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远房叔祖”

时间:2022-06-18 10:55:31

《阿长与〈山海经〉》是人教版语文八(上)第二单元的一篇散文,出自鲁迅的《朝花夕拾》,写的是鲁迅对儿时保姆阿长的回忆。主要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表达了对阿长的怀念和感激。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但是心地善良,对孩子倾注了一片心血。

经过一个课时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整体把握了课文的内容、理清了感情线索、体会了欲扬先抑的写法。我准备利用第二课时,安排学生研读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的部分,深入体会“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及其鲁迅对她的深厚感情。

在备课中我发现,课文在买《山海经》的部分时,提到了“远房叔祖”,并用了许多文字介绍了“远房叔祖”的一些情况。教参中对“远房叔祖”并没有多解释,只是说写远房叔祖为的是写“我”最初是怎么会渴慕《山海经》的。我觉得“远房叔祖”这个人物对于“阿长”这个人物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于是我在课堂上安排了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写“叔祖”的作用。

案例描述:

师:课文第19、20自然段中提到了鲁迅的一个“远房叔祖”,说说你对这个“叔祖”的看法吧?

生:他胖、和蔼、爱种花木。

师:好的。课文中有明确的介绍。

生:他是一个秀才。

师:你看得很仔细。课下注释里有个补充介绍。

生:他是个“寂寞者” ,“很爱和孩子来往”。

师:你按照课文里面的介绍说的,是正确的。可是老师有个问题,你能给大家说说为什么叔祖是个“寂寞者”?

生:因为他的妻子与他不是同路人。他的妻子不爱护他的花草,将晒衣服的竹竿压在朱兰的枝条上,还且还说脏话、骂人。

师:看来平日他与妻子是无话可说的。老师还有一个疑问:他爱孩子吗?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他是爱孩子的。因为他“很爱和孩子们往来”,“称我们小友”,还给孩子们说书听。《山海经》这本书就是他给鲁迅说的。

师:其他同学也这样认为吗?(学生沉思)

师: 阿长费尽周折给鲁迅买来《山海经》,可是叔祖却疏懒地去给小鲁迅找《山海经》,大家怎么看?谁更爱孩子?

生:阿长更爱孩子。(一起回答)

生:阿长是正真地爱孩子。

师:叔祖“很爱和孩子们来往”,并等于他很爱孩子。他和孩子们来往的目的是什么?

生:他是个寂寞者。和孩子来往只是排遣寂寞,打发时光。

师:这才是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

师:课文中写“远房叔祖”的作用是什么?(许多同学举手)

师:在同学回答问题之前,我们根据课文,先来填写一个表格(投影出来)

生:(填表格)(明确答案)

长妈妈 叔祖文化水平 (不识字) (是个秀才、学者)身份 (“我”的保姆) (“我”的亲戚)对待孩子

的态度 (真心热爱)(告假回家、主动自费买书) (和孩子来往排遣寂寞)(是很疏懒的)师:现在我们来说说课文中为何来写“远房叔祖”吧。

生:是对“阿长”的对比衬托,突出阿长是真正的爱孩子。

师:对的。这是这篇课文除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之外使用的又一个写法。

生:写叔祖还是为了引出《山海经》这本书。

师:是的。

生:这篇文章出自《朝花夕拾》,是回忆性的散文,应该有鲁迅对叔祖的怀念吧,毕竟叔祖是个秀才,爱和孩子们往来,多多少少给了孩子们一些影响,毕竟鲁迅的第一本“宝书”《山海经》是从叔祖那里得知的。

生:……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有道理。看来我们在以后的阅读中,如果大家看书更加细致些,多问为什么,认真思考,那么大家一定会把文章读得更加透彻的。

案例反思

这节课上,学生表现十分踊跃——他们积极地看课文,积极地思考,积极地参与回答;下课后,我也十分兴奋,感觉到了这节课上我的引导让学生们小有收获。反思这节课,我对今后的教学更有信心了。

1教师的独立备课要细致深入,要有自己独特的发现

教参只是个“参考”而已,是一帮研究教材的人的“一家之言”,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教学的大体方向、主要重难点等,不能过分依赖教参。切忌自己没有吃透教材,就看教参。教师在看教参之前,自己先读懂文本,根据学情预设一下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哪些内容不需要老师教,学生自己就明白;哪些内容学生不理解,需要教师讲解;哪些内容学生容易忽略,需要教师引导发现;哪些内容学生的理解会有争议,需要教师组织讨论明确……。

比如: 《阿长与〈山海经〉》使用了“欲扬先抑”写法,这个写法在七年级的《蝉》里面讲过,学生比较熟悉,这个写法在第一课时就可以一提而过;对于写“远房叔祖”的作用,虽然教参中没有重点提及,“对比衬托”的写法也没有提及,但这个人物确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就一定会有这个发现。)通过课堂实际授课,发现研讨“叔祖”这个人物,加深了学生对阿长的理解。

2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它是整个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例如:本课的学习,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远房叔祖爱孩子吗?”“爱”或者“不爱”,都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去分析回答。这就“逼迫”学生去看课文,深入思考。最后达到了比较好的学习效果。如果每节课都设计问题进行思维训练,那么学生就会养成主动思维的好习惯,不仅能看懂文章,而且看人更准、看事更明。

课堂上的学习,一定要以学生的“学”为主。在平日授课时,我们有时受课时安排限制,课堂上没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研读、去讨论,就匆匆就把课“讲”完了。没有学生的充分的“思考”,学生能否学扎实?这样的课堂效率能有多高呢?我的看法是一篇课文的知识点不必讲全。叶圣陶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既然这样,这个知识点在另外一篇文章的学习中也可以讲,为何非要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讲的?我们现在的教材编排是分单元的,同一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大体一致的。比如: 《阿长与〈山海经〉》是八上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有5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本单元的总要求就是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的“爱”,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这个总学习目标,我们可以在每篇课文的学习中分别有重点的达成,不必在每堂课都达成一遍。(每节课都重点学习,会造成重点过多、重点不突出、重点学习时间太紧张,学生掌握不扎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深入钻研教材,创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有兴趣的学习,有收获的学习!

上一篇:浅谈导游素质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下一篇:对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