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典:追求和谐的乐观主义者

时间:2022-07-28 12:46:30

乐观主义者,往往拥有和谐的心境。这种澹泊平实的生活态度,能够让他们富有激情地挑战人生,保持昂然的斗志去追求理想。

――题记

在热烈欢快的谈话气氛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张国典先生心境的平和。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谈吐,表达了他豁达开朗的做人原则;他“路见不平一声嚷”的妙语连珠,展现了行侠仗义的处事风格。

从启蒙新闻界到奋斗於金融银行界,到拼搏於能源投资领域;从帮助战火後的安哥拉及莫桑比克人民重建家园,到参与新时期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以台湾为人生的首发站,他像一列充满动力的火车,周“列国”之後,将事业的总站设在了祖国的另一片沃土――澳门,创办国丰贸易(天华集团的前身)开始人生新的征程。

不断前进的他,以乐观主义精神为燃料,以追求和谐境界为目标,力求投资实业的同时,营造出一片片和谐的天地,谱写下一段段和谐的故事。

帮助安哥拉人民重建家园,推动当地和谐进步

二十年前的一天,澳门的一位合夥人告诉他:“安哥拉内战已经结束,那里资源丰富,机会很多,可去解一下。”幼年时曾经历抗日战的张国典先生,深知饱受战火摧残的国家会是怎样的满目疮夷,在如此动荡的社会环境里,生命和财产随时随地都会受到威胁。他曾目睹过生活在战中的苦难百姓,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坚定地迈出了挑战自我的步伐。

安哥拉是一个濒临大西洋的西非国家,拥有长达1600公里的海岸线。这里资源丰富,经探明的矿产有石油、天然气、钻石、铁、铜、黄金、石英、大理石等多达十种,尤其是石油和钻石的储量令世界瞩目;这里森林覆盖率约40%,面积高达5300万公顷,出产乌木、非洲白檀木、紫檀木等名贵木材;这里土地肥沃,河流密布,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力;这里宽广的海岸线,是渔业发展的天然宝库……

“然而,都是因为战,原本富足的国家是饥饿与疾病横行、民不聊生。”张国典先生踏上安哥拉的土地後感慨万千,“如果不是为了夺独立後脱离葡萄牙统治的执政权而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内战,这个国家完全可以富冠非洲,成为安居乐业的天堂。”

源於中国和非洲国家建立起的兄弟般友谊,为了改变当地贫穷落後的面貌,他以商人的身份频繁接触政府官员,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他建议解决当地人口的温饱问题,首先应当从农耕抓起,他通过贸易渠道从中国引进了大量的农具无偿提供了一些大米,以及包括杂交水稻在内的农作物种子,使荒废的土地慢慢重现了往日的勃勃生机,百姓们的生活逐渐得到改善。

当看到安哥拉漫长的海岸线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时,张国典先生很快由“农技指导”的身份,转变为“渔民顾问”,提出用玻璃纤维造渔船的建议和方法,让根本没有当地渔船的安哥拉领海,出现了数万小渔船,解决了渔民的基本温饱。

不断为安哥拉人民重建家园而努力付出,似乎淡化了张国典先生的企业家身份。但为了进一步推动当地社会和谐前行,他认为商业手段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这不仅是为了安哥拉的经济腾飞,也是通过引进能源、投资实业,来促进中国现代化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与祖国建设,投资实业促进经济和谐发展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这也让张国典先生由衷地产生一种自豪感。但大量出现的加工型、基础型生产企业,让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已经有点不堪重负。电力告急!石油告急!天然气告急!能源的匮乏,让中国经济走进了一个紧急关口,使张国典先生的忧患意识变得更加强烈,他知道只有祖国的日益强大,才能保障每位海外华人的地位和尊严,所以,为了中国经济的明天,他义不容辞地担纲“民间能源外交家”的重任,以敏锐的国际眼光,搜寻世界能源的重要产地。

安哥拉拥有丰富的石油储备,成为张国典先生的首选。凭藉以往与当地政府建立起的良好互信关,通过澳门天华集团,他很快拿到了与当地企业及国内专业公司合作矿产的勘探权,经国内资深地质学家的探测和研究,在确定资源集中区域後,他进一步向当地申请到了开权。不久後,非洲葡语国家的能源将逐渐提升供给中国的数量。“非洲油、亚洲进口”,从而为中国石油能源储备提供了一条无形的输油管道。

源於曾在印尼工作十年的经历,张国典先生整合了国内的企业在印尼设立数个具规模的煤矿企业,将所产出的煤碳一部分供应当地的水泥工业,另外的运送到台湾及菲律宾。

对外,张国典先生以国际能源为事业的主要拓展方向;对内,他则以投资实业为事业的重点发展目标。最近颇为引人瞩目的是,他率领天华集团与中石化,共同投资澳门天然气输入工程。该项目预计耗资200亿,共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投入百亿,建设接受站及码头输气管道,将於今年年底破土动工,未来覆盖区域将包括澳门及邻近地区;第二期亦是投入百亿,将在珠海黄茅岛建设天然气发电厂,以缓解粤港澳经济发展的电力矛盾。如果所有工程全部完工之後,不仅澳门的能源得到解决,就连邻近地区也得到颇多实惠,但谈到天然气销售远景时,张国典先生笑着说:“为避免与液化石油气产生竞冲突,我们决定在提供电厂所需之,只做批发,不做城市管道零售。”充分体现了他“只赚外国人的钱,不赚中国人”的经商宗旨。

