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实现世界级制造的途径

时间:2022-06-19 07:54:58

浅析企业实现世界级制造的途径

[摘要] 本文首先引用了世界级制造的概念及标准。接下来引用世界级制造模式,并对成功导入该模式、实现世界级制造的Mobilite公司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通过上述案例分析,尝试性的提出了在企业中实现世界级制造的步骤。

[关键词] 世界级制造 实证分析 步骤

一、世界级制造理论回顾

“世界级制造”(World Class Manufacturing)是由美国学者施恩伯在1986年首创的一个术语。“世界级制造企业”是为客户提供高水平服务的组织。世界级企业要能够快速灵活地响应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质量更好、价格更便宜的产品和服务,并且具备能够持续不断、快速地改进这些能力。世界级制造体系包括:一组以JIT 和TQC 为主的简化技术、库存周转分析和持续快速改进等改造传统管理模式的理论和方法;一套引导企业管理进步的准则矩阵;大量基于制造业最佳实践的标杆数据和一套企业业绩测评方法。企业如果希望成为一个世界级企业,就要依据世界级企业准则,按照准则矩阵的要求规划自己的改进步骤,走精益的道路,持续不断、快速地改进,才有可能达到世界级的高境界。本文希望通过引用世界级制造的模式,结合实现世界级制造企业的案例,分析提出企业实现世界级制造的途径。

二、世界级制造模式的提出及实证分析

1.世界级制造模式的提出

世界级制造模式实施的关键在于先进制造模式必须针对于不同的环境实现制造战略、制造组织、制造技术以及绩效检验之间的协同。在引用世界级制造实践过程中,企业一致性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绩效一致性是世界级制造实践选择的直接动力源泉,位于核心层;战略一致性是世界级制造实践选择的重要影响变量,位于紧密层;环境一致性则是企业选择行为的环境载体。成功引用世界级制造实践应做到:对企业内外环境和世界级制造实践进行二次创新、将引用项目纳入战略体系之中、提供良好的系统支持环境。由此,得到世界级制造模式框架如图:

世界级制造模式框架图

2.Mobilite公司实现世界级制造的案例分析

Ivacare,包括Mobilite分支,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家庭健康护理床和轮椅的制造商。Ivacare的其他部门生产各种各样的健康护理产品。Ivacare企业负责所有的市场和销售工作,Mobilite生产的产品首先被送到Ivacare的30个大仓库,然后发送到市场。正是企业不断研磨与改进帮助企业大踏步走到世界一流制造商的位置。

(1)相关挑战。市场增长很快,企业无法分身来考虑效率问题,Mobilite的人们每天都面临下面的挑战:

①病床的配置要求变化太多,使得对未来需求的预测无法进行。②库存占用了工厂可用空间的25%。③运货成本快速上升,因为运货车经常半载运送。④紧急的采购请求导致了大量小规模的采购订单。⑤由于工人不稳定,造成很高的次品率。

(2)解决方案。1985年,Mobilite开始了一项持续提高计划,首先建立了一只全新的管理团队,承担为企业实行准时制库存系统、员工管理系统和质量控制系统的任务。考虑到企业的生存是第一位,这三个方面工作按照下面顺序展开。

①全工厂的团队工作。员工数不多,组织结构扁平,这使得Mobilite没有很多官僚企业典型的毛病。在新团队的领导下,企业的各处员工都开始结成团队,以达到持续提高的目标。每个团队都与他的客户和供应商紧密合作。如,零件制造组的供应商是工厂外部供应商,他为焊接组服务等等。每个人都非常清楚自己的客户是谁,供应商是谁。并且团队成员接受交叉培训去执行其他人的工作,从而了解别人的工作以及整个生产周期。

②持续改进。每个团队都设有一块“意见板”,大家可以在上面写自己对生产有促进的任何建议,管理人员须在48小时内做出回复,并给予提出建议的员工表扬;生产团队制定绩效评估系统,用来评价员工在提高生产方面的努力,重点评价员工在使客户满意和持续改进这两方面的努力;提高员工平均培训时间;人力资源的提高使得一年中员工更换比例大大下降。

③简化产品。产品简化是提高其他方面的基础,因此产品简化具有更高优先级。由于产品种类太多,Mobilite以前的库存是海量的,这甚至蚕食了优化生产流程的效果。管理层决定不再生产部分品种,但剩下的品种占总销售量的98%。每种零件尽量采用能满足大多户需求的品种,并缩减供应商的数量;通过进一步标准化初期的零件制造工艺使产品型号进一步减少;最后装配线之前的工序都是利用拉动方法被最后装配线拉动;企业使用一个MRP系统来辅助生产计划的制定。

④焦点和生产流。在减少在制品库存后,企业去掉了77%的存放在制品库存的货架,企业对腾出的工件作了重新安排,保证在制品能在工作中心之间高效的流动;规范是更好的协调和控制手段。在制品短缺出现的频率较低且容易发现质量问题。生产率提高了:单位产品的劳动成本在4年间下降了49%。

