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学的人格养成教育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迪

时间:2022-06-20 01:54:37

蒙学的人格养成教育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迪

一、 传统蒙学重视蒙童的人格养成教育

我国的蒙学教育,非常重视对蒙童的人格养成教育。“蒙以养正,圣功也。”这句出自《易经》的名言,被移用到蒙学教育上,意思是,蒙童时代应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这是造就圣人的成功之路。可见我国古代的“蒙养之学”把引导蒙童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放在教育的首位。这一点可以在蒙学教材中得印证。

我国古代的蒙学有专门的人格养成教材,如《朱子家训》《弟子规》《小儿语》《名贤集》《增广贤文》等。这些传统的教材,过去我们常简单地责之为浸透着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但是只要我们摈去偏见,客观地分析这些教材就会发见,其中固然有封建的糟粕,但是也有大量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的精华:

(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拙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层,勿谋良田。(《朱子家训》)

(2)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步,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弟子规》)

(3)自家过失,不消遮掩;遮掩不得,又添一短。无心之失,说开罢手,一差半错,哪个没有?宁好认错,休要说谎。教人识破,谁肯作养。(《小儿语》)

(4)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名贤集》)

(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增广贤文》)

即使在识字教材中,也融入了人格养成的教育。如:

(6)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三字经》)

(7)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表端正。(《千字文》)

上面所引几条有的讲节俭持家,有的讲尊敬长者,有的讲勇于认错,有的讲做好事不求回报,有的讲勤奋,有的讲孝敬长辈,有的讲做人的基本修养。对照当今社会,其中许多都是现代人所缺失的。其实在古代蒙学教材中,精华远远多于糟粕。

古代蒙学对儿童的品德教育,有两大特点。一、重潜移默化。用简短而琅琅上口的语言把做人的基本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编入教材。学童在诵读教材时,其中蕴含的圣人之道便“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周敦颐《通书・陋》)。二、从小事做起。朱熹说:“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欲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格不胜之患也。”古代蒙学教育,正是从洒扫、应对这些生活细微之处培养儿童的道德习惯,将传统的伦理道德落实到实际生活中,以便于蒙童接受和践行。

二、 目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

如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同样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的文化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些道德目标,和古代蒙学的道德目标相比,明显高调、抽象、空洞。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家庭、学校、社会,只关注的是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成人。家长以孩子进入一流的学校为骄傲,学校以培养出更多升入名校的学生为自豪,社会以升学率为评价学校的标准。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家长、学校追求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好,一俊遮百丑。如今的学生,课后疲于奔命,参加各种辅导班。他们的信条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也有不少家长注重孩子的艺术熏陶,每所学校,都不乏乐器、书法、绘画等有特长的学生,但是,许多学生家长是把这些当作“技艺”来学的,是冲着艺术特长生去的,目的仍然是功利,一旦这些“技艺”在升学时没有了优势,那么学的人就会少得多,假如竞赛获奖对升学无用,奥数班还会这么火吗?

正因为教育只重功利,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孩子有人格缺限也就不足为怪了。报刊、网络披露的弑师案、杀父弑母案、侮辱同学案、虐猫案,这类案子每年都会发生,触目惊心。人们不禁要问: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现在家长思想中有这样的一种观念:“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此,在家中,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助长了孩子强烈的自我意识。认为家长、教师为他们做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不懂得感恩,责任感淡薄。在升学、就业的压力下,家长的心态首先出现问题,遇到问题走极端,因为孩子学习成绩差,对孩子大打出手的家长为数不少,严重者把孩子打伤,打残,甚至打死。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孩子,心理脆弱,一旦遇到压力又无从排解,往往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教育的第一要义是“立人”,而不单单是成才。今天所谓的精英教育,其着眼点仅在“才”字上,而不是在“人”字上,这是本末倒置的教育,这样培养出的精英,说穿了,至多只是“工具”而已。把“立人”放在教育的首位,语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重知识的传授,而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对孩子进行情感熏陶、人格培养。

三、 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人格教育资源

现行的语文教材,文本大多文质兼美,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教育、人格养成的资源。运用得当,必将令学生终生受益。我们不妨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为例来加以论述。

七上的第一单元,以“人生”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在山的那边》,抒写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走一步,再走一步》,讲述了一个胆小的孩子被困在了悬崖上,最后经父亲的引导,靠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困境与绝望;启发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要勇于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克服困难。《短文两篇》,蝉与贝壳,从细小的生命现象着笔,表达了积极的人生态度。《童趣》是一篇易懂的文言文,回忆了童稚时代充满想象力的小趣事,告诉人们,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自能享受无穷的物外之趣。

七下第二单元,以“祖国”为主题,选编了5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都德的《最后一课》,是著名的短篇小说,其中韩麦尔先生、小弗朗士、郝叟老头等人物的爱国主义情感,令人感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的进程,作品表现了乐观坚强、积极进取的精神。《土地的誓言》是一篇纪念“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散文,作者抒发了对沦陷家乡的强烈思念之情。《木兰诗》主人公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家喻户晓,女主人公前后的选择,很好地诠释了尽忠与尽孝的传统情感。学习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要发挥这些作品陶冶情操、培养崇高地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

七下的第三单元,以“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主题。科学家邓稼先,热爱祖国,他是献身于科学和祖国建设的典范,他身上浓缩了对科学的敬业精神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者兼民主斗士闻一多,他由一位学者到一名民主斗士的转变,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候,这是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必由之路。音乐家贝多芬,克服生理缺陷,执着于他的音乐事业,最终创造了闻名世界的生命乐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群志趣相投的作家聚会的日子,这一天可以说是一次精神的聚餐,在这里,学生可以体会到,什么叫志同道合,什么叫思想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孙权劝学》,是一则简短的故事,孙权劝的虽是吕蒙,但得益的还应该有我们的学生。

