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启辉:天道酬勤 达而不懈

时间:2022-06-20 02:24:01

“天道酬勤”,语出《论语》。意谓:天意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有耕耘就会有收,我们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地完善充实自己,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的竞实力,就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明天。洪启辉先生正是这样一位勤勉进取、不懈拼搏开启了人生与事业辉煌的奋斗者。他用自身所取得的成就展示了卓然风采,也为“天道酬勤”这句箴言作出了生动而精彩的诠释。

――题记

笃志勤学砥砺自

在商界,每一位成功者大都有一段耐人寻味、艰辛曲折的创业历程。洪启辉先生同样曾在这条道路上披荆斩棘,一路高歌。

洪启辉先生出生於福建。四五岁时随父母移居香港,从此在香港长大接受教育。中学时代,洪启辉就读於一间天主教学校。1975年,他负笈海外,到加拿大念大学,修读工商管理专业。

回想起在国外求学的那些日子,洪启辉先生无限感慨。他说那几年在三个方面受益匪浅。其一是得以静下心来,读到不少自己喜欢的书籍。阅读原本就是他的一大嗜好,身在国外,少了很多俗务干扰,再加上当时物资远没有现在丰富,没有什麽DVD、MP3之类的玩意儿,对他来说,学习之最大的享受就是静坐一隅,博览群书,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其二是参加了当地的中国同学会。同学会经常要组织一些同学聚会和其他活动,身为会内的部,洪启辉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或许这也是他後来从事管理工作做了一个铺垫吧。其三是身处国,就有了很多机会到处走一走看一看,更广泛地接触和解到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使他大大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正是在这个学习和成长的黄金时期,洪启辉的心中产生了自主创业、成就一番事业的想法。他在加拿大求学期间,中国大陆发生了不少变化,如、、三大伟人先後逝世等,国外的留学生对当时整个中国的局势和走向都有不同的看法和立场,洪启辉则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国家只有工商业发达才会真正富裕乃至富。因此他从那时起就已下定决心致力於工商业,为振兴国家民族贡献力量。

但始料未及的是,洪启辉先生创业生涯比他的计划提前开始了。就在他即将毕业之时,家中经济状况陷入困窘之境。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洪启辉先生毅然选择了中断学业回到香港,肩负起支撑起一家人生活的重担。

业精於勤行成於思

1978年,洪启辉先生回港之後就进入远东集团旗下的一个旅村里打工。这个旅村为宋城,是一个别具风格的宋文化主题公园。洪启辉先生从一个普通的小职员做起,本着“天道酬勤”的信念,脚踏实地、稳扎稳打,象海绵一样拼命汲取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与大多数同龄人相比,洪启辉先生更为执著、更为坚毅,对自己的未来看得更清楚、目标更坚定。一开始,洪启辉先生担任宋城的节目助理。因为他做事非常用心、非常投入,头脑也很灵活,善於随机应变,总是尽可能地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好,自然得到上司的赏识和信任,连集团的总经理也注意到这个能又实在的年轻人。在短短的六个月里,洪启辉先生就两次升职,从节目助理做到经理的职位。“其实我认为自己不比人家聪明,但我坚信‘业精於勤’这个道理,只要肯付出、朝着目标奋勇前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在旅村做了差不多两年时间,洪启辉先生的能力和待遇都已经得到大幅度提升。但後来远东集团收购了一间电影公司,洪启辉先生主动要求辞去旅村的职务,转到电影公司。上司很吃惊,问他做得好好地为什麽要离开。“其实是因为我对电影这个行业特别喜爱,早在中学时就经常利用假期到电影公司做小工、学到不少东西。老不同意我离开,我就提出哪怕降低职位也要去。”洪启辉先生的话告诉人们――有一种精神叫执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力。洪启辉转到电影公司之後,便全身心投入到这个梦寐已久的行业。虽然没有学过这个专业,但他好学肯钻,举一反三。从影片策划到安排故事大纲、做预算、请导演、後期作……洪启辉先生都学得很快,再加上在旅村积累的管理经验,没过多久就充分显示他在这方面的力。不到三个月,他就升为总片。虽然当时该公司主要着力於低成本、小作电影市场,但在洪启辉先生担任总片期间,推出了不少精品力作,赢得业界的褒奖。