⑤供应商和货运商计划。Mobilite的供应商减少了35%。它与部分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同时也降低了采购成本,并且要求供应商采取准时制生产方法来供应链;Mobilite向供应商寻求产品设计的建议,并且与供应商建立信息网络显示原材料的送货表现和质量表现,大大提高了Mobilite的年周转率。

⑥建立质量能力。检测质量的责任由生产的相关部门负责。质检人员制定程序并负责培训生产工人。每个工人的操作由他自己检查,并且有权利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停止整个生产线。生产工人很少过问最后产品的质量问题,由专门的员工与客户进行电话联系,得到客户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偏好。

三、浅析企业实现世界级制造的步骤

通过对世界级制造模式的提出以及对Mobilite公司成功实现世界级制造的案例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一个企业想要实现世界级制造需要按照以下步骤实现

1.战略规划

如果企业的各个方面都朝着一系列协调好的正确目标努力的话,那么企业将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制定战略时要考虑到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两方面。外部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社会条件、技术条件、市场条件等等;内部条件则涵盖市场理解和合适的营销能力、现有产品和服务、现有顾客和关系、现有配送和交付系统、现有供应商和网络关系等等,最终我们将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即成本效率、质量、可靠性、服务;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要尽可能多的保有这些优势,即战略的制定要突出这些优势。

2.先进制造方式的选择与实施

Camp等人认为世界级制造实践是带给企业卓越绩效的实践。世界级制造实践是打开全球化竞争秘密的钥匙,企业积极应用世界级制造实践的结果就是收获更好的绩效。

就世界级制造实践内容,贺氏和威尔瑞特首先提出了六类制造实践: (1)劳动技巧和能力; (2) 管理层的技术能力; (3) 质量竞争; (4) 工人参与; (5) 重建制造工程; (6) 不断改进的方法。当然随着科技进步,世界级制造实践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扩充,如后来的全面质量管理(TQM) 、持续改善、发展供应商关系、产品设计和与准时化生产(JIT),G. Chand 和B. Shirvani提出,全面生产维修(TPM)也是世界级制造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精益生产、重组与再造、标杆学习、ERP、供应链管理、产品开发、敏捷制造等在某些文献中也被称为世界级制造实践。随着信息技术得到重视,塞克斯纳指出,信息技术(IT)在世界级制造中可以起到链接企业战略资源和各项管理职能的作用,从而确立了IT 技术在“世界级制造”中的重要作用。当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并结合自身的条件选择制造实践并确保其得到有力的实施。

3.可行的绩效评估体系

世界级制造的评估指标当中有许多是经过多年实践被证明是有效的指标。它们包括:

(1)交货和用户服务绩效的度量,测量的主要指标为供货时间和数量的准时率和准确率;计划期内作业计划调整次数;作业计划准时完成率;合同履约率;订单损失率等。

(2)加工时效的度量,包括生产周期有效利用率,用户要求的交货提前期,设置时间分布特性,在制品平均移动距离,设备故障率等。

(3)制造系统柔性的度量,主要从产品结构柔性、产量柔性、引入新产品的柔性三个方面来衡量,具体指标包括盈亏平衡点百分比,平均产出与产出能力的比例,产品的不同种类零件数,产品零件的通用性,加工过程的工序数,产品零件展开表的层数,工人平均技能系数等。

(4)质量绩效的度量,包括供应商质量、制造质量、数据质量、预防维修绩效、质量成本绩效;财务绩效的度量,包括附加价值活动分析、行政管理系统复杂性的度量。

(5)人才绩效的度量,包括工人的士气、企业内部的小组活动绩效、职工参与程度、中层和作业层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员工的技能教育培训水平和效果、作业环境的改善等。

4.至臻至善,持续改进

或许对今天的企业来说,一个更好的座右铭应该是“如果事情还没有达到完美状态,那么就需要寻找途径加以改进”当然改进可以是突破性的也可以是逐步的,但大体上都要遵循以下程序:

(1)观察并理解当前的方法。

(2)记录当前的方法。

(3)用批评的眼光评价当前的方法。

(4)实施改进。

(5)经历足够长的时间后,重新评价新方法,检查他是否按照最初的希望在运行。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世界级制造模式的引用,并结合世界制造企业Mobilite的实例分析,粗略的提出了企业成为“世界级制造”的实施步骤。模型与案例的结合表明,企业成为“世界级制造”需经过环境分析、战略规划、先进制造方式的选择与实施、可行的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以及持续改进这一系列步骤。当然,这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企业还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性的实施这些步骤。

参考文献:

[1][美]罗莎贝丝・M・坎特/王成至译:世界级:地方企业如何逐鹿全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美]世界级制造:下一个十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世界竞争力年鉴[M]. Lausanne, Switzerland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802291

[4]Vokurka R J , Fliedner G. The journey toward agility [J].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1998, 4:1652173

[5]Yusuf Y Y, Sarhadi M, Gunasekaran A. Agile manufacturing: the drivers, concepts and attribut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1999, 62: 33243

[6]Sharifi H, Barclay I , Gough P J C. Moving towards agility:a way for UK manufacturing to go [A].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factory 2000, 1997. 15220.

上一篇:新时期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模式的建构 下一篇:经济型酒店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