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和人格教育资源的例子俯拾即是,不一一列举,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掘利用。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能眼睛只盯着语文考试的那点知识和技能,不能对其中丰富的情感和人格教育资源视而不见。当然,利用语文的课程优势对学生进行高尚的情感熏陶和健全的人格养成教育,要防止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防止在语文课上硬贴上道德教育的标签。要追求自然,要追求知识目标和情感道德目标的有机融合。

四、 借鉴蒙学经验,将知识目标和情感道德目标融为一体

如前所述,蒙学教育对蒙童的人格教育有两大特点:潜移墨化、从小事做起。今天的孩子,尤其是初中生,自我意识极强,有着明显的逆反心理,他们最反感的是空洞的说教。对他们的教育,不可居高临下,要润物无声,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要收到这样的效果,还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情感、思想,而语文教师具有这方面的优势。语文教师,大多同时是班主任,与学生交流多,与家长沟通多,另外学生的作文和随笔也常常反映出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这样语文教师在制定情感和道德目标时往往更具有针对性。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营造情境。这是教学朱自清《背影》时的一个意外收获。《背影》,普遍认为不易引起当代中学生的共鸣,90后的学生,只有十三四岁,他们家庭条件优越,衣食无忧,怎么能够体会朱自清先生的情感呢?教学前我也有这样的顾虑。怎样才能让学生走近朱自清,理解朱自清呢?我想起了学生课外阅读过的一篇文章《夕阳下,父亲的背影越来越小》,于是尝试着用为学生朗读这篇文章导入课文。朗读的过程中,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感动不已,以至于哽咽,抽泣,无法朗读下去。这时教室里出奇地安静,平时最调皮的一个男孩,主动走上讲台递给我一包纸巾。大家就这样注视了我好一会,课才得以继续进行。我借此机会说了与父亲相处的一些难忘经历,接着让学生随意谈谈自己的父亲。出乎意料的是,大家很有话说,更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心中父亲的形象是那么高大。叙述时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温暖的颜色,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心中充满强烈的感恩之情。

然后我播放《背影》的朗读视频,平缓的朗诵,像在娓娓叙述着一个故事,当读到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时,我看到有学生的头伏到了桌子上,一个两个,陆陆续续,他们在掩饰自己的泪水,其中一位男生眼睛都红了。

之后,同年级组的教师来问我上课给学生放了什么感人的东西,让一些男孩子都掉下了眼泪。第二天,有位妈妈激动地给我打电话,说前两天还在与她冷战的女儿一进家门就搂住她的脖子,温情地说着:“妈妈,对不起!”说要感谢我的语文课。两年后,我收到一位学生的来信,他说:“老师,我永远不会忘记你谈到父爱时的眼泪,因为这让我明白父亲有多不容易,而当时的我有多不懂事。”

这一节课,我在教学上的收获就是,营造情境的方法,可以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感氛围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情感诵读。我们听到那些悲伤的音乐,会悲中从来,泪流满面;听到那些喜庆的音乐,会心旷神怡,喜气洋洋。人们听音乐会不由自主地被音乐的情感打动,同样,学生也能被文本的情感打动。据此,对那些充满感情而又文采飞扬的文本,如《黄河颂》《最后一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土地的誓言》《木兰诗》,我便采用诵读的方法。这些充溢着爱国主义情感的篇章,诵读时,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本的感染。就对学生的情感熏陶而言,诵读法要比文本赏析效果好得多,赏析,最多就是给了学生一点文学或艺术感染,赏析如果不得法,给学生的只是几条写作特色,或者再归纳出几点爱国的情感。谈到爱国主义教育,学生最讨厌的是高、大、空的说教。如果那样,则适得其反。

联系现实。文本内容与现实关系密切的,可以用联系现实法。如八下第三单元,《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喂――出来》,其重要的主题是人类应该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要敬畏自然,人在自然面前不可狂妄自大,为所欲为,否则,人类将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而现实生活中,由于人类自身的贪婪,对大自然无止境地攫取,对自然的破坏日益严重,但是,由于人类攫取自然的获益是显性的,是立竿见影的,而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是隐性的,是滞后的,所以,目光短视的人们对自然的敬畏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教学这一单元时,采用联系现实的方法,让学生就其耳闻目见,谈现实生活中人类对自然破坏的严重性和自然对人类的无情报复。这样可以把书本的内容和活生生的现实结合起来,给学生以更为切身的感受,知道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已经开始,自然一旦对人类进行报复,人类在自然的面前是渺小的。这有助于学生在心中真正确立敬畏自然的观念。

活动拓展。纸上得来终觉浅,要使文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终转化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能仅停留在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上,要用活动来强化学生的理解,促使上述转化的实现。七下第三单元,有五篇文章:《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想和做》《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孙权劝学》。学习这一专题,可以布置学生两项活动:选择其中一个人物,搜集他们的资料,作一个专题演讲,或写一篇人物小传;走访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可以是专家学者,也可以是普通人,写一篇人物专访。人物可以教师推荐,也可以学生自己选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的影响是直接的、感性的,这比纯粹的文本阅读效果好得多。

以上所说的方法,虽然不是蒙学教育中现成的方法,但是借鉴的是蒙学教育中潜移默化的思想。

(南京外国语学校;210008)

上一篇:《鸟啼》教学设计 下一篇:蒙学作文教学的强制性和序列性对于现代作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