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

时间:2022-06-20 12:12:38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主要课程。学生在小学学好数学中的最基础的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就为到中学进一步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打下良好基础。小学应用题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开发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必须加强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做呢?我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要全面认识应用题教学的意义。小学应用题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而且应该有意识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审题、辨析、整理条件、分析推理(有时还要假想,试验)、列式解答以及检验等许多环节,日积月累逐步培养起来的。所以,应用题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

(2)要以整体观念组织教学。简单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必须使学生熟悉用加、减、乘、除四种方法计算的各种情况。因此,题目的内容要丰富,使学生熟悉“增添”“补足”“提前”“缩短”“平均”等各种表达数量关系的词汇。

简单应用题一般是分类型教的。在一定的阶段,可以按它们的内在联系,归纳整理,使之类型简化,如求两数相差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以及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这三类应用题,可以归纳整理为“比较多少的问题”,这样就能更深刻地揭示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便于理解,并能减轻记忆负担。

复合应用题的范围广,数量关系变化多,是学生难学的内容,一般可以按思考方法的难易来组织教学。可先教综合法较容易解答的题目,如“一本书有80页,上午看12页,下午看17页,还剩多少页?”学生顺着已知条件就能解答,步数再多,思考方法也并无什么差异。然后教用分析法解答题目。对于较复杂的题目,分析法往往更有用。一旦学生掌握了解题的思考方法,就不必再分“比少求和”,“几倍求和”等类型了。此外,在教整数应用题时,要为以后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早作埋伏,在教分数应用题或比例应用题时,要联系前面已学过的应用题,前后呼应。这样,从整体出发组织教学,学生的知识就能融会贯通,解题也就活了。

(3)要抓好几个环节,培养解题能力。首先,要抓基础,抓关键,抓反复。简单的应用题的教学是整个应用题教学的基础。教学时,可用多种叙述方式来表达同一类问题,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可把各类问题穿插起来练习,防止养成依样画葫芦的习惯;可采取口头解答的方式,培养机智敏捷的判断力;也可要求将应用题概括成文字题,将文字题改编成应用题,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对简单应用题的教学,绝不可以就事论事,掉以轻心。

两步复合应用题的教学是整个应用题教学的关键,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迅速地找出中间问题。

反复训练绝不是机械重复,应是多种形式的反复,在反复中螺旋上升。例如,可在新的内容中穿插旧知识进行练习,将简单应用题改成复合应用题或者将复合应用题分解成几道简单应用题,采用选择答案的方式,让学生辨别正误。反复训练的内容不限于本册教材,应从整体考虑组织题目。每次反复应有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其次,抓应用题的结构,抓思考方法的指导,抓发展变化。要提高审题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读题能力,朗读、默读都要训练,使学生通过读题,能掌握应用题的结构,理解题中表达数量关系的词语。还可以培养学生借助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但不能为了画线段图而画线段图,防止喧宾夺主。然后抓思考方法的指导,要鼓励学生提出有独特见解的思考方法,即使不很合理,也应先肯定其独立思考的精神,然后给予指导。

在应用题教学中,对比练习和将题且进行变化,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对比和变化,既可以沟通题目间的内在联系,又可以强化它们的差异,培养学生辨微析毫的能力。但是“一题多变”也要适度,不要丢了基本的东西,也不要越变越难,超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

第三,抓检验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习惯。检验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估算检验,只是大概估计计算结果;另一种是精确检验,包括检验列式、运算、单位名称和答句等是否正确。通过检验还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题意。

总之,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学时间约占小学数学教学总课时的40%。为了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除加强平时的教学外,还必须做好期末总复习。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深钻教材、教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 下一篇:略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