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时间:2022-06-19 01:17:50

电力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 要 电力安全生产关系到电力企业最根本的利益,因此我国电力事业取得巨大进步同时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本文结合目前电力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对策。

关键词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21-0212-0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电力企业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保证生产用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电力不断发展使电力作业复杂性增大、安全管理难度提高,甚至导致安全事故频繁的发生,既造成人员伤亡,同时也对国家用电安全产生了严重阻碍。要使电力企业稳定、持续的发展,就要不断强化电力安全管理。

1 电力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安全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尺,也是企业综合素质的体现。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其作业安全直接关系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但由于电力安全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一些破坏性的电力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首先,部分电力操作人员缺乏电力安全意识。许多电工由于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薄弱,久而久之养成违规操作习惯,如有的电工未断或挂地线,操作需要停电后才能进行的作业;有的未按照应按照值班调度员或线路工作许可人的指令,执行线路的停电和送电;有的工作人员在检修以及施工中不认真落实现场安全组织和技术措施等。另外,一些老职工的违章行为又“传染”给新职工,由此造成恶性循环。其次,安全生产职责落实不到位。由于许多电力作业具有危险性,只有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电力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才能有保障。虽然目前许多电力企业制定了安全生产制度,但未长期坚持或是流于形式,停留在开会动员或者安全培训上。一旦出现安全事故,领导大多对事故通报不详、未能对其仔细分析和调查研究、寻找事故原因和落实责任。再者,电力器具管理混乱。部分电力企业存在购买无检验合格标签的劣质工具、忽视安全器械的定期检测与保养以及未及时登记和移除不合格的器具等现象,增加了发生安全事故几率。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的供电所或供电营业所,质量严重不达标的安全器具没有及时报废,存在安全隐患。最后,不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忽略日常管理工作、无票作业、工作态度不明确等原因也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现实中电力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电力企业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强化安全管理,才能使安全生产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2 加强电力安全管理的对策

2.1 强化电力安全意识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关系到社会和谐和稳定,也涉及电力企业和全体员工利益以及电力企业形象。由于电力行业是具有高危性的特殊行业,电力工作者只有树立安全意识,在安全意识指导下才会有安全的行为;有了安全的行为,才能保证电力作业安全。因此,领导和员工都要牢牢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防微杜渐,才能努力做到工作到位、安全措施到位,最后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确保完成经营目标。

强化电力安全意识的主要措施有: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培训工作,企业上下既要学习安全规程(如括《安规》、《调规》、《运规》)和安全技术来增加安全理性意识;电力企业通过认真开展用语言和思想交流的安全活动,推动安全意识的提高;还有的电力企业领导在安全检修工作前组织开“班前会”,严谨交待员工在操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帮助员工潜意识注意安全生产,其实质是为安全行为护航的超前培训;另外,电力企业可以在宣传栏张贴安全事故图片与数据或组织员工观看安全生产事故录像,以事实说话来唤起员工安全意识。安全意识的强化与电工企业每一个人的努力都密不可分,只有人人都把安全放在首要地位,才能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2.2 认真落实安全职责

《电力法》第19条规定:电力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完善和建立安全责任制是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认真落实安全职责,最重要的就是实行电力安全生产责任制。

在安全职责落实中,电力企业是电力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该对所辖范围和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而电力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电力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在具体实施中,首先是电力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要制定安全生产计划和目标,并按有关规定和要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将安全责任以书面合法形式落实到人。其次,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与部门利益、个人工资挂钩,这样才能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实处。另外,各级单位不仅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安全部门下达的安全简报、总结文件以及会议精神等宣传的内容,把好安全关,还要认真执行“两票三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监督责任。有的电力企业安全职能部门还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安全事故出现率”就是重要的考核指标,可以增强电工人员安全责任感。

2.3 确保电工器具质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电力安全生产使用的设备以及其他物品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对象,必须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只有提高设备效能,电网才能正常、安全运行。

例如,电工使用器具前,要对物品进行检查和试验,确保其完好无损;操作中若出现破损的器具,工作人员则应当停止使用,以免因设备故障而引发安全事故;使用后电力操作人员发现有故障的设备要及时检查和维修。另外,每次检查和维修器具后,工作人员要作详细的记录,以备责任落实。此外,电力企业要严格执行电工器具的报废制度。到期或己损坏以及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律要强制报废,这样才能更好抓好设备管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安全生产关系到电力企业最根本的利益,因此做好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电力安全管理中存在着电力企业电力安全意识缺乏、安全生产职责落实不到位以及电力器具管理混乱等问题,必须针对这些问题实施有效的对策,才能使电力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才能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以及确保职工的安康,最终利于国家的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丁万奎.依法推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J].供电企业管理,2003,1:38-39.

[2]李其书.电力安全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建议[J].电力安全技术,2010,12:48-49.

上一篇:政府网络安全防范技术探究 下一篇: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