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监管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革新

时间:2022-06-19 11:03:26

财务监管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革新

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的多少已逐渐成为评价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而高校科研经费的科学管理对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越来越受到高校管理部门的重视。高校科研经费由项目负责人一把抓的简单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其项目经费管理的混乱已经影响到科研项目的正常开展,并出现了腐败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革新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加强高校财务部门的监管力度。本文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执行力等方面对这一革新进行讨论,探索财务监管介入对高校科研经费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意义。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财务监管缺失现状分析

(一)认识不足 高校科研经费是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合作企业或者基金会等通过委托方式或者对申请报告的筛选来分配,用于解决特定的科学和技术问题而支出的费用。当前各高校十分重视科研经费的数量,科研经费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评价高校办学实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这无形中就提高了项目负责人的地位,高校管理部门对申请到的科研经费除了扣除少部分管理费之外,并没有对项目负责人所控制的大部分费用进行必要的财务监管,科研经费俨然成为项目负责的人的“福利”或者“奖金”,项目负责人更是被学生戏称为“老板”。这种现象的存在正是由于高校管理层对科研经费的认识不足造成的,没有将科研经费当作学校经费的一部分来管理。事实上,无论从何渠道获得的科研经费,都必须作为高校经费的一部分由财务部门进行科学的管理,这不仅是高校财务制度的自身需要,更是保证科研经费合理高效使用的需要,是对科研经费提供者的负责。

(二)财务监管制度不健全 由于对科研经费的认识不足,高校管理层在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上就缺乏建立科学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意识和行动。在科研经费的管理上,由于经费来源的复杂性和科研经费账户的独立性,高校给予项目负责人较大的权利。一般只在科研经费的使用方向上制定必要的规定,在经费的具体使用的途径和数量上,多由项目负责人个人决定。高校财务部门缺乏精细化的管理制度,既不能在使用前对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也不能在使用后对使用的效果进行评估。监管制度的不健全导致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上具有较大的随意性,随意截留、滞留经费现象严重,不断出现科研经费的浪费和流失,甚至滋生了学术腐败现象,利用经费洗钱、套取经费的现象屡禁不止,这已对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造成严重的威胁。

(三)科研经费使用监管不力 科研经费分纵向和横向,纵向是由国家和政府部门设定的,横向一般指和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经费。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科研经费的提供者在科研经费使用上,大多只是规定使用的范围和数量的界定。由于科研课题的专业性,学校的财务部门不具备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缺少对科研课题进行会计项目设置的基础,导致学校制定的管理制度也大多只是定性规定而缺少具体的数据指标,对科研经费的具体监管上缺乏必要的依据,多由项目负责人自己决定项目的各项开支。由于项目负责人自身财务管理能力的不同,科研项目对经费使用要求的不同,给高校财务部门的监管带来极大的复杂性,财务部门很难对科研经费的使用做出有效的预算和决算。科研经费账户的独立性,又使其没有纳入高校经费管理的信息化平台,这更使高校财务部门被排斥在科研经费大门之外,这都不利于科研经费的合理、高效的使用。

二、财务监管介入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必要性

(一)合理使用科研经费的需要 科研经费是高校经费的一部分,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管是财务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尽管由于一些项目的特殊性的需要,项目负责人必须保留一部分的经费支配权,但由于项目负责人财务素养的差别,科研经费的使用常常出现一些不合理情况,如购买一些不是服务科研项目,而是服务个人家庭的物品,但以科研经费需要的名目实报实销;管理费和招待费所占比例较大等。这都不利于科研经费的健康合理使用,必须将科研经费的各项收支情况列入高效财务部门的监管之下,设立专业的会计科目、项目进行管理,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进行专业的预算和决算。根据预算决定项目进行中各项费用的支出,项目结题后对科研经费进行专业的财务决算,科学处理经费结余。只有使科研经费处于专门的财务监管之下,才能保证科研经费各项支出的合理性。

(二)保证项目正常运行的需要 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是项目进行的重要保障。当前,由于财务监管的缺失,科研经费使用的随意性,使大量科研经费没有真正使用到项目研究当中。据一项调查显示,当前仅有40%左右的科研经费能用于科研,其它则大部分流失在项目之外,被肆意挥霍。这严重影响了项目的健康进行,甚至会造成项目的中断,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这用于科研的40%也存在使用不当的现象,如重复的购买器材,学术交流和出国考察花费过大等,科研经费的不合理使用人为地造成了科研经费的紧张,给科研人员带来很多研究外的问题和烦恼,影响了科研项目的正常进行,减慢了科研的进程,也减少了科研人员取得突出进展的可能。

