篇:奎屯河流域水库水情自动化测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