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性学习在职业学院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19 10:42:03

自主性学习在职业学院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让学生习得充分调动、发挥积极主动性的自主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也是语文改革的主要任务。自主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学自练、自得自悟、互动交流,自评自纠,通过自己的努力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掌握方法、扩大知识面的学习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和适当的练习机会,使学生参与课堂管理,处理好“双主体”的关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自主性学习是终身学习的前提,是学生成才的必备条件。

关键词: 自主性学习 语文教学 教学应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摒弃传统语文教学的条条框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学习乐趣,增强综合能力。传统的学校教育采用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独立完成任务,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学生往往过于倚重这种学习方式,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则常常被忽略。语文教学从课堂到生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要想真正提高语文素养,必须促使学生习得自主学习方式。以下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认识和体会。

一、转变观念,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践表明: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会开动脑筋,认真思考,用最有效的方法获取必要的知识。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转变角色,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积极做好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对学生做一个像朋友一样热情的支持者,而不再一味强调自己在课堂上的权威性,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讲课有争议。可采用小组学习、同桌交流、分层教学、相互评价、头脑风暴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中的一段话、一个句子。如在教学老舍先生的作品《猫》这篇课文时,利用学生喜欢动物的特点,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学习课文中描写描的淘气天真这段,他们被猫的顽皮可爱和作者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所吸引,自然对所学课文感兴趣。又如,在教学略读课文《雪猴》时,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演、自评等,让学生模仿猴子的动作,把雪猴通人性的特点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必要时帮助学生“跳一跳”,让他们摘到“桃子”。当通过努力取得进步时,给予表扬、鼓励,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分层提出要求,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善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地看待学生的优点和缺点。

二、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到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学习要求教师走下讲台,参与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读书、讨论、做笔记。同时,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自身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扩大阅读量,开阔知识面,用课内学过的方法学习课外读物,增加信息量,从而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另外,自主学习更要求教师大量制作课件,运用电教设备等,还要恰当地运用音乐渲染课堂气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教师精选那些和课文内容、意境、作者、情感和谐的乐曲,营造气氛,烘托气氛,还可采取配乐朗诵等形式,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利用图画、音乐创设情境,既能体现学科之间的融合,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和适当的练习机会

首先,必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语文教学应融于生活,在生活中进行语文学习,在语文学习中提高生活质量,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有语文,为学生学习提供广阔的天地。

其次,在自主学习中,适当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语文的练习机会应当是真实的、情景化的,并且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征。教师要严格控制练习的数量和质量,切不可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

四、处理好双主体的关系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主体。我们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更应当稳固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从他主到自主,从依赖到独立是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从学生角度讲,学习过程是不断从完全依靠教师到基本依靠教师到相对独立、基本独立直至完全独立的过程,这是转化的方向和目标;从教师角度讲,教学过程就是把教转化为学的过程,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由弱到强,教师的作用也发生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自主独立,教师作用告终,这是转化的条件和机制。这意味着自主学习是一个过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每个阶段教师都需要发挥作用。

其次,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和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即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引领也是必要的。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铺路架桥;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自主性学习是终身学习的前提,是学生成才的必备条件。如果能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技巧,那么语文学习便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成为一种兴趣和爱好。即使为伊消得人憔悴,也会衣带渐宽终不悔。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师之责,不在教学生,而在教学生学。”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通过点拨、启发、精讲,将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开启知识的大门,开启知识的宝藏,就一定能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乐趣,达到增强综合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志茹.自主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适用),2009,07:21.

[2]习小鸿.语文自主性学习策略探析[J].文学教育(中),2012,10:113.

[3]张湘溪.中职语文课堂的困惑与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高职新生数学学法指导方式探索 下一篇:营造充满人文情趣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