在进入电影行业的第三年,洪启辉先生开始思考一个问题:电影固然是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行业,可这是不是最适合自己的行业?同时他也不无远见地认识到,盗版现象已日渐严重,势必对电影行业造成不小的影响。经过再三斟酌,洪启辉先生最终在兴趣与发展空间之间选择了後者。在当时,作出这个抉择可能出於无奈,而如今看来,这也恰恰证明了洪启辉先生勇於剖析自我的精神和取有度的决断力。

勤勉奋发创业初成

在退出电影业之後,什麽行业最合适呢?其实洪启辉先生早已有了自己的计划,那就是到内地开办工厂。这也锲合了他早年在国外留学时立下的志向――以振兴工商业筑就富国民之路。当洪启辉先生看到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和日新月的变化,子报国的深情早就凝聚起来,激发出他胸中那烈的爱国之情。

接下来的问题是,开一间什麽样的工厂,具体做什麽产品?洪启辉先生认真研究了各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当时正是八十年代初,香港最热门的就是三个行业:服装、电子和玩具。洪启辉先生分析:服装出口需要配额,电子行业专业性比较,而自己不是学工科的,剩下来的玩具行业倒是没那麽多限制,而且与自己之前所做的电影一样都是很注重创意的行业。结果玩具行业自然成为他的首选。

人生难得几回搏。洪启辉先生是个一旦认定目标就会勇往直前的人。接下来他到中国大陆跑了好几趟,最後决定在故乡福建投资办厂。几位同学和朋友非常支持他的想法与他携手创业。於是几人分工协作,洪启辉先生负责全面打理,其他的人则负责市场推广。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备,焉有不可为之事?1984年1月1日,一个让洪启辉先生至今记忆犹新的日子,他在福建泉州创办的玩具厂正式成立了。这也意味着洪启辉先生从一个打工仔升格为真正的创业者,成为他事业之旅的一个里程碑。

工厂以生产学前儿童玩具为主,最初规模不大,员工也只有八十多人。在开办企业的过程中,洪启辉先生也曾遇到几乎所有创业者都会碰到的难题,诸如资金、人员、技术等。但是不管情况如何,他总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沉着应对,坚守“天道酬勤”的信念,义无反顾地朝着自己的目标昂然前行。在洪启辉先生的精心管理、苦心经营之下,业务蒸蒸日上,工厂一步一步发展壮大,到1987年员工数量已增加到六百多人。除此之外,洪启辉先生又分别在福建莆田和马尾与人合资成立两间工厂,从而打破了只有一间生产工厂产品结构单一、竞力有限的局面,使得企业开拓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两度嬗变变革精进

从来世上就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在玩具厂由一间变为三间之後,洪启辉先生与另两间工厂的合作夥伴之间在经营理念上的不同也逐步显露出来。当时洪启辉先生主要负责外销,他利用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管理经验和人资源,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成效明显。他认为企业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将加大海外市场的开发。但国内合资者认为产品在国内市场已经站稳了脚跟,对外销兴趣不大。後来洪启辉先生又建议将基地搬迁到交通条件、地理位置更具优势的东莞,进一步打开市场,抢先机,但合资者也不予响应。理念上的分歧导致企业内部的团结性和凝聚力大打折扣,也使得洪启辉先生萌生去意。

孰料洪启辉先生的想法引起了马尾工厂的股东之一――香港华闽集团负责人的赏识。其时华闽集团已初具规模,在服装、电子、玩具三大行业都有投资,但效益不理想。於是该集团诚意邀请洪启辉去打理他们的玩具公司。在这样的情况下,洪启辉先生欣然同意。但原来的几位合资者也不愿他撤出股份,结果重情重义的洪先生便将股份继续保留在福建工厂。自己则组建了润田企业有限公司,以润田公司投资华闽集团,出任东莞昌明工厂的董事总经理。

