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18 09:48:35

提问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新的教材开始使用,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怎样才能够在课堂上既使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又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就如何提问,提问的方法、形式以及提问的原因这几方面进行叙述和讨论。二期“课改”要求学生探究性地学习知识,有些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某一范围内,不能很好地拓展开来,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自己动手研究,通过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

关键词:教学方法;提问;启发式教育;研究性学习

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中学物理学习阶段重要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从提问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来阐述启发式教育的重要性。

一、从教学内容出发,逐步提高学生素质

教学的大环境在改变,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来适应这样的环境。从启发式教育的角度来说,物理这门课程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要求学生多动脑筋。先分析学生的特点,学生在此阶段都处于大脑发育阶段和智力飞速发展的阶段,思维比较活跃,上课容易出现小动作,爱说小话等现象。有一小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遵守课堂纪律。对于这种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讨论、小实验等多种形式来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自己动脑筋动笔学习会比教师讲解和灌输记得更牢、更清楚。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物理》这一门课程,它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既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做完实验以后,要求学生动脑筋思考,自己分析得出实验结论。让学生动脑筋思考时,教师应多留思维空间给学生,不要急于告诉答案,有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展开一项项合理的分析。

例如,在讲第三章《力》第四节《重力》这一节时,首先,由“牛顿被落下的苹果砸中头后受到启发,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小故事引入新课,让学生知道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引起的,

教师提问:“既然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引起的,那么重力的方向是怎么样的呢?”

这时,有的学生就回答:“是指向地心的。”教师可以请学生到黑板前来画出重力的示意图,教师再进一步地分析,在黑板上做地球的水平切面,让学生知道重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水平面且指向地心的,最后小结刚才学生的回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接着再分析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师先通过做实验得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结论,且比值是定值,是9.8,由于力的单位是牛顿,质量的单位是千克,所以比值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牛顿/千克。”

老师:这个值在物理学中用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怎样呢?”

学生回答:成正比例的关系。可以写成“G=km”的形式

老师:我们用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g=9.8牛顿/千克,由重力和质量成正比的结论,你们可以写出一个什么式子?

学生可以根据数学中正比例关系,联系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可以写出这样一个公式“G/m=g”

那么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式就可以写成G=mg或G=gm。

这个分析过程也要多让学生思考,有些学生想不起来,教师要有耐心,多提示和引导,这样学生才有兴趣。

二、从教师提问的方式上来看:教师提问要讲究方法和形式

在形式方面,首先,提的问题要联贯,强调连贯性,物理学科知识点是连贯的,物理学科的内在逻辑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逻辑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思维要连贯,从而培养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思维的连贯性。其次,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深度、广度,不能提让学生一下子回答出来的问题,反之,也不能让学生听了半天也不知什么意思,一脸茫然。再次,提出的问题要与实际紧密相连,现在,新一期课程改革的内容强调STS(即科学、技术、社会),要求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紧密相连。也就是说学生要把学的东西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联系起来以后,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物理知识。

在方法上,针对不同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例如,在教学第二章《电的初步知识》的第七节“电路的连接方法”时,由于电路的连接方法包括串联和并联,因此首先提问:“在手电筒电路中,有一个小灯泡,要想再接一个小灯泡,并且使两个灯泡都能发光,应该怎样连接呢?”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来。

学生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除了部分学生预习了以后可以回答上来,其他学生不一定能想出“串联”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即使出错也没有关系,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除了将两个小灯泡串联起来的连接方法,还有其他的什么方法可以将两个小灯泡连接起来,并且一个电键能同时控制两个小灯泡?”

学生思考,也可以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到黑板上来作图,通过作图了解学生的不同想法。

学生:“并联。”并联的连接方法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想出来的,有的学生预习后,可以知道,有的学生没有预习,通过思考,也可想出来。

在上课的过程中,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通过做实验的方法,启发学生。教师在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上要多下工夫。

三、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来看:教师提问要有方法和技巧

学生的想象力不是不丰富,思维也不是不活跃,而是他们思维的重点和关键抓不住,没有头绪,上课时喜欢表现自己。作为教师,上课时,注意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思维,联系所学的知识向广度和深度(一定范围内)发展想象空间,将各个知识点串接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使之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可以先将书从“薄”学到“厚”,从一个知识点拓展联系到许多其他知识点,由点到线,再到面,再从“厚”学到“薄”,将所有的内容概括浓缩为一个知识纲要。总的来说,教师在上课时注意组织好自己的语言,使学生能听懂,理解得透彻、清楚,而且语言又简练,不嗦。学生喜欢一个语言简练,重点突出,讲课清楚明白,举止大方的老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起了主导、启发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非常重要,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仍然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不应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应因人施教,量力而行。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我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连贯性、系统性。上科版教材内容的分布顺序是按照学生的思维发展顺序编排的,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它不是把某一知识点一下子讲得很透彻,而是根据学生的情况逐步提高要求。

教师通过不断的提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按照什么样的思路运用哪些知识来解决问题,同时提问可以拓展思维,从横向和纵向联系到各个方面,不让思维局限在某一处。提问的原则是,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言,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及时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从提高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来看:提问是有必要的

现在新的一期“课改”要求学生探究性地学习知识,有些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某一范围内,不能很好地拓展开来,在物理这门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动手研究,自己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我曾经在梅山高级中学听过一节探索性研究课(牛顿第二定律),觉得要想把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到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去,教师要在课后多下工夫,备好课,做好准备,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多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能力,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并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经过多次的锻炼,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这样学生在实际应用中领悟了研究方法,并通过自己分析进而掌握这种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总之,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法,采取不同的措施,因人施教,通过不同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潜力,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和动脑,使他们初步掌握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开发学生的智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真正做到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以上是我在初二物理的教学岗位上见习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的几点体会,现动手小结一下,以与大家共享。

(作者单位 江苏南京上海梅山一中)

上一篇:班主任要做学困生的学校妈妈 下一篇:基于网络化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