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教,“灵活”学

时间:2022-06-19 04:03:46

新的课程改革,如一缕春风绿满校园,我在感受春风和煦之时,进行了如下的思索:一个 “旧”瓶如何装下“新”酒?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学生坦然面对应试,自如地把握知识呢?经常在几个教学方案之后,才有了灵光一现的惊喜,也因为一次次不眠的黑夜,才有了新课改下深深的顿悟。

一、从文体知识入手把握教学目标,发有的之矢。

每个单元的文体都有它不同的特点,只有把握了文体的特点,从根本入手,学习才有会有根基,有目标和方向。如小说单元,你首先应明确什么是小说: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然后你引导学生从定义当中抽出小说的三要素,进而明确小说的写作目的是――反映社会生活(即主题)。这样,学生就明白了小说的阅读要关注人物、情节和环境,要探讨主题。又如文艺随笔和文学评论的学习,仍要深挖两种文体的概念:文艺随笔是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作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文学评论既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探讨、体会、评价的科学研究活动,又是指反映这种研究成果的一种文章样式。由此我们得出学习文艺随笔要把握文中的基本观点,而文学评论则是把握一种对文学现象研究之后的成果。所以说,只有发有的之矢,才有可能百发百中,不致使精力和力气偏废。

二、透过关键句把握文章脉络,使条分缕析

除议论文、小说之外,一般形式灵活的文章都可透过关键句理清结构。现代文阅读当中,关键句有总提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重复出现的句子,而要把握结构,中心句就犹为重要。中心句既可能与总提句或总结句重合,也有可能另是抒情或议论的句子。配合中心句而出现的重复出现的词句对理清结构很有帮助。如《咬文嚼字》,1-5段,在每个例子后出现的中心句中都涉及了“思想感情和文字”,这样我们很自然地总结出第一部分(1-5)的主要内容是:文字与思想感情的关系很密切。第二部(6、7)关键句中都出现了“联想”二字 ,这样我们很自然地得出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文字联想意义的运用。最后第三部分(8)小结。

只有理清结构,你才不至于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面前才会出现条分缕析的、通透明亮的框架结构。

三、适当设计,让联想和想象之花在课堂上盛开

一个人缺乏想象,那么他的思维常常会陷入死板,缺乏生气;一个人一旦有了想象的羽翼,并且在不断的历练中让它丰满起来,那么他的思维也会相应的生动起来。为此,我会不失时机地在课堂上做小小的设计,让学生打开想象的翅膀。如《说“木叶”》中有一个词“疏朗”,它的意思是“稀疏透明、通透明亮”。我让学生想象一种“疏朗”的意境,学生们的发言很精彩。有的说他能想到:深秋的树林,落叶匝地,阳光从上照下来,整个林子由于无遮挡而显得非常明亮;有的说他能想到:清晨落叶上的露珠在阳光照耀下散射的斑斓的色彩,那光很闪眼,很璀璨,很明亮;还有的说他能想到:秋高气爽,天空深邃、蔚蓝,林子中落叶铺地,走上去沙沙作响,阳光从稀疏干燥的枝条上透过来,整个树林变得通透明亮。他们的发言,仿佛让在场的我们嗅到了暮秋疏朗的清秋的气息,那种美感是难以言明的。

还有,就着《说“木叶”》这篇文章中的一个文学现象“‘木叶’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我让学生们联想有没有诗人不用“木叶”悲秋而是颂秋呢?于是他们想到了诗豪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想到了的“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通过这样的联想,让学生在比较中领悟到诗人由于胸怀气质的差异而写的文字也常常会相去甚远。

一个小小的启发式的设计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它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想象与联想的温馨,让我们的课堂气韵灵动,充满智慧的色彩。

四、拓展迁移,让考点渗入头脑、让思维走向缜密

新课改在贯彻素质教育同时,并不排斥应试教育,考点知识的渗透常常会让学生的思维走向缜密,让他们的逻辑走向严密。为此,我常常会适当地把考点知识输给学生。如在讲《咬文嚼字》时,我给学生讲了炼字题的答题技巧和答题步骤,并自组了鉴赏诗句的练习;在讲《说“木叶”》时,我又给学生讲了几类意象(送别类、思乡类、愁苦类)的暗示性,讲了如何通过题目、作者、意象、透情的词句和注释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讲《装在套子里的人》时,重点讲了细节描写的作用,并让他们做了细节描写的片断写作;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将景物描写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归纳。

考点知识,单独讲起来,可能会枯燥无味,但如果将它放在课文之后水到渠成地讲出来,就可能会让人易于接受,而不会那么生涩。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似乎是一对矛盾,但如果取二者之精华,去其糟粕,让他们各得其所似乎也并不是一件坏事。新课程改革改变的不只是课本,重要的是它让课本知识成为了源头活水,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如醍醐灌顶,倍感到知识的甘甜和智慧的奥妙。如果一名教师能让自己“实在”教,让学生“灵活”学,那么,三尺的讲台和“枯燥”的教室或许会是另一番芳香馥郁的境况吧。

上一篇:法庭话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探析 下一篇:项目式教学在职业计算机教育中的实施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