洪启辉先生上任後,励精图治,经营得法,管理有方,再加上市道畅旺,使得昌明工厂迅速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业绩得到稳步提升。

1995年初,洪启辉正式离开华闽集团,然後跟蔡孙遗先生合作经营润田企业有限公司,继续开创事业。“当时我如果安於现状想每天过得轻一点,打打高尔夫也可以做到。但我想自己还只有四十岁,那种按步就班、平淡无奇的日子不适合我。不如放手一搏!”

据介绍,他1995年初离开华闽集团时,所持的股份可折价近两千万港币,但到2000年撤股时,只拿到五十万港币。“五十万就五十万吧,也要体谅他们的难处。”从这个细节,也不难看出洪启辉先生的为人之道、经商之道。或许这就是“天道酬勤”之後的“地道酬善”的生动解吧。

勤成大业求索不息

目前,润田企业有限公司业务主要包括三大板块,首先是玩具这一块。从事这一行业多年,洪启辉先生已经成为业界的资深人士,实力和基础已相当稳固,所以这一块可以作为核心业务长期做下去。其次是生产包袋,如冰袋、饭盒袋、妈咪袋等独具特色的产品。还有一个方面是做中高档婴儿服装。说起来这一板块的成功开发也源於洪启辉先生的独到眼光和胆识。密切关注国际婴儿用品市场的洪先生解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婴儿服装的品质要求与婴儿玩具一样相当高,而润田企业生产包袋与服装同样是一门裁剪车缝的工艺,只在很小的一部分有所不同,可谓大同小。於是他联到几家美国公司洽谈业务,直言润田之前没有做过这方面的产品,但生产能力很,完全可以做好。果然就有一位著名的服装设计师被洪启辉先生打动,让他们做了一批产品,没想到就这样一炮打响。如今润田企业在婴儿服装这一块做得越来越好。

“我认为润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四个方面。一是服务。服务是企业生存之本发展之源,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每一位客户都满意,应当不断规范企业行为,以诚信之道服务於大众;二是价格。我们的产品应是质优价廉、适销对路,只有价格合理产品才有竞力;三是交货是不是及时。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一定要做到按时按质按量地交货给客户,确保客户的利益不因我们而受到损失;四是质量。每个企业要想长期生存和发展必须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路子,实施品牌战略,使‘质量就是市场、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线’的理念深入员工内心,通过加质量控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为用户提供超价值的产品,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谈到企业的经营之道,洪启辉先生的话语当中折射出深邃的管理思想。

在注重以上四点之後,洪启辉先生还调一定要做到与客户携手共进,与供应商成为策略性的夥伴。他介绍说,润田企业大概有百分之六十的业务让其他工厂做,帮助他们提升竞力,实现共同成长、多方共赢。“最重要的是要与合作夥伴有共同的理念。我会经常开办一些培训班,把我的整套理念告诉他们,得到他们的认同。”对於这种具有开创性的经营策略,洪启辉先生称之为“企业联盟”。

如今,润田企业有限公司拥有六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四千多名员工,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多元化、规范化、品牌化的大中型企业。廿载创业峥嵘岁月,而今迈步再展伟略。如今早已功成业就的洪启辉先生不经意间告诉我们说,“天道酬勤”是他人生定下的座右铭。提到如何做人处事,洪启辉先生毫不犹豫地说,做好自己,不要埋怨客观。如果失败,要从自己身上找理由;做人要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要肯,要学会拼搏,要对自己有信心。毋庸讳言,洪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仅说了,而且也这样做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洪启辉先生用勤劳、智慧筑就了他人生中一条闪光的金色大道。事业有成仍然求索不息的今天,洪启辉先生不仅收获了播种的希望,也拾起了理想的“贝壳”。从他的身上,我们可感受到:成功起源於烈的企盼,孕育於痛苦的挣扎,是寻找自我,最终超越自我的一种结果。人要成功,就要有一种始终不渝的勤奋、进取精神。

