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利益平衡出发完善知识产权管理

时间:2022-06-18 05:02:15

从利益平衡出发完善知识产权管理

[摘 要] 利益平衡知识产权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对这一原则的忽视导致了各种知识产权问题的出现。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知识产权管理 利益平衡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智力成果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创新成为了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为了保护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知识产权应运而生,它赋予了权利人依法确认并享有其所创造的智力成果的权利。同时,为了消除这种具有垄断色彩的权利对社会进步的阻碍作用,使智力成果获得广泛运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知识产权法作为一种工具,被用于调解因知识产权而产生的各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它具有鲜明的利益平衡特点。法律固然是必不可少地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有效手段,但是各种管理规章制度也同样重要,它们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企业、大专院校、独立科研机构等知识创新的主要源泉,知识产权管理在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产业化等过程中调节着各种利益主体间的关系。所以,知识产权管理要以利益平衡为原则,在知识产权法治的框架内,通过适当的措施来协调各种利益冲突。

我国只花了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但与之相关配套的各种知识产权管理规章制度仍不够健全,不能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妥善处理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这些利益关系的不和谐发展,导致了许多知识产权问题的出现,它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导致的利益冲突

提起知识产权,对大多数人来说都耳熟能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公众具有较高水平的知识产权意识。普通群众通常是从电视、新闻中了解一二,而与知识产权关系最为密切的科研机构和单位,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知识产权认识有偏差。如许多人认为只有申请了专利和进行专利转让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与知识产权关系不大;一些科技人员没有认识到专利检索的必要性,进行课题前期调研时,不注意专利检索,不了解所要研究的领域中有哪些专利,从而进行重复研究,浪费科研资源,不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还有部分人将专利作为最终成果看待,只注重申请专利,不考虑怎么将专利进行转化和产业化;还有的单位,尤其是高校,不注意维护其商标、名称,随意使用或让他人或者其他公司企业无偿挂名,不仅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还可能损害他们的社会声誉。

二、科学研究的财力、物力投入回报率低

科学研究具有非常大的风险,谁也不能保证一定成功。为了规避风险,保证生产资金的正常周转,大多数企业都只是围绕现有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良,难以从根本上进行技术变革。作为另一大知识创新的主力军,高校往往以学术研究为主,虽然每年都产生众多科研成果,如2005年、2006年、2007年高校完成的科技成果数分别为7469项、7064项、7592项,发明专利授权数分别为4453项、6198项、8214项,但成果转化率不如人意。据一份由清华、复旦等国内20所高校联合完成的“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显示,我国高校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即实现知识产权再创造的还不到10%,比起国外高校也低很多。由于知识产权再创造效果不理想,投入回报率低,科研经费短缺成了困扰高校发展的瓶颈,高校科研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如2006年政府投入151.5亿元,占到高校所获科研经费的54.7%。独立科研机构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科研资源的大量投入不能获取相应的收益,势必会影响科技人员知识产权创造和转化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科研合作、人才流动造成技术秘密泄漏

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具有创造性、探索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往往凭一人之力难以完成,科研人员常常需要通过访问、学术会议、科研合作等多种形式相互学习、交流。如果不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没有一定的约束,一些关键技术就会泄漏出去,造成知识产权的流失。除此之外,人员流动日益频繁也是知识产权流失的主要原因。科技人员通过跳槽、深造等途径离开单位,带走了在单位做的研究资料,从而损害了原所在单位的知识产权。高校和独立科院机构每年还承担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任务,他们学习期间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毕业后走向不同的单位,从而直接或变相的带走有关的技术秘密。另外,在帮助企业培训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同样容易泄露单位的技术秘密。

四、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产权的流失

高校和独立科研机构本身并不具备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条件和资金实力,需要通过科技合作与技术转让等形式推广自己创造的科技成果,以此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为单位自身的发展寻求一定的支持。但有些科技人员只顾个人利益,利用单位知识产权管理的漏洞,将职务成果私自与他人合作,私自给外单位提供技术指导,或者将职务发明变为非职务发明,然后私自转让,这些都直接导致了知识产权的流失。另外,在洽谈开发合作、签订技术开发合同时,由于没有对相关科技成果开展无形资产评估,不熟悉知识产权法律,不清楚技术在所属领域的行情,高校往往签订的是“不平等”条约,造成了学校无形资产的流失,损害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上述问题的产生,从表面上看各有原因,但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知识产权管理的缺失和不到位造成的。所以,应该从健全、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入手,充分发挥管理职能,正确处理好知识产权涉及的社会公众、科研单位、科研人员,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等利益主体间的关系,明确其权责,力求实现各方的共赢。本文认为应在下面几个方面改进知识产权管理:

1.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或确定专人主管知识产权事务。知识产权管理涉及法律、经济等多种学科,综合性、专业性很强。专利的申请、成果转化的价值评估、合同的签订、侵权纠纷的解决等工作是非专业人士难以掌握的,且这类繁杂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无时无刻不渗透在日常的生产、教学和科研等活动中,具有常规性、日常性特点。所以,知识产权的管理决不是一项临时工作,不可能由其他职能的管理人员兼任,它要求设置专门机构和人员来进行管理。

2.将知识产权管理与人事管理、科研管理相结合,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保证协议书制度。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员的频繁流动是造成知识产权流失的一个主要因素,知识产权管理有必要与人事管理相结合。如高校可以和师生签订《知识产权保护保证协议书》,明确职务成果的归属,规定科技人员在对外讲学、离退休、停薪留职、辞职或调离时应保守学校的技术秘密等。同时,还要将知识产权管理贯穿到科研计划、选题立项、科研过程、成果管理、成果推广等科研管理中,跟踪成果产生和应用过程,有效保护和利用科研成果。争取经过多部门的通力合作,防止知识产权流失。

3.建立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和责任机制,投入更多的资源,加强企业与高校和独立科研机构的合作。不但要鼓励知识产权的创造,还要注重知识产权的再创造,寻求适当的知识产权运用成效评价办法,将知识产权再创造作为人员晋升、科研能力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还需要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并重,使科技人员从成果转化中获取实实在在的利益,以此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例如在高校,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后,学校可以按净收入给予成果创造者一定比例的奖励,还可以允许其支配一定比例的收入,用于下一步的科研工作。除此之外,还要落实各方的责任,对于各种漠视、损害知识产权的行为给予处罚,确保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另外,要尽快建立、健全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在对科技成果进行无形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引入风险投资资金,通过企业与高校、独立科研机构的科技合作,取长补短,共同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4.通过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开展来宣传知识产权知识,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尤其是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科研人员和其所在单位的利益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二者皆为受益者。所以,要让本单位人员充分了解知识产权管理的规章制度,使其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愿、自发、自觉地遵守相关规定,从而也保证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再创造是其中的关键。要发挥知识产权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就需要从利益平衡角度出发,兼顾各方利益,通过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调动各方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正琼: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的利益平衡问题研究[D]. 武汉: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07年

[2]国家科学技术部:2007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DB/OL].

[3]陈海平 黄其新:武汉市市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7,2:54~56

[4]科技统计信息中心:中国科技统计数据(2007)[DB/OL]. www.省略.cn/sjkl/kjtjdt/data2007/cstsm07.htm

上一篇: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窘迫及检讨 下一篇: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化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