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热”云中的冷思考

时间:2022-06-20 12:14:30

服务器:“热”云中的冷思考

云计算时代,传统的商业模式完全改变。在整个产业链里,服务器厂商的话语权遭到越来越多的侵蚀。也因此,它们慢慢开始放弃硬件,而转向整体解决方案,向服务转型。在此过程中,服务器,软件,存储及网络,应用等厂商开始结盟,构建庞大的一体化生态系统。

“云”不可避免地来了。

根据权威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所的数据,2009年全球云计算市场的销售额达到563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21%。信息技术咨询公司IDc预计。到2013年云计算服务开支将占整个IT开支增长幅度的近三分之一。而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则预计,未来5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950亿美元。

云计算俨然已成为IT界最时髦也最热烈的词汇。IT厂商无论规模大小,都以挂上云计算的标牌为荣。但对于服务器厂商而言,云潮流的到来,究竟意味着IT领域一次重大变革,或者只是另一场火热概念的炒作呢?

苛刻的产品要求

自2007年11月,IBM首次云计算商业解决方案,推出“蓝云”(Blue Cloud)计划后,

EMC中国研发集团云架构和服务部也于2008年2月正式成立,该部门结合云基础架构部,Mozy和Pi两家公司共同形成EMc云战略体系。思科也在2009年先后统一计算系统(UCS),云计算服务平台。并与EMC,Vmware建立虚拟计算环境联盟。惠普也和微软在2010年1月联合提供完整的云计算解决方案……

“到了云计算时代,对于传统服务器厂商,有两个方向可以做。一方面,如果有足够多的服务器,可以搭建一个云平台,提供云服务;或者找一个大的Partner,比如中国电信,由它来建云中心,只面向这一个客户,根据他的特殊要求,向它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器。”IDC中国企业级系统与软件研究部研究经理周震刚在接受《互联网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大多数服务器厂商是两个方向都会走。

在对云计算服务器的追逐中,服务器厂商采取方法各不相同,但目标却惊人一致;让极高的计算密度和对功耗的苛刻限制实现融合。

2009年5月,戴尔推出了一款搭载Nano处理器的服务器产品xslI-VX8,作为一款同时集低功耗、64位以及支持虚拟化技术的处理器产品,戴尔XSII-VX8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计算密度。而其能耗则大幅度降低,成为戴尔云计算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年8月24日,惠普在中国了Proliant SL系列服务器的第一款产品SL6000。主要面向云计算和高性能计算的企业用户,而其设计理念来自惠普的刀片系统,通过共享的电源和共享制冷系统达到最低能耗值。

“云计算的影响下,更多企业更倾向于购买高密度的服务器,比如说刀片服务器,所以,服务器厂商也转向生产高密度、低能耗的产品,以及整体的服务器架构,这也推动了服务器厂商和虚拟化厂商的合作,为用户提供整体和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提到云计算对于服务器产品的影响时,IDc中国企业级系统与软件研究部研究经理周震刚表示。

近期市场上服务器厂家的动作也验证了这种观点。今年4月,惠普了最新的适应性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惠普刀片系统矩阵(HP B1adeSystemMatrix),成为业界首款通过融合软件、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平台以实现数据中心服务交付自动化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改变了技术应用于业务服务的方式,并大大降低了基础设施的整体成本和数据中心的复杂性。虚拟化的代价

在向云平台的演进中,虚拟化一直被认为是一项关键技术。

云计算趋势下,计算能力越来越多存储在“云”中,终端需要承载的计算任务越来越少。这样,计算之云的构建中,服务器之间需要实现极高的协同度,这意味着虚拟化技术的大量应用。

“一个企业要构建云平台,虚拟化是第一步。安装虚拟化软件,将服务器变成虚拟化平台,因为在虚拟机上,资源可以动态调控和动态使用,这样云才能按照用户的要求,实现自服务,因为数据中心不是一台一台硬件的物理服务器。”周震刚认为,数据中心一般包括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以及其他管理软件。云大潮袭来,这些lT厂商都想从中分得一杯羹,几乎所有的服务器厂商都大声疾呼云计算要从服务器虚拟化开始。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同虚拟化的意义。因为,虚拟化在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要付出巨大代价,并使服务器在整个数据中心中的地位下降。

“我更为关注的是云计算会对未来数据中心的IT基础架构产生怎样的影响。”Juniper架构与交换技术事业群执行副总裁兼总经理的颜维伦表示。“服务器虚拟化是有效益,可以让数据中心更有效的使用资源。但是,并非只有虚拟化才能实现这样的效果,”他举例道,G00gle和纽约证交所都在使用云计算技术,可是就没有用虚拟化。G00gle的作法是把搜寻的工作打散成几千个指令,分散到多个不同的服务器运算,最后再重组出来答案。