人道酬诚绽放光辉

事业有成的洪启辉先生,没有将自己囿於追求企业利润的小圈子里,而是以一颗赤诚之心,体现出一个企业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博怀。

洪启辉先生曾担任香港圣约翰救伤队九龙及新界总区第二救护联队副会长。香港圣约翰救伤队是香港圣约翰救护机构其中一个分支,救伤队负责为市民提供急救护理及其相关的服务。他还在九龙乐善堂服务了十二年,如今还担任该会的永远顾问兼当年总理。九龙乐善堂是香港一间历史悠久的慈善团体,一向为广大市民提供多元化社会服务,包括医疗、教育、老人福利等,积极赞助各项社会公益及文娱教育等活动。洪启辉先生热心支持积极参与圣约翰救伤队及九龙乐善堂的各项会务活动,率先垂范,值得尊敬。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洪启辉先生还是香港中小企业总会会长。香港中小企业总会是一个非牟利的团体。该会宗旨是促进中小企业与国际间技术合作与交流;提供信息、询、培训服务及研讨共同关心问题;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协助发展中小企业。洪启辉先生担任会长以来,在推动会务发展、加香港及内地中小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都作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誉。

洪启辉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的负责人,有三个层次的责任。首先我也是一个独立的人,那麽我就要照顾好我的家人,让他们过上衣食无忧、和美安康的日子。其次我要对我的员工负责,尽可能地为他们营造一个好的事业发展环境,让他们与企业共成长。第三就是要关爱社会大众。在能力许可的情况下,要多做一些有利於他人、有利於社会的好事、实事。所以我对润田企业的利润分配方法是,百分之六十用於企业的下一步发展壮大,百分之十用来给股东分红,百分之十用於回报供应商,百分之十用於奖励员工,另外百分之十则用於回馈社会!润田与很多企业的做法大相径庭的就是绝不一味地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诚哉斯言!壮哉其人!

达而不懈再展鸿猷

谈到企业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规划,洪启辉先生充满信心地说:“我希望未来五年之内,公司的产值再翻一番;未来十年之内,产值是现在的三倍。在产品开拓方面,润田企业将会从以前主要是做客人的品牌,转而成为客户的合作夥伴,也会投资到他们的企业。在国内,我们会继续培训小工厂,帮助他们成长,且注入相应的投资,实现更长远、更高效的互利共赢。此外,我也打算在未来十年之内,将企业交给公司的员工,让他们进一步把公司做大做,不管我管不管公司,都希望它能不间断地经营下去,而且经营得越来越好!”说这番话,他的语调虽然仍是一如无风的湖面那般平静,但分明让人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憾!这不就是真正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麽!

如果说在二十多年的创业经历中,洪启辉先生依靠着自己的勤奋与积累,实现了自己的创业人生;那麽,今天的洪启辉先生则是以一个企业家的胸襟与气魄,演绎着又一个精彩与辉煌。今天蓬勃发展的润田企业有限公司,宛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洪启辉先生人生轨道上划出的一道美丽彩虹。是一道由一名普通创业者到一名成功企业家的彩虹,这道彩虹必将引领更多的创业者走上自自立的人生旅程,在当今波澜壮阔的大潮中,用自己的双手谱写出一曲曲创业者的凯歌。

常言道: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润田企业有限公司的发展、现代化企业建设、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家的责任感和理想……洪启辉先生想了很多、很远,我们愿这道於洪启辉先生思想的彩虹,像一架飞桥,无限地延续,延伸到很远很远,愿润田企业有限公司像一艘航母般在经济大潮中永不停止地前进!

上一篇:黄励腾:励志求精谋胜道 下一篇:许宏全、曾敏丽:人生路上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