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信息技术课堂营造文化氛围

时间:2022-06-19 04:09:52

为信息技术课堂营造文化氛围

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重技术轻文化,教师重技术轻教研,导致师生缺少沟通交流,关系冷漠;信息技术教学出现了纯粹的技术训练的倾向,这明显不利于学科的健康发展,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应该积极为信息技术课堂营造文化氛围,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文化氛围;教学;信息素养

中学信息技术虽然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但却普遍少有激情和变化,我们见得最多的是教师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学习操作,更有甚者,教师与学生各行其是,教师讲得口干唇燥,学生只顾游戏聊天……,现状促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哪里?我认为,我们忽略了信息技术课上文化氛围的营造,课堂内容重技术轻文化,也从而带来了老师们的重技术轻教学,这是产生以上师生貌合神离现象的根本原因。

信息技术课首先是一门技术课,她的首要任务是要教给学生技术,但技术不应该成为她的全部。一位心理学家说:“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是的,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大部分学生的基本操作已经不是问题,想教会他们什么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这种情况下,挖掘我们课程深层次的内涵,才是我们的出路。要把人文的内容引入课堂,要把信息文化传达给学生,不这样做,我们的课早晚会成为“无他,但手熟尔!”的纯技能训练课,我们也就失去了作为教师的价值。所以是否有效营造文化氛围,关系到我们学科的兴衰成败。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营造文化氛围,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为顺利营造文化氛围埋下伏笔

学生信息技术课上的好习惯包括守时,按号入座,不擅调机位,上课铃响即进入学习状态,带教材随时做课堂笔记,爱惜机器设备,爱护环境卫生等。因此要求我们老师们至少做到下面的几点:

1.第一节课前即排定座次并提前通知到人。按照成绩或者性别排定座次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可以试着按照学生姓名序排列座次,公平也很均衡,利于课堂管理。

2.上好第一节课,给学生留下规范、严格的好印象。给学生提出微机室的上课要求应注意语气和方式。用“以下行为会受到欢迎”、“以下行为会得到赞赏与尊重”和“以下行为不受欢迎”这些带点感彩的指导代替原来“禁止”‘“必须”等生硬的说教,更易于获得学生的认同。

3.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靠学生主动探索,另一方面也要靠老师的有效监督。要认真核对学生是否对号入座,及时维护机房设备。

唯有学生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才可以在此基础上去谈文化氛围的创建和营造。

二、关心学生,关爱学生,浓浓的人情味儿让文化氛围的营造顺理成章

我们往往忙于整体教学进度的推进,而忽略了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我们更多的时候看到的是学生的背影而不是他的表情,看到的是交上作业来的人数,而不是谁的作业富有创意,谁的作业中规中矩。学生在我们眼里千人一面,师生之间少有交流。这样师生关系冷漠甚至还很陌生的课堂,如果老师想要跟学生进行一些操作技术之外的有关文化的探讨,想起来也是非常突兀的。

所以我们要尽最大可能的去关心学生,尝试记住尽可能多的学生的姓名;尝试在解决学生疑难时展露微笑,尝试在评价作业时具体到每个学生;尝试多与他们有情感上的交流沟通,多看看学生的眼睛,让他感觉到他是班级里独特的一个,而不是普普通通的1/50。师生关系融洽了,文化氛围的营造会顺理成章,后面所有让我们头疼的问题应该都会迎刃而解。

三、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让学生切身感受信息文化

在我们的课堂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我们一贯的备课和教学重点,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的实现上,我们普遍做的不够,还不能让学生的认识自技术上升到文化这一层次。例如图像处理一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PS操作,能跟着老师的步骤合成简单的图像就已经达成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再让学生稍加判断,给他们一定的选取素材的空间,能够自己创作出合成作品,这样过程与方法目标也算达成了,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我们却少有涉及。学生的作品中出现了恶搞同学照片、制作僵尸骷髅等恐怖图像的现象。技术没有为我们创造美,反而成为破坏美的工具。如果在教学之初将恶搞对小胖造成的伤害、周老虎事件对民众和自身造成的伤害、假藏羚羊照对新闻摄影的真实性造成的伤害简单提及,让学生在处理图像时自然而然的想到要有约束,是不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就易于达成?是不是学生在技术课上也得到了健康信息文化方面的引导?

四、巧妙利用课堂拓展、随堂检测等形式,渗透基本能力思想,将文化落实到知识和能力

心理学上遗忘规律的研究表明,相隔6天之后遗忘率会达到75%,所以学生无法牢记上节课内容是很正常的。我觉得在这个遗忘规律的研究结果当中,还有一个数值是我们应该留意的,就是20分钟之后,遗忘的百分比是42%,1小时之后,遗忘的百分比是56%,而如果我们能在这个时间段内,也就是我们一个连堂的时间段内及时复习巩固的话,记忆恢复的效率会远高于于一周或一月之后再复习。因为在已经遗忘掉绝大部分内容的情况下去复习无疑会多费很多力气,事倍功半;另外,实践检验、交谈争论、定期检测会有助于记忆;感兴趣的内容和理解了的内容会记得更牢固一些。

所以综合以上的分析,我觉得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设置几个固定的增强记忆的点:一是上课伊始对上周内容的回顾;二是导入环节借助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理解内容;三是最为重要的贯穿整堂课的动手实践加深印象;四是在下课前留出5-10分钟的时间做一下随堂检测或者总结练习等。而这里的导入环节、随堂检测都和我们的基本能力息息相关。通过理解和记忆,将文化落实到知识和能力上,尽力避免学生对于学过的内容如同初见的情况的发生。

五、实施分组教学,组织合作式学习,让学生学会交流和表达,让学生自己来创建文化氛围

课堂上的文化氛围单单靠老师去营造还不够,还需要学生的自主参与,让学生自己体验到课堂的魅力,被感染而主动参与进来,成为文化氛围的创建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各类别的听课感受,我觉得分组教学和合作是学习是一个不错的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方法。

这里的分组并不是单单一堂课上的临时分组,而是在学期初即确定好分组,而且基本上是节节课都要利用的分组。这个小组的组长可以临时推选,但成员基本是固定的。利用学习小组可以进行的活动有随堂检测、合作式学习、以及学习新知的组内互助等。比如按照座次分成的小组,基本上是异质分组,非常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组,也有效减轻了老师辅导的压力。通过这样经常的小组互助学习,组内提问或解答都给学生一个课上交流的机会,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参与,都有利于学生置身其中,逐渐感受这样一种由他们自己创造的氛围。

合作式学习类似于一个微型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学生在选题时的创意、在集成信息时的筛选、在汇报阶段的交流表达和在打分环节的自主评价,本身即是学生信息素养的一种体现。在这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创造了文化氛围,并亲身体验了信息文化。

任何一个学科都要有一个本质归属,如果说动手实践、上机操作是信息技术课程的身架骨肉的话,怎样使用信息技术表情达意、解决生活学习问题,也就是信息文化的传授,无异于是信息学技术课程的灵魂,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所在,所以为信息技术课堂营造文化氛围是目前迫切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

上一篇:论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化学教学评价改革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