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工业遗产保护和更新改造的应用

时间:2022-06-20 07:15:13

杭州市工业遗产保护和更新改造的应用

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大量工业企业搬离原址,留下的老厂房、老仓库等工业遗产已进入保护和改造的高峰期,而我国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改造技术都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对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和更新改造模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工业遗产保护和更新模式搬迁企业

中图分类号:O228文献标识码: A

从工业遗产保护和更新改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开始,结合工业遗产及保护更新的相关概念和所运用的项目管理理论,分析保护和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发现如下:一是工业遗产更新保护的意识依然十分薄弱;二是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定位困难;三是规划设计创新性仍然不够;四是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建设滞后;五是在实际操作中项目的报批、审核手续十分复杂等。此外,还需关注在工业遗产的保护、更新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核心技术问题,包括项目价值评估体系和项目可行性研究、市场研究和产品定位分析以及适应性空间整合等。

以杭州新天地项目为例分析发现:在工业遗产的价值评定、业态定位、改造模式等方面案例项目都取得了较好的保护和改造效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重要推广价值。总体来看,该案例为同类城市和同类项目提供的主要经验包括:第一,要秉承能保则保的理念,建立科学性和全面性的价值评估操作体系;第二,应注重注入新型功能,充分利用工业遗存,实现二次价值;第三,坚持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整体性设计原则,同时应结合区域特征,创造工业遗产个性价值;第四,坚持法律保障保护的原则,规范遗产开发行为;第五,应着重优化政府审批程序,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强化管理与服务职能,实现制度创新。

新天地项目位于杭州下城区,是中国第一个以工业遗产为核心的城市综合体,距武林广场约6公里,原杭州重机厂地块,总用地面积约8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根据杭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对原杭州重型机械厂所在地区进行整体改造,保留原重机厂工业遗产建筑落地面积2.1万平方米,保护的内容为:钣焊车间、铸铁车间清理工部、铸铁车间和金工车间装配工部,以及铁轨、烟囱、铁罐、露天跨等工业构件和构筑物。这个工业遗产项目的改造不仅对综合体本身品质的提升,甚至是整个杭州市工业遗产的改造更新都会起到一个标杆的作用。

国外对工业遗产的理论研究比较深入,对实际案例的改造技术比较成熟,相应的法律法规比较全面,而我国对工业遗产的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价值评估、改造模式、方案设计、法律监督管理体制等都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向国外借鉴的地方很多。如何进行有效的工业遗产保护和改造管理,秉承“应保尽保,积极保护”的理念,是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需要解决的问题,对解决工业遗产在城市快速发展和更新的社会中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杭州搬迁企业做地项目,在工业遗产的价值评定、业态定位、改造模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保护和改造效果,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的意义,为同类城市和同类项目提供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在于:

1、秉承能保则保的理念,建立科学性和全面性的价值评估操作体系。

①、牢牢抓住了杭州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应保则保,积极保护”的两大理念。对见证杭州重型机械的城市工业遗产与场所进行保护。②、在工业遗产完成普查的基础上,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委托专业的建筑物安全鉴定机构进行建筑、结构、现状、安全等科学鉴定,以“人的安全第一”的原则进行严禁的评估调查。③、关注环境风险,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搬迁企业一般都是化工企业,对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厂房和土壤的环境污染一般都缺乏监督指导,这些为后续的用地埋下不稳定的因素。故委托权威的检测机构和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和场地调查。④、引入专家和职能部门审查制。根据遗产自身和再利用的价值进行量化的评价的同时,引入专家和职能部门审查,增加程序的弹性机制,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文和精神等非物质遗产的保留。⑤、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工业遗产是这个社会共有的财富,人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关心它的保留和改造,社会各界及当地居民需要共同尊重价值性的保护和多样性的设计,寻找基于一种持续发展理念的解决途径。

2、注入新型功能,充分利用工业遗产,实现二次价值。

本项目邀请国内外权威机构进行了宏观和区域市场的研究,结合工业遗产建筑的特色进行了业态的定位,商业餐饮类、休闲娱乐类、创业产业类、公共场所类等,融汇多种产业功能,激活商业源泉,激发工业遗产的活力,丰富了城市区域的风采。改造后的使用效果说明合理的利用是对工业遗产最好的保护,只有对工业遗产注入符合当代需求的功能,工业遗产才能真正的焕发新的生命、实现二次价值。

3、坚持整体性设计,结合区域特征,创造工业遗产个性价值。

①、重点处理好工业遗产与整个综合体的关系,工业遗产建筑周围新增建筑形式、体量、高度、色调等与保护对象的整体风貌相协调,并且注意对工业遗产建筑周边历史风貌的保护。②、调整区域规划的功能布局、用地性质、建筑设计等,以工业遗产为中心点,融汇多元空间,实现工业遗产和外部整体的适应性空间整合和空间能量转换,让工业遗产的有机细胞生长,进而带动其他细胞的功能和活力。③、调整整体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促进工业遗产周边道路及步行系统的贯通,较强工业遗产厂房的联系形成整体的效应。在道路的取材上也要充分考虑与工业遗产风格的协调。④、重视工业构配件的再利用,结合林荫步道和水景景观灯,将构配件设计到周边景观中去,实现工业遗产开放性的景观。

4、坚持法律保障保护的原则,规范遗产开发行为。

目前国内工业遗产的法律法规存在空缺,杭州市还算走在全国的先例,颁布了《杭州市工业遗产(建筑)保护规划》,所以大量的工作都是在工业遗存实施单位有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的基础上。案例处于综合体项目中,结合综合体进行了《城市设计规划》、《总体概念设计》、《工业遗产保护规划报告》、《项目发展策略研究》、《工业遗产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方案,严格按照杭州市人民政府和杭州市规划局对这些方案的批复意见,落实相关工作,规范遗产的开发行为,所以急需保护、监督、惩处等相关工业遗产的法律,将保护和再利用工作有法可依。

5、优化审批程序,强化管理职能,实现制度创新。

根据目前经验,总结工业遗产保护和改造的思路和技术路线,强化在每个环节中职能部门的工作,对于工业遗产类文保建筑审批中,由于相关规定较少,可参考相关案例不多,相关管理部门要实现制度创新,在制度出台前结合实际案例搞个审批样板,为我市后续的工业遗产类文保建筑管理提供参考。

随着杭州市城市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工业企业已搬离原址,留下大量的工业遗产项目将进入保护和改造的高峰期。从业主角度出发,根据目前从事的大型工业遗产保护和改造项目从管理方法、操作流程、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积极地探索性的研究,希望大家了解工业遗产的相关概念,重视对其进行保护、改造、再利用,并共同沟通、探讨、完善对工业遗产价值评估、业态定位、改造模式等核心技术内容,使得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马迪.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地区复兴的分析与思考[J].浙江建筑,2012(7):1-4

[2]李林.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述评[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5(4):44-47

[3]刘琼.我国提出保护工业遗产《无锡建议》[N].人民日报,2006-04-19.

[4]刘伯英.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发展综述[J].建筑学报,2012(1):12-17

上一篇:湖南关帝庙印支期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下一篇:关于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