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职德育教学中学生情感培养之初探

时间:2022-06-19 08:50:29

新时期中职德育教学中学生情感培养之初探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德育教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往在传统德育教育中,老师没有对学生情感培养进行重视,导致中职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心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新时期中职教育中,开展德育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进而实现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学;学生;情感培养

中职学生大部分都是中考落榜,文化基础比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也比较低,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是一问三不知,对学习也不感兴趣,导致学生学习成绩无法得到提高。通过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稳定的情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与前提,也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在中职教育中,一定要加强学生情感的培养,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情感意识

首先,情感是认识的基础与前提。在情感教育方面,转变观念是最为基本的内容。一直以来,在教育过程中,尽管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主要的教育任务,但是因为没有辩证清楚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只是简单的认为:在认识的基础上,必然会产生相应的情感。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只是重视认识教育,没有重视情感教育,并且在评价情感成果的时候,也比认识成果难很多。在中职院校中,各专业考试与评价中,基本上都没有重视情感教育。所以,在开展情感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情感教育方法与结果评价方法的分析,积极转变老师的思想观念,重视情感教育。其次,加强对情感教育的重视,也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体会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且更加热爱生活,在潜移默化之中,不断利用自身行为感染学生,让学生具备更加高尚的情操。

二、在德育教育中落实爱的教育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爱的渗透,开展爱的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尽管师生受到很多条框与制度的限制,但是如果老师可以转变教学模式,对学生更加热情,并且利用一些科学严谨的态度感染学生,和学生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真心为学生考虑,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方面的问题,加强学生心理的疏导,结合教学的条框与制度,利用爱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在德育教育中开展爱的教育时,可以利用德育设问,实现老师和学生的有效交流,培养学生的情感。

三、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认知水平是培养情感的前提。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一定要重视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让学生对情感进行理智的支配,当学生认知程度越深的时候,情感体会也就更加深刻与丰富。在德育教育中的具体实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让学生对德育教育目标、内容、任务等进行相应的了解,让学生可以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并且为之努力。其次,老师可以利用热情、具有感染力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进而不断培养与陶冶学生的情感。再次,老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做义工,不断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并且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进而予以相应的处理与解决。在学生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之后,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进而产生一定的成就感。最后,老师一定要对德育教材内容展开深入的挖掘,在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情感因素的融合,逐渐培养学生的情感。

四、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学生情感

情感产生于情境。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加强教学情境的创设,不断唤起学生的情感。首先,老师一定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感染学生,让学生可以在轻松、团结、愉悦、和谐的氛围展开学习,并且丰富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发言,活跃课堂气氛,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其次,老师可以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的举办,培养学生的情感,比如图书展览,让学生对一些书籍进行阅读,并且表达自己的读书心得,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老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摆脱盲目心理,利用环境与情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价值观念、人生观念,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灵活性,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情感的升华,并且保证德育教育的全面展开,提高学生的德育品质。

五、利用鼓励表扬,调动学生情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接触主要发生在课堂,此时,老师一定要认真观察,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准确的掌握,并且及时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表扬。对学生的优点与长处进行恰到好处的评价,让学生可以感到身心愉悦,并且更加审慎自己的言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一直保持饱满的精神,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给学生适当的肯定与鼓励。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与尊重,进而对知识学习产生兴趣,展开全面的学习。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

六、利用人格魅力,熏陶学生情感

老师个性化是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老师的个性会通过日常活动以及和学生的交流中不知不觉的感染学生,而学生的个性或多或少的都会带有老师个性的痕迹。进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个性的修养,进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同时,情感也具有一定的感染性,进而老师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情感上和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主动展开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德育教育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情感,就一定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人生观念、价值观念,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进而予以相应的改进。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老师也要加强情感教育的应用,利用爱心引导、看待学生,让学生可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展开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个人的学习成绩与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 王华萍.浅议中职德育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2).

[2] 顾卫平.新时期中职德育教学中学生情感培养之初探[J].德育在线,2012(11).

[3] 曹志勇.论加强情感培养在德育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1

上一篇:浅谈有效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下一篇:关于技工学校会计一体化课程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