(三)杜绝学术腐败滋生的需要 财务监管的缺失使科研经费几乎成为项目负责人的“小金库”,具有独立的自主支配权,财务人员不能在事前和事中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只是在项目结题后对其进行审签,这已是事后的统计,多流于形式。这种管理模式必然给学术腐败提供滋生的温床,随意支配科研经费的乱象此起彼伏。出国考察、学术交流等似乎与项目相关的费用居高不下,实则不过是游山玩水;突击购买高端器材看似是为科研的效果实际是洗钱的需要;至于差旅费、招待费更是毫无标准可言。尽管高校也出台很多制度遏制这种乱象的恶化,但都不涉及科研经费的财务监管,只能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

三、财务监管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革新措施

(一)理念创新:科研经费是学校经费的组成部分 具体有:

(1)科研经费与学校经费的统一性。学校经费是由教育主管部门为支持整个学校的运转和发展的所拨付的费用,科研经费是由政府部门、合作企业或者高校自身为支持某个项目的研究而拨付的专款。尽管在资金来源和使用对象上存在差异,但都在高校的范围内运行,其人员组成都来自高校自身的教师和学生,在本质上两者都在为高校的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发挥重要的资金保障作用。项目运行的任何环节出现财务问题都会影响高校的声誉和发展,项目的成功与否与高校的发展息息相关,这些决定了科研经费与学校经费的统一性,所以科研经费必须接受高校财务部门的监管。一旦项目的经费到账,则立即成为高校经费的一部分存在,处于高校财务部门的监管之下,科研经费的运作必须遵守高校的相关财务制度和使用程序。项目负责人作为直接责任人,不能再片面地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己申请来的,就要当作自己的“福利”来随意支配。必须创新理念,提高认识,树立全局意识,自觉接受财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做到科研经费使用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

(2)科研经费的相对独立性。科研经费作为项目的专项资金,在使用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财务上也以独立账户的形式存在,但这种独立性是相对的,是建立在财务监管下的独立性。由于科研项目的独立性,其科研经费也采用专款专用的形式,项目负责人对科研经费具有较大的控制权,但这种形式并不是指科研经费完全与高校的财务部门割裂开来,而是指科研经费的使用可以依照项目的特点编制专门的会计预算和决算,不受学校整体经费使用的具体制度的束缚。但这种专门为科研项目编制的预算和决算必须受财务部门的监督,各项费用的支出必须在财务部门的监控下进行。可见,这种独立性不是绝对的,而是作为学校经费的一部分,为保证项目的独立性和专款专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是与学校的整体经费管理相统一的。

(二)制度创新:建立科学的预算决算制度 具体如下:

(1)预算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预算的不规范是给科研经费带来许多财务问题的重要原因,一些高校和项目负责人为追求较高的科研经费,常常虚报科研费用,虚开名目,重复购买物品,甚至人为地更改国家规定的与高校分摊成本的比例,这在上报的预算上,必然高于实际科研所需,即给项目资金提供者增加了经济负担,也滋生了自身的腐败。项目进行过程的预算也因项目负责人自身财务知识的不足和研究过程中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原因,预算往往不够科学和规范,多由项目负责人凭感觉编制,缺少必要的论证和预测。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多沦为形式,科研经费的使用很少能严格按照预算进行。因此,项目的经费预算必须结合高校财务部门制定专业的、规范的、科学的预算,项目人员要与财务人员充分沟通,使财务人员能深入了解项目的各项成本,使财务人员能更加科学规范地设置会计科目,据实列支。并详细了解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可能带来的成本的增加,提前做出预判,并在预算中有所体现。高校财务部门参与编制项目成本预算,极大地保证了预算的专业化,使科研经费的成本预算更加的完整、真实,全面。特别是项目研究使用高校现有器材、耗材和水电时,更能保证成本的比例分配更加合理和客观,有力地避免了很多项目白白使用学校的公用实施,而将预算中的这部分资金个人挥霍,或者干脆不设置这部分预算的不合理现象。这既保证了科研项目按计划有秩序进行,又有利于科研项目进行中各方面开支的范围和标准,增强了科研经费财务预算的约束力。

