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质量控制在桥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的重要性

时间:2022-06-19 10:59:53

浅析质量控制在桥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的重要性

【摘要】后张法预应力的施工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桥梁施工技术,虽然现阶段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有许多需加强的地方,本文从预应力材料质量的控制、预应力筋的加工与安放质量控制、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控制和孔道压浆质量控制四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桥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一、预应力材料质量的控制

(1)预应力材料主要是钢绞线和锚具等材料。目前国内外使用的预应力钢材主要有预应力钢筋、冷拉预应力钢丝、矫直回火预应力钢丝、低松弛预应力钡丝、普通预应力钢绞线和低松弛钢绞线。锚具主要分为机械锚固和摩阻锚固两大类,锚具品种较多,应用较广,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不足之处。

(2)材料选用时要考虑其有关参数和标准。严把材料质量关,采用信誉好质量好的厂家产品。产品要有出厂合格证,对到场材料进行检验,其强度、刚度、严密性及螺旋压接缝咬合牢度等各项指标均达到质量标准方可使用。进到现场的材料要妥善保管,要有防雨、防潮措施,按施工进度计划进料,或在施工现场随用随加工制作。有严重锈蚀的不得使用。

(3)波纹管在运送、安放过程中,减少或防止外力作用。防止波纹管变形,发现变截面的波纹管应更换。要加强对波纹管的保护,减少对其损伤,减少电焊作业。在普通钢筋骨架成型后再铺设波纹管,用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要避开波纹管,波纹管接头。用大规格的波纹管作套管,套管长20cm~30cm。管道接头在套管内要对口、居中。两端的环向缝隙用胶带封闭严密[2]。

二、预应力筋的加工与安放质量控制

(1)预应力筋下料时应注意: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冷拉IV级钢筋、冷拔低碳钢丝及精轧螺纹钢筋的切断,宜采用切断机或砂轮锯,不得采用电弧切割。下料应根据施工部位的先后顺序进行。最好能当天下料,当天用完。所下料要及时编号,编号用胶带贴于材料两端,当每束下料满足数量时,需用细铁丝分段绑扎,以备吊装。当钢绞线下料过长时,为起吊方便,把下完的了按1m直径盘起,盘起的钢绞线应盖好,以免腐蚀。

(2)预应力筋强度达不到标准时,会降低预应力值,影响承载能力;其伸长率达不到标准时,易造成断丝或滑丝。预应力筋要有出厂质量标准书,按规范要求认真进行检验与试验,抗拉强度、伸长率和松弛度均应满足规范要求。

(3)预应力筋治锈防锈,对于轻微浮锈,除锈后可直接使用;对于轻度锈蚀者,应作检验,合格者除锈后使用;不合格者降级使用;严重锈蚀者,不得使用清除出厂。钢绞线被固结在孔道内,不能自由窜动。危害及影响:由于先穿预应力筋后浇注混凝土,孔道漏浆使预应力筋固结,轻度固结时,虽经张拉即可松动,但会增大磨阻值;严重时将钢结束固结死,致使无法张拉或拉断[1]。

(4)锚具、夹具质量不稳定表现为夹片几何尺寸不合格,硬度不均匀时夹片硬度大时会造成段丝或夹片脆裂;夹片硬度小时会造成滑丝。或者夹片与锚环孔几何尺寸不吻合、不匹配,影响锚固效果。所以必须按规范要求对夹片、锚具进行硬度检查,合格品才能使用。锚环未放入锚垫板的定位槽内,夹片没有对齐、摆匀,易造成局部应力集中,影响锚固效果。安装夹片时,夹片外露要整齐、缝隙均匀。张拉前要认真检查一次,各道工序均应符合要求。

三、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控制

3.1预应力张拉施工基本要求

(1)张拉时混凝土龄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龄期不少于7d。安装的限位板与锚具孔位布置须完全匹配。限位板限定夹片距离严格控制,既不能太紧刻伤钢绞线,也不能间距太大导致应力损失过大。张拉锚固后,锚具夹片顶面平齐,其错位不大于2mm。