。虚拟化是要付出代价的,例如耗费处理器的资源。”颜维伦说,伴随云计算时代的来临,服务器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低。

“云服务讲究的是应用。虽然应用是跑在服务器上面,但是云环境下的数据中心规模庞大,动辄有成千上万台服务器。对云服务供应商而言,更看重的是整个数据中心的运作,即如何能够确保数据分配、服务不中断、快速存取资料的技术,而这些并不是靠服务器提供的。所以,云时代下。存储,管理软件和网路设备厂商,会被赋予重责大任,而服务器的角色不过就是其中的一个元件而已。”

IDc中国企业级系统与软件研究部研究经理周震刚也认同这一观点。“其实,企业建云平台,对于服务器本身并没有太多要求,并非一定要用某一个品牌或者某一种架构,目前我们看到的云计算服务器大多是基于x86,但也有Linux的服务器。像Google做云计算,使用的很多服务器就是白盘,完全是自做自装,而没有向其它服务器厂商购买。”

商业模式剧变

在云计算的影响力,传统的服务器商业模式彻底改变。更多的服务器厂商开始寻求转型。

对于服务器厂商而言,云计算时代之前,他们面对的更多是企业客户。而云计算时代。他直接面对的,就是云计算服务提供商。

这直接导致之前商业模式的剧变。因为这样,服务器厂商离终端消费者距离更远,在整条产业链中,其地位进一步弱化。“这也是现在为什么那么服务器厂商要做服务,要向服务转型,因为只有去做服务,才能更多地接触客户,不然就被隔离和屏蔽。”从这个意义上,说云计算对于服务器产业是一场革命,并不为过。

云计算之前,应用和运算都是在PC端运行,但云计算时代,客户端变得非常简单,大量的计算和应用放在后端,这样可能使服务器的需求数量更多,服务器市场更大,但单纯卖服务器的话,利润率还是很低。

“对于服务器厂商而言。云计算时代。它们面 临的不再是原来更多分散的中小企业客户,而是少数的大型客户。与大客户谈判,服务器厂商的主动权很小。在这种生态环境里,最有话语权的是服务提供商,而不是硬件厂商。”周震刚认为,也因为这样的影响,现在硬件厂商开始慢慢放弃做硬件,而转向能够快速建设云的产品,做整体解决方案,向服务转型。

封闭性成隐忧

正是向服务转型,做整体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服务器厂商、软件、存储及网络,应用等厂商开始结盟,构建庞大的一体化生态系统。

2009年11月,EMC,思科和VMware宣布结成虚拟计算环境(Virtual Computing Environment,简称VCE联盟)联盟。该联盟成立伊始,即宣布其旨在通过普适数据中心虚拟化和向私有云架构的转型。不断提高IT基础架构的灵活性,降低IT、能源和空间成本,从而让客户提高业务敏捷性。无论是技术创新能力。还是综合实力,EMC、VMware,思科分别代表着存储、服务器虚拟化以及网络的最高水平,其共同目标便是,通过私有云加速数据中心转型。而VCE联盟也成为目前影响力最大的一个云计算联盟。

从某种程度上讲,VCE联盟是思科数据中心战略的试金石。思科近几年来一直在下一代数据中心市场打拼,UCS(Unified CompuUng System)的推出就是一例。UCS是一柄双刃剑。在引领思科顺利进人刀片服务器领域的同时,也为思科带来了不少麻烦。思科跨界进入服务器市场,打破了之前作为网络厂商的中立地位,造成与原来的服务器合作伙伴交恶的局面。思科不仅要小心应对从合作伙伴转变而来的竞争对手,而且要经受外界对VCE垂直型解决方案的诟病。因为很多用户担心,VCE解决方案最后会成为基于思科架构的封闭的解决方案,这与当前开放的大趋势背道而驰。

而在今年4月,HDS宣布通过与微软的一项新OEM协议推出一款结合了计算,网络、存储和系统管理的平台,正式开始进军统一计算领域。这款平台集成了HDS软件,存储和服务器产品,以及微软的System Center基础架构软件,Hyper-V虚拟化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以及网络产品,来提供一款自动、虚拟化,“为云作好准备”的平台。而他们的最终目标则是,创建一个由HDS Universal StoragePlatform V(uSP V)、日立刀片服务器,光纤通道以及以太网组件作为基础的集中化管理数据中心资源,这个平台则被认为是向VCE联盟发出的挑战。

VCE联盟也好。HDS统一平台也好。都昭示了虚拟化和云计算大潮下IT产业新的市场竟合趋势。在种趋势下,IT产业将由之前某个领域的多家同类企业的水平竞争,转化为基于某个核心企业的云平盟之间的垂直竞争。

只是,联盟之间的封闭性成为用户对lT产业未来发展的隐忧。

上一篇:中国的Foursquare探险队 下一篇:原创是成功最重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