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68例

时间:2022-06-19 02:21:39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68例

【摘要】 目的 观察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实施弹道碎石术,B组68例实施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

【关键词】 输尿管上段结石;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弹道碎石术

输尿管上段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可对肾脏造成损伤,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输尿管上段结石多采用手术治疗,本院对6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疗效显著,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8例为自2010年5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均符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相关诊断标准,均经输尿管镜检查确诊。肾盂中均有不同程度积水,均无手术禁忌症。将12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二组,A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26-71岁,平均(41.3±5.3)岁;结石部位:左侧28例,右侧18例,双侧14例。B组68例,男40例,女28例;年龄24-70岁,平均(42.4±5.8)岁;结石部位:左侧32例,右侧18例,双侧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A组实施弹道碎石术治疗,常规麻醉,取截石位。采用硬性输尿管镜,弹道碎石压力设定为0.5MP,灌注液压力设定为100mmHg,术后导尿管应置留1周以上,并服用抗生素(头孢拉定,0.5g/次,3次/d)3-5d,双J管应置留3-5周,同时实施利尿、排石治疗。

1.2.2 B组实施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使患者头高脚低。连接好监视和冲洗系统,将导尿软管插入膀胱,后将输尿管硬镜沿导尿软管置入,推进镜体观察结石部位。视结石大小设定钬激光频率为8-20Hz,能量设定为1.0-2.0J,尽量使用蚕食样碎石法,从结石边角碎石,避免结石碎裂成数块,形成

1.3 指标观察 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通过输卵管镜观察碎石情况及结石排出情况;观察输尿管黏膜撕脱、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B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

3 讨论

输尿管上段结石多来源于肾脏,可刺伤输尿管黏膜致其出血,引发感染,严重者可穿破输尿管,并梗阻引起肾积水,损害肾实质引起肾脓肿、肾炎等症状。目前手术治疗该疾病的方式大多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术和钬激光碎石术,气压弹道碎石术的优点是对较大结石的碎石效率较高,手术设备相对便宜,易于开展。但据曾文广[1]研究发现,弹道碎石术后产生的结石碎片较大,不利于排出,且不能同时处理输尿管息肉。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新型术式,其激光功率强弱可灵活调控,高功率可应对体积大、硬度台的结石,同时激光纤细,碎石时形成小颗粒,利于结石排出。本研究中,A组随时成功率、结石排净率均低于B组(P0.05),但B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P

手术时应注意控制适当的切除深度,并不能对同一部位进行连续多次的切除,避免管壁流血或穿孔,为方便碎石的排出和避免术后梗阻,手术双J管需全程留置在输尿管内。本组无法碎石致手术失败的原因均为结石回到肾脏内,故应时刻注意注水速度不能过快,患者保持高脚低位的截石位等。

综上所述,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有较好的碎石效果,能够同时处理内息肉,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曾文广.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2):105.

[2] 那彦群,孙光.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3.

[3] 郝元元,王晓庆,姜凤鸣,等.微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5(3):193-195.

[4] 朱开常,许小林,刘峰,等.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比较[J].江苏医药,2012,38(2):223-224.

上一篇:慢性盆腔疼痛临床治疗分析 下一篇: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