(2)决算的精细化和经费结余的规范处理。决算是预算执行的总结,科研经费的结题决算是对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和执行结果的综合性信息资料,是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和经费提供者对项目执行情况作出评价的有效凭证,精细化的决算,这不仅是对项目管理部门和经费提供者的负责,更是对项目执行人员的负责。高校财务部门要严格按照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对结题的科研项目进行精细化的决算,首先要收集各项原始的会计凭证,并将各项开支按照预算科目进行分类汇总,依据相关管理规定考核各项开支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并严格执行各项目的预算比例。其次,对于超出预算限额的开支项目,要求项目负责人必须给出合理的解释和依据。精细严格的决算是对项目执行人员的一种正确的诱导,更是对那些一直不坚定,容易掉进金钱陷阱的项目人员的一种威慑。同时,也是对项目效益情况评价的重要指标,将为项目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提供重要的考评依据。对结题后的经费结余要按照相关制度的规定科学处理,一般情况下,经费结余会自动转变为项目发展资金继续由项目负责人掌握,但具体的使用缺少方向和数量的限制,高校财务部门必须制定严格的制度规定项目的使用范围和比例,尽量鼓励资金用在器材的采购及与项目相关的科研项目上,严格控制学校管理费抽取的比例和项目人员经费的占用比例,防止经费结余被人为地挥霍和浪费。

(三)执行创新:财务部门监管使用全程 执行力疲软已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不善的重要因素,无论管理制度制定得如何好,执行乏力都是枉然,无论预算编制得多么精确,实际操作不与其同步,都会使预算变成一纸空文。所以,加强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使用过程的监督至关重要。

(1)由专人负责。科研经费是专款专用,项目负责人对其具有自主支配权,高校财务人员不能将其纳入高校教育经费等进行监督管理,这导致高校财务人员不能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进行监督,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使科研经费使用效果最大化。高校财务人员只能在项目结题时进行经费的结算,即使发现问题也为时已晚。因此,建议高校财务部门向科研项目派驻专门的财务人员负责监管每一笔费用的支出,以预算为依据,严格把关,控制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数量,促进项目负责人依据预算使用科研经费的执行力。

(2)搭建信息化平台。财务信息化是高校财务管理的现代化要求,高校常规经费管理必须通过信息化平台展示出来,做到每笔开支的透明化、公开化。科研经费由于经费来源的多样化,科研项目的多变化,使其经费管理的信息化步伐相对落后,透明度不够,这也是滋生腐败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想提高项目经费的执行力,真正监督项目运行的全程,使其在阳光下进行,必须尽快建立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平台,依照项目的特点,将项目预算、项目支出和项目决算的全程在一套软件平台上显示出来,既供高校财务人员及时监管,又供高校管理人员、项目参与人员及时监督。只要打开软件,科研经费的每一笔开支一目了然,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对科研经费的结果监管向过程监管的转变,由秋后算账的被动控制变为日日清算的过程控制,极大地保障了科研经费的规范使用。

四、结论

科研活动对高校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些研究型的大学,更是成为高校活动的主体。而来自各个渠道的科研经费对科研项目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没有这些经费作为坚强的经济后盾,很多科研项目难以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果。所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科研项目能否正常进行和进行的效果。而加强高校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监管无疑是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果的最有效途径。首先,财务部门的财务专业能力,能使科研经费的使用更加规范和科学,能最大限度地做到经费使用效果的最大化。其次,财务部门的参与,有利于项目负责人及项目人员从纷繁芜杂的财务问题中解放出来,专心从事项目研究,有利于科研的健康发展和高效进行。第三,财务部门参与科研经费管理有利于防止腐败滋生,避免经费的流失和挪用,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总之,财务监管参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对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各高校必须将科研经费纳入高校经费管理的轨道上来,使科研经费的使用更加规范化、科学化、透明化。

参考文献:

[1]李小芳:《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农村财务》2010年第8期。

[2]朱宇坤:《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价值工程》2011年第30期。

[3]孙思惟、林琴珍:《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探析》,《商业会计》2012年第3期。

[4]刘美、罗旭东、马榴强:《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现代服务》2013年第7期。

[5]谭红梅、张经鹏:《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审计初探》,《审计观察》2009年第1期。

[6]毛素萍:《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研究》,《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7]蔡彩凤:《浅谈现行制度下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会计师》2010年第7期。

[8]吕宏迪、翁绍华、孙海波:《加强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监管工作对策探析》,《北方经贸》2013年第10期。

[9]常笑霓、王心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监督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9期。

上一篇: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披露机制探讨 下一篇:医学类高校成本核算制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