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19 03:31:17

简析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所面临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强化企业风险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风险导向下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企业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介绍了企业实施风险管理导向下内部控制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并介绍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风险导向 内部控制

一、相关概述

当前,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财务舞弊现象也屡屡发生,这些问题的发生都会对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产生重大的不良影响,产生较坏的社会反应。从表面上来看,这些问题的发生都是由于企业财务管理不到位,实质上却是企业在日常生产管理过程中内部控制失效造成的。在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内部管理的失效极易造成风险管理失控,影响企业管理运营。因此,企业在应对内外经营风险时,必须重视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并积极结合企业风险管理,建立风险导向型的内部控制体系,只有在风险导向下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才能及时识别企业经营风险,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监管职能,提升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以及科学化管理水平。

企业内部控制跟企业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尽管当前理论界对于两者之间的包含关系还存在着争论,但是都不否认两者相互交叉,相互联系。加拿大内部控制委员会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要想发挥有效作用就必须包含风险识别与风险管控两部分,强调企业内部控制包含了企业的风险管理。相反地,美国在风险管理框架中则明确了企业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对原有的内部控制五要素进行扩展,形成具有八要素的风险管理体系。在企业的实际运营管理中,两者是一体的,管理层在实施内部控制的同时不能忽略风险管理,同样在实施风险管理时也不能忽略内部控制。而且随着企业管理层对风险控制的不断重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提升企业科学化管理水平方面的互补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晰。

二、企业建立风险导向下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企业建立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为了弥补企业日常管理运用中的缺陷,提升管理效益和效率,但是由于变化的不可预知性以及相应的能力水平限制,企业不可能建立完美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样的企业内部控制实施具有成本,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必须充分考虑其实施成本与实施效益,因此企业的内部控制常会由于成本过高而存在缺陷。因此,在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有必要通过结合企业风险管理来弥补缺陷,实现风险动态管控,将风险管理有机融合到内部控制环境中,再实施内部控制时充分发挥风险识别、风险预警以及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的作用,强调内部控制在应对风险中的职能,实现全面控制,提升内部控制的水平和效率。

以此同时,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快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正变得日益复杂,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因素也越来越多,如何让有效识别并应对这些经营风险,并实施有效控制对于每个企业来讲都非常有必要,企业急需建立风险导向下的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都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两者都是以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为导向,在实施的过程中都是涉及到风险的识别及应对,而且风险管理的内容常常都可以包含于企业内部控制之中,因此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理念以及风险偏好等都可以有效衔接到企业内部控制之中,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企业实施风险导向下的内部控制是具有很大的可行性的。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也对企业风险管理作了专门规定,要求企业建立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框架,这一举措能够适应我国企业的发展情况,符合企业治理的需要,对于完善企业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强化企业风险导向下内部控制的措施

企业应当强化对风险管理的重视,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对企业管理来讲,科学的管理文化氛围具有重要意义,现代企业要想有效应对内外经营风险,需要重视企业风险管控文化建设,提升管理层对风险管控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将风险管控积极融合到企业内部控制之中,自觉地在管理过程中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良好的风险管控文化氛围是企业有效实施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

科学界定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建立有效的风险导向内部控制。之前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视角大都是基于会计或者是审计,视角不够宽泛,企业在实施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候应当明确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界定,尽量避免研究视角过于狭窄,这样就可以提升内部控制的实际效能,防止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还应当积极结合发展实际,明确定义其衡量标准,逐步建立健全风险导向内部控制体系,保证其在应对风险、提升管理方面的有效性。

严格执行企业风险导向下内部控制的各项措施。企业在日常的管理运用中,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切实管控好营运风险,关键点在于企业所制定的风险导向内部控制能否有效实施。如果企业在具备风险管控意识和内部控制理念之后,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在实际中却不能将其付诸于实践,那么企业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就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因此,企业必须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紧密联系起来,将其运用到实践中,相互补充、相互利用,尽量避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流于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企业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总之,在不断变化的企业运营环境中,企业有必要建立健全风险导向下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当积极结合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建立符合本单位的内控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科学化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益,为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证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桂玲.基于“大”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之友.2009.6

[2]罗绍德.企业内部控制的新制度经济学解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11

上一篇:简析企业岗位货币化的重要作用 下一篇:推进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 构建科教协同育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