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通关点窍(下)

时间:2022-06-18 04:54:31

前言

在剪辑软件里形形的插件中,如果只让我选一样进行图像的控制,那么那一定是曲线。选择的原因是因为曲线的功能远远比很多人想象中的强大,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替代很多不同的调整插件,而你所需要知道的只是不同的调整体现在曲线上的形式,即用曲线来实现对图像包括曝光、色彩、对比等的各种控制。另外,曲线的优点是基本上在所有的剪辑软件里都会集成,便捷而易于调用。下面就继续接着上期,为您介绍如何利用曲线修正色偏和更为进阶的调整策略。

基本曲线形状――修正色偏

在修正曝光的时候,我们主要使用的是主曲线,如果想修正色偏,情况相对就复杂了一些,我们可能要使用3个通道的曲线。

修正并不麻烦,重要的是怎么判断造成色偏的原因与发生色偏的通道,以便知道用什么样的调整方式来保证较好的质量。具体的判断的部分比较复杂,在这里不便多说,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一些关于色彩成分的书籍,尤其是RGB与CMY之间的关系,以及色轮,这样可以有明确的目的来校正。

我们所离不开的工具是RGB通道监视器,即RGB PARADE。原因很简单,在不熟练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导致偏色的原因依赖于独立的通道示波器。有经验的熟练操作者就算是用黑白监视器,也可以修正颜色。具体到色偏是白平衡设置导致的原偏,还是因为通道的损坏和干扰导致的色偏,修正方法是不同的。

修正基本的色偏与修正基本曝光很接近,同样是调整两个端点及中间的一点,不过这次是在3个通道上进行。这种修复方式对应的是PS中的色彩平衡滤镜,中间调的3个小三角由3个通道的中点控制,同理亮暗调的三角由通道曲线的两端来控制。同样的在COLOR中,相对应的是3个通道的GAMMA与GAIN。

在3个通道波形都相似而饱满的情况下,通常色偏是由白平衡造成的,这种时候调整3个通道的中间调就可以简单的修复了。

当修正曝光以后,3个通道高矮相差很多,而其中某个通道到达了顶点,一般来说是曝光不足引发的,考虑修复的方式是调整最高点的位置,同时稍微调整中间调就可以很好的修复了。这种方法适用于这个视频,除了曝光不足以外,观察波形发现红色、绿色较多,说明有偏橘黄的倾向,因为在图像中有白色与黑色,所以正常的波形应该是高低两处对齐的,有了这样的基准,判断变得容易,调整也就变得简单了。

类似的,因为曝光过度引发的,主要是调整曲线的左下点的高度,同时稍微调整中间调来平衡。

纠正色偏更多时候需要的是经验和判断,通过3个通道的波形结合实际的图像可以快速达到纠正的效果。最终的标准不一定要100%的准确,而是我们认为的舒服即可,这条尤其适用于混合光源下,完全的准确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表现的主体。

高级曲线形状―简单与更好的策略带来最好的质量

在用基本曲线修复曝光和偏色之后,让我们回到起点。

想要获得最好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需要抛弃RGB主曲线,而是直接使用3个通道的曲线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包括曝光与偏色及对比。听上去可能很难,但是其实是合理的,因为首先,RGB曲线是3条曲线的和,那么用3条曲线可以表示RGB的任何组合,同时简化的曲线让主曲线可以给予其他的用途。其次,只使用主曲线不能使得通道的对比度最大化,因为画面中不同颜色所占的主要成分在画面的不同亮度分布上,在曲线上的位置是不同的,有可能加强某种颜色同时会减弱另一种颜色(因为在曲线上个通道的分布不同),而某种颜色过饱和以后,所带来的偏色问题更麻烦了。把RGB分开调整,可以做到让图像有最好的对比,自然带来更好的质量。一般来说,只有画面有大量的中性灰时候,我们使用主曲线,因为那样会比较方便。

同时调整不必拘泥于曲线的3点,例如在一个较暗需要提亮的片段中,因为我们所感兴趣与敏感的部分如肌肤不一定就在中间调上,那么提升的锚点就要在肌肤所处的曲线之上。因为,这时保证肌肤的层次比保证衣服的纹理更重要。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3个通道曲线,一开始认识基本的3点主要是为了便于理解,现在更多是为了灵活而获得比较好的最后效果,简而言之,一切为了保证重要部分的层次。

大多数情况下,根据图像的色彩构成,在某一个通道使用S曲线配合另外两个通道的调整,会有不错的效果,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没有通用的固定策略,只有通用的衡量标准。另外在校色中,纠正图像的偏色不是万能的,很多时候因为拍摄的失误,通道的信息保留不足以恢复出良好的细节,这时更需考虑的还是质量,而不是溢出有色块的“正确”的图像。鉴别偏色也需要长久的感觉,有一些场景,如夜景照明下,不同光源混杂,通常是不校正的,因为那就是真实的。

这个视频的修复很重要的一点是认识到它的问题,首先通过查看波形发现红色和绿色通道的黑位较高,考虑画面的色彩构成,组成波形较低部分的应该是那一堆土堆,常识判断应该为很暗的棕色,为了较好的对比度,我们修正曲线红色和绿色通道的左下角。之后通过控制红、绿、蓝曲线较暗部的点来修正暗部的颜色,调整之后发现曝光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修正。这时我们着手处理过曝的天空。在波形上来看,红、绿、蓝通道在顶部都发生了堆积,蓝色通道最多,而这也是导致天空没有层次的原因。我们首先在主曲线上压低高光的对比,然后在组成天空的红色通道(主要是青色)单独加大对比突出细节,并稍微控制好另两个通道来搭配一个舒服的色彩,这样天空部分云彩的层次就被处理出来。

观察这时的波形发现现在变得较为饱满。可能很多人看到了很多波形上的很多横纹,这是因为RGB图像本身是8位的,曲线也是8位的,那么只要使用曲线这个工具调整,因为映射的原因,就会导致输出的时候会有色阶丢失的情况。只有当使用比如RED R3D或者是类似的10BIT采样甚至更好的数据时候,使用8位的RGB曲线才可以保证色阶。这也是为什么后期不是万能的,更多时候我们尽量要在前期控制好画面,才能有很好的最终效果。

在我看来,一个比较好的标准是图像有让人愉悦的色彩,在明暗处有良好的细节,层次丰富细腻,同时在展现的主体部分突出,主题明确,那么这就是成功的校色。

最后,使用曲线校色更多是依靠熟能生巧的,光纸上谈兵是不够的,多多练习才是提高的唯一途径。

上一篇:激发原创 拓展可能 下一篇:小试牛刀拍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