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冷棚茄子嫁接栽培技术

时间:2022-06-19 07:51:38

早春冷棚茄子嫁接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了早春冷棚茄子嫁接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嫁接、整地定植、定植后管理、病害防治、采收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茄子;早春;冷棚;嫁接;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1.1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119-01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2002年开始试验推广番茄嫁接茄子早春冷棚栽培技术,2006年已推广到333.33 hm2,在其后正常年份,茄子在4月15日开始上市,5月上旬进入盛期,可采收到7月上旬,产量75 t/hm2左右,收入6万~9万元/hm2,最高的达10.5万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早春冷棚茄子嫁接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采取嫁接栽培的茄子,接穗为丰研2号茄子品种,砧木为402、毛粉802、丽粉、中蔬4号等番茄品种,其中以402、毛粉802为主。播种前采用温汤浸种,首先在55 ℃温水中浸种10~15 min,并不断搅拌;然后转入30 ℃常温水中继续浸泡24 h。

2 播种育苗

茄子在12月底播种,番茄在翌年1月初即茄子苗出齐后播种,两者间隔15 d左右。茄子播在加温室的苗床里,茄子喜温,要扣小拱棚,同时将苗床浇足低水并用恶霉灵水消毒预防猝倒病,然后将出芽的种子用细沙混拌分散开,均匀撒播在苗床上,覆土厚1 cm。砧木播在育苗盘里。分苗时移植到营养钵里。茄子、番茄种子处理及播种技术同一般管理技术。

3 嫁接

采用靠接法,嫁接适期为当茄子5~6片真叶展平、砧木叶3~4片时,接穗和砧木茎粗度近似时宜嫁接。嫁接前,先喷NEB(按1袋13 mL对水75 kg的比例)和百菌清500倍液预防病害。嫁接方法采用靠接,双面一定要插到底,接后用微型塑料夹夹住[1]。边嫁接边把接好的苗放入小拱棚,保温保湿,促进愈合,白天温度25~28 ℃,夜间18~20 ℃,前3 d空气相对温度保持在95%。适时通风是关键,从第4天开始通风,8 d后逐渐揭去小拱棚膜、炼苗。嫁接后茄子又长出2~3片真叶时,断掉茄子根,过早不利于成活,过晚易患黄萎病。

4 整地定植

定植前深翻整地,并进行药剂熏棚,用硫磺15 kg/hm2,敌敌畏7.5 kg/hm2,锯末52.5 kg/hm2混合后点燃,密闭熏棚12~24 h,杀灭棚室内的病虫,然后南北向开沟,小行距50 cm,大行距80 cm,定植沟深5~6 cm。浇足底墒水。3月底,提前15 d扣棚升温,冷棚一般宽6~8 m、高1.8 m、长30 m以上。定植要在晴天无风条件下进行,株距45 cm,然后覆土浇水,水渗后第3天,培土起垄,形成18 cm的垄台,7 d后浇缓苗水,15 d后覆地膜,开口引苗出膜,以5.25万~6.00万株/hm2为宜,注意培土不能埋过嫁接愈伤处,定植后浇水。为防止茄子长大后坠断茄秧,每株茄子边插1根70 cm高小木棍,将茄秧适时绑在棍上。植株生长过密,要疏去第1分枝以下的侧枝,摘掉老叶、病叶,及时整枝打杈,以调整植株结构[2]。

5 定植后管理

5.1 缓苗期管理

一般于定植后的4~6 d为缓苗期,关键是防寒保温,暂不放风。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 ℃,超过30 ℃应及时通风,晚上温度控制在18~20 ℃。冷棚白天气温达到30 ℃就要放风。视天气开闭通风口,夜温要高于15 ℃。为提高地温可于晴天中午进行中耕,夜间注意保温[3]。

5.2 肥水管理

冷棚茄子产量高,因此要多施有机肥。定植前施腐熟的有机肥150 t/hm2、磷酸二铵675 kg/hm2、硫酸钾975 kg/hm2、尿素450 kg/hm2。当门茄长到3~4 cm时,要开始追肥、浇水、膜下暗灌[4]。第1次追肥以后,每隔15 d追肥1次,追施尿素150~225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硫酸钾75 kg/hm2,并及时浇水。定植7 d后浇1次缓苗水,直到门茄谢花前控制浇水、追肥。1月尽可能不浇水,2月至3月中旬要浇小水,3月中旬地温达18 ℃时浇1次大水,3月下旬以后,每隔5~6 d浇1次水[5]。

5.3 蘸花保果

开花前后2 d内用浓度25 mg/kg的2,4-D蘸花,蘸花最好用毛笔涂抹花柄的办法。处理过的花冠要在果实膨大后轻轻摘掉。

5.4 整枝

茄子对光照强度要求较高,应及时去除老叶病叶、整枝打杈,以利通风透光,提高坐果率。方法是:待门茄采收后,将下部老叶全部摘除,待对茄形成后,剪去上部2个向外的侧枝,形成双干枝,以此类推。植株长到2.2 m,将两干留15~20 cm剪掉,利用侧芽发育第2茬茄子,直到7月底至9月中旬拉秧[6]。

6 病害防治

冷棚嫁接茄子病虫害很少,但在高温高湿、通风不畅条件下,特别是在定植后极容易引发灰霉病、细菌性叶斑病、黄萎病、褐纹病等[7]。在灰霉病防治上,首先在蘸花药剂中加入10%适乐时,每10 mL药剂加水1.5~2.0 kg,预防效果很好。在细菌性叶斑病防治,预防可用硫酸铜45~60 kg/hm2撒施后浇水处理。在黄萎病防治上,定植时用生物农药处理,可用10亿个活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按1∶50比例药土混合,每穴撒药土50 g,防病效果较好。在褐纹病防治上,预防用25%阿米西达1 500倍液,或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每20 d左右用药1次[8]。

7 采收

4月中旬采收门茄,采收后浇水,此时随水施冲施肥150 g/hm2,注意及时清除侧芽、中耕除草。如果管理得当,茄子可采收至7月[9]。

8 参考文献

[1] 周景尧,刘凤荣,王红伟.茄子嫁接栽培技术与增产效果[C]//2004年辽宁农业科学研讨会论文集,2004.

[2] 王振学.早春小拱棚嫁接茄子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3(7):54-55.

[3] 王淑英,马芳.北方地区茄子嫁接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4):118,128.

[4] 樊红杰,周宝利.茄子嫁接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1(4):34-35.

[5] 郝金元,张德健,范丰盛.日光温室嫁接茄子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6):79-80.

[6] 吴雪霞,查丁石.茄子嫁接栽培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0):77-80.

[7] 张志美.早春茄子多层覆盖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2(10):36.

[8] 赵秀各,朱叶,樊祥勇.日光温室越冬茬茄子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9(3):30-31.

[9] 邓招领,苏剑鹏.茄子规范嫁接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6):98,101.

上一篇:作物科学施肥技术 下一篇:寿光地区大棚五彩椒越冬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