针对中央政府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了配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张国典先生通过天华集团与朋友设立重庆华葡桥有限公司,与重庆民营企业家赵旭葵合资兴建了渝澳大桥,该桥全长近4400米,总投资约8亿元人民币。这座横跨嘉陵江的公路桥与下200米处的重庆嘉陵江大桥遥相呼应,形成进出重庆的循环通道。车辆由渝澳大桥进城,由嘉陵江大桥出城,从而大大缓解了重庆主城区交通拥挤的状况,使重庆这座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经济桥头堡,充分发挥了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获得了国家建筑项目最高的鲁班奖。

今年3月,张国典先生与港澳代表团一行访问了贵州省,先後到安顺市、黔西南州等地考察了旅资源和投资环境。听取了安顺油菜花节备情况、万鸣园公司投资兴建的阿波罗大酒店施工现场和规划设计情况的汇报,考察了安顺龙宫、兴义桃花谷和贞丰有关旅景区设施。 经过认真考察,他和港澳工商界人士就投资建设国际会议中心、大型文化项目、五星级宾馆及旅交通、购物设施等方面,与黔西南州政府达成了合作意向。

未来,张国典先生将与天华集团成员之一的阿波罗航空股份公司的股东们进行紧密协商,将该公司的客运业务拓展至货运,为西部的农业和畜牧业带来福音,譬如新疆的葡萄、哈密瓜,内蒙的牛羊,都可以通过航空货运的方式,运到沿海甚至海外,从而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物流保障。同时,亦可以将沿海的海鲜运到西部,改善当地人民的物质生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张国典先生积极与欧美飞机造公司蹉商,希望通过技术改造,将客运飞机改装成螺旋桨动力设备的货运飞机,打造成中国航空物流的“新线”,为西部经济的和谐发展再建新功。

当然,在全面投资实业的同时,张国典先生还利用广泛的国际社交网络进行招商引资工作。譬如他曾经与科威特王储(现任该国能源部长)会面,就1500万吨以上大型炼油厂项目投建於澳门达成初步协议,但终因澳门以旅城市为定位而搁浅,经过多方斡旋,此项目将在珠海的南沙经济开发特区落户。

管有时投资几经周折,但张国典先生一如既往关注内地的经济发展,他认为,“中国经济的和谐发展,取决於东西部经济距离的拉近,而西部经济不断提升的标,则取决於广大农业人口的经济产值的提高。”因而,他将会继续倾注於西部地区,关心和帮助广大农民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为中国经济的和谐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回归中华传统文化,集中展现诚信精神面貌

在访过程中,张国典先生幽默机智,经常引经据典,还不时赋予一些名句新的含义,显现了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功底。这一切不奇怪,因为他出生於江苏省南京市,抗战胜利後因父亲被委派为接收官员,才随家人一起移居台湾。在大学期间,他选择的专业是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系,既锻炼了口若悬河的演讲才能,又培养了审时度势的观察能力。毕业後他曾在台湾多个新闻媒体工作五年,又在新加坡、印尼的一些企业工作,之後在美国金融界工作了三年。

曾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家银行工作的两年时间里,张国典先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以务实的态度重新审视中华传统道德中的“诚信”概念,他以新的角度展开思考,“古代先贤重信守诺,都是体现在了实际行动上。而现代社会的浮躁,使得诚信意识日渐薄弱,甚至流於言表。”因此,他提出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新时代里,应当注重传统文化艺术的培养,譬如欣赏京剧和地方戏,研习传统国画等。对於提倡这种传统的文化娱乐方式,他觉得是在提升个人的修养,其最终目的是领会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谈及诚信处事时,张国典先生笑着说:“一天,我在伦敦路过一家中餐馆,当时下着雨,就发现门口摆放着一中国釉里红青花瓷盆,里面插满了伞,看着看着就觉得这是件不错的艺术品,就和餐馆老商量,用一全新的大瓷盆进行了交换。回到国内,经过鉴定发现这件瓷器居然是乾隆官窑。於是,我半年後再到伦敦找到那位餐馆老,给了他足够的报酬以填补差价。”之所以举这样一个例子,是因为他的心中始终装有“诚信”一词,认为做人处事应当讲求良心。正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他达到了“言必信,行必果”的人生境界,这也折射出了一个乐观主义者的和谐心境。

後记

张国典先生曾有一段时间备在澳大利购买一片农场,实实在在地过上一段农场主的潇洒生活。然而由於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但笔者展开了想象: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与天际连成一线,阳光下投射着一个高大的身影,他与天地似乎融为一体,成为这道风景中的风景。

诚然,张国典先生没有实现自己的桃源梦境,但他的心境里充满了和谐的因子,在不断的追求中,他开朗豁达的性格,与世无的乐观人生态度,已经让他在现实的纷纷扰扰中开辟出了一片“农场”。而他则怀着乐观主义精神,自由地驰骋於这片和谐宁静的天地里!

上一篇:黄士心:旅途美景绘春秋 下一篇:季寒冰:在奉献中收获 在追求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