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感化

时间:2022-08-04 11:27:12

很小的时候,家住在农村附近。那里有一片片的农田,种满了红薯。大一些的孩子会带着我,用小刀、竹片等掘红薯。因而常把秧搞断,没长大的红薯也露在表面。没挖到几个红薯,却有着小小的破坏作用,这活动给我们带来了刺激和好玩的感觉。大多数的农家,是见到我们,就哄赶我们,我们像鸟雀一样,从这块地飞往那块地,无所畏惧,乐此不彼。

这事是这样结束的。有一天,有个农家在田地里找到我们,把我们带到他家,并没有任何责备和惩罚。而是让我们坐着,烧了一大锅红薯,让我们吃。直到现在,我已记不清小伙伴的长相和姓名,也记不清那农家房子的样子,但一群小伙伴在他家吃红薯的情景,以及那温馨的感觉,还记忆犹新。这事以后,小伙伴们都很不好意思,再也不到田地里去调皮了。很多家哄赶我们没有能做到的事,一锅红薯做到了。那爱,伴随着端到我们面前的红薯,温暖着我们……

我六七岁时,和大姨生活在一起。大姨父是牙医,有一天,我在他单位玩,他的朋友送他一斤寸金糖,那时候,我们能吃到的零食还极少,寸金糖可是宝贵的东西,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和看见。大姨父让我捧着它送到家里给大姨。一路上,我馋得不行,像捧着自己的心一样小心翼翼。每隔一段路,我的口水就直打转,最终,实在抵不住诱惑,轻轻地打开包装纸,吃上一粒,又小心地还原,生怕大姨发现。少一粒不容易发现,但这一路,我走了三四十分钟,吃了有七八粒。我觉得大姨一定会发现,会骂我。可是已经做了,又能怎样?没想到,大姨接过东西,却说,你是个好孩子,没有自己打开吃,奖励给我四五粒糖。我脸很红,我知道我以后应该怎么做,我以后再也没辜负她对我的信任。

后来,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学校组织一个班的学生帮助一位孤寡老人到花生地里摘花生。孩子们高兴极了,但他们在把花生从泥土里时,却不断地往自己的小兜塞花生。

班主任看见了,她灵机一动,也像孩子们一样,开始不断地往口袋里塞花生。不过,她塞花生和孩子们不同。孩子们总是在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塞,而她却大大方方当孩子们的面大把大把往口袋里塞。

结束时,班主任从地头找来一个箩筐,带头把满满两口袋花生翻出来,倒进筐里,孩子们见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迟疑不决。但在班主任微笑和温和目光的注视下,一个个排起队走到箩筐前,把花生统统从口袋里翻了出来。

好的教育不是批评,不是责骂,而是无声的感化。用行动,用语言,用一颗温暖的心……

(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湖东路矿山新村实验中学(原马鞍山市矿山中学);243000)

上一篇:感谢质疑的学生 下一篇:醉拍春衫惜旧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