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机构编制违规违纪预防水平

时间:2022-06-19 07:03:53

全面提升机构编制违规违纪预防水平

高密市通过筑牢基础、宣传引导、监督防控等途径,努力做好三篇文章,积极构建机构编制违规违纪预防机制,有效防控违规违纪行为发生,推动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

一、加强三项建设,做好基础文章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能力水平。及时成立专门机构,选齐配强工作人员,专职负责相关工作。同时,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以“学政策、学业务、学写作”为主要内容的“三学三提高”活动,通过外出考察、专题辅导、座谈研讨、理论考试等方式,着力提升干部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业务能力,确保人员队伍素质优良、精干高效。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筑牢制度保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严格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用编程序的通知》、《高密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工作规则》等系列文件,明确了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管理程序,健全了机构编制政策体系。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三个一”审批制度,凡未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核的事项,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一律不予研究;凡未经机构编制部门同意的事项,写入会议文件和领导讲话,一律不予落实,有效杜绝多头审批现象的发生。

三是加强实名制建设,推进动态监管。实名制工作是机构编制违规违纪预防的重中之重。2013年底,我们对全市1万7千余名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信息进行核查,整理装订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台账,编印《机构编制情况一览表》,更新完善机构编制实名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做到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机构编制人员管理台账、机构编制情况一览表三者信息一致和动态监管。将高密市自1994年以来所有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的历史沿革档案进行整理复印,按照党委政府文件、机构编制部门文件、业务部门文件和其他文件等类别,以主管部门为单位进行分装,建立索引,形成电子档案,整理形成机构编制档案97宗共365卷,实现了对部门单位机构编制事项的纵向把握,杜绝了部门单位对机构编制和人员信息的随意调整,有效预防了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二、加大三个宣传,做好引导文章

一是加大教育宣传,提高守纪意识。制定分层次、有步骤的培训计划,以专题培训为重点开展机构编制违规违纪预防教育。2012年在潍坊市率先举办由镇街区、市直部门单位135名同志参加的机构编制业务培训班,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对机构编制管理政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提高了机构编制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协调组织部门将机构编制政策法规列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三年来,共在党校各类班次上公开授课18次,扩大了机构编制政策的教育培训面,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机构编制纪律意识。2013年举办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培训班,对全市243家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就事业单位登记、绩效考核、法人治理结构、有关会计知识等内容进行集中培训,提升了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监管意识。

二是加大政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编印政策法规概要。将上级关于机构编制管理原则、机构编制审批程序、机构编制违规违纪处理规定等内容进行提炼,编印《机构编制政策法规概要》,组织编委成员进行专题学习。编印政策法规摘编。对各级下发的机构编制政策法规中涉及机构设置、编制管理、职数核定、机构编制评估、违纪违规责任追究等重要规定进行摘录,精心编印《机构编制政策法规摘编》,将1200余册发放到全市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和具体从事机构编制工作的同志手中。编印制度规范。对机构编制审批、重大事项决策和公文处理等制度进行修订完善,编印《高密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制度与规范》,进一步优化内部管理程序;编印《文化手册》,确定了以“精编衡制”为核心的一系列部门理念,突出文化引导作用。

三是加大媒体宣传,扩大社会影响。2012年创办《高密机构编制工作简报》,迄今累计印发48期3700余份,及时向各级各单位通报机构编制重点工作。在《潍坊日报―今日高密版》开设专栏,通过刊发《机构编制名词解释》、《省政府〈关于加强事业单位监督管理的意见〉主要精神解读》、《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系列文件精神解读》等专题文章,提高了社会各界对机构编制工作的认知度。建成高密机构编制网,公示69个部门单位的“三定”规定和实名制信息,公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和机构编制违规违纪典型案例,公布机构编制事项办理流程、职责权限及联系方式,增强机构编制工作透明度。

三、强化三个机制,做好防控文章

一是强化部门联动机制,形成防控合力。将机构编制部门列为全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建立由编制、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参加的机构编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及时交流机构编制、干部任免、人员流动与经费核拨等情况,形成了有效的配合约束机制。录用、调配工作人员、配备领导干部和核拨经费等,以机构编制部门为龙头,实现了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事和财政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两年来共否决干部任免8次,人员流动40余次,节省财政资金550多万元。

二是强化社会监督机制,畅通防控渠道。2013年从社会各界选聘24名同志作为全市机构编制工作社会监督员。一年来,监督员通过听、看、访、查等方式宣传机构编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90余次,提出有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机构改革、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和机构编制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56条,协助机构编制部门开展监督检查活动7次,反映基层及群众对机构编制工作的意见建议32条,充分发挥了咨询、参谋和监督作用。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平台,开通网上监督信箱,三年来共收到举报28条,并及时对查证属实的投诉进行了处理。

三是强化舆情研判机制,放大防控成效。为加强舆情监控,明确1名同志为机构编制舆情信息监督员,实时通过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体和博客、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广泛收集有代表性、典型性、倾向性、苗头性的机构编制舆情信息。近年来共收集有关机关事业单位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人员“吃空饷”及违规流动等方面的舆情59条,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甄别筛选、深度分析、揭示原因、提出对策,供编委领导决策参考。

上一篇:三项机制打造公安队伍 下一篇:盘点2014十大商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