(2)自锚式低松弛钢绞线张拉程序:0初应力1.03控制应力(考虑3%锚口等摩阻损失)(持荷5min以上锚固)。

3.2预应力张拉施工控制要点

(1)张拉速率控制。在张拉施工中,张拉速率控制在每分钟10%~15%控制应力范围,对于超过50m弯束和长束,张拉速率适当降低,须两端对称张拉且匀速加力,保持施加应力基本同步[3]。

(2)钢绞线伸长量控制。钢绞线实际伸长值与计算理论值差值符合规定,一般控制在6%范围内。张拉控制采用张拉力和伸长值双重控制,以张拉力为主,伸长值作校核。

(3)张拉同步性控制。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同步性包含单束钢绞线两端张拉同步性、多束钢绞线对称张拉同步性、张拉过程同步性以及张拉停顿的同步性。为控制张拉应力更为有效,保证对整个混凝土构件施加应力均匀,可采用计算机智能控制,力求排除人的因素操作不一致对混凝土构件施加力的影响。

(4)断丝的分析与处理。断丝与滑丝量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因钢绞线根数较多受力不均导致有的钢绞线出现断丝或滑丝时,须严格按照施工要点加强编束和梳束检查和验收;因夹片或限位板原因引起钢绞线刻伤严重或夹片端头不齐导致断丝或滑丝时及时更换合格产品;因施加应力偏大导致钢绞线出现断丝,及时重新标定压力表、油顶,消除对其的影响。对桥梁结构物预应力张拉遵循同步、对称、分级加载原则,确保施工质量。

四、孔道压浆质量控制

(1)水泥浆的要求。水泥浆应由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水组成,其强度不低于30MPa。水泥浆的水灰比一般为0.4~0.45,若掺入减水剂时可减少到0.35。含有氯化物或硝酸盐的掺料不应使用。水泥浆的最大泌水率不得超过3%,拌和后3h,泌水率应控制在2%以内,24小时后泌水应重新被浆吸收。水泥浆内可掺入适量的膨胀剂,掺入膨胀剂后最大自由膨胀率应不超过10%。水泥浆拌和时间应至少2min,直至稠度均匀为止。水泥浆的稠度一般控制在14~18s之间。从拌水泥浆到压浆的时间间隔视气温而定,一般在30~45min,并应经常搅拌,不得通过加水来增加其流动度。

(2)压浆前的检查。压浆前,应对压浆机进行认真检查、标定,用压浆机向管道内注压清水,待孔道冲洗干净,积水排干后方可开始压浆。压浆前,锚具周围的间隙和孔洞应填封,以防冒浆。

(3)压浆时的检查。压浆应缓慢、均匀,不得中断,灰浆泵压力宜保持在0.5~0.7MPa。当孔道较长时,最大压力宜为1MPa。压浆时应先压注下层孔道,后压注上层孔道。邻近孔道压浆应连续进行并一次完成,以免孔道串浆。压浆应达到另一端出浆饱和,并且从排气孔排出的水泥浆与压注的水泥浆应有相同的稠度。冬季压浆后48小时内,混凝土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当夏季气温高于35℃时,应采取降温措施或选在清晨和夜间压浆。

五、总结

后张法预应力桥梁在施工中主要有以下特点:桥梁构件的型式各尺寸趋于标准化,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制造;预制场内集中管理进行工业化预制生产,可充分采用先进的自动或半自动机械化的施工技术,以节省劳动力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从而显著降低工程造价;构件的制造不受季节影响,而且上下部构造可同时施工,大大加快桥梁建设速度,缩短工期;可节省大量支架、模板等材料消耗。

【参考文献】

[1]吴象伟.桥梁工程后张法预应力预制梁板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1,(14).

[2]赵俊良.桥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民营科技,2011,(1).

[3]耿志国.桥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3).

上一篇:浅谈混凝土早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 下一篇:大型火力发电厂发电机定子吊装施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