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荣耀上帝而写作

时间:2022-06-18 08:16:29

为了荣耀上帝而写作

写诗仅仅源 于生命的需要

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开始写诗至今。写第一首诗时应该是在15岁,刚刚升入高中二年级。那是一首应景诗,发表在市级报纸上,得了5块钱稿费,那时候冰糕5分钱一支,于是我吃了一个月冰糕,当时突然觉得稿费的魅力如此之大。

当然真正走上写作之路是在上大学以后,从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始,我基本上可以凭稿费养活自己,不必向父母要钱了。

诗歌带给我的收获很多。从根本上来讲,我写诗仅仅是源于生命的需要,它使我从自身内部产生一种力量,以抵挡粗陋的外部世界。当然诗歌不是核武器,诗歌产生的这种力量是有限的,对于我来说只能是一小部分。

当今诗坛纷乱,写诗也不免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但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有写作的权利,即使是钱钟书先生讽刺的那种“拿热情当才能”的写作者,也拥有写作的权利。

诗歌写作本身的乐趣之一和作用之一就是使精神超越世俗,如果把写作完全世俗化了,那么写作的乐趣和作用又何在?我曾经被美国哲学家问及“你为什么写诗?”结果我的一大堆自以为合情合理的回答都不过关,最后,对方告诉了我一个他们自己的答案:荣耀上帝。

没错,这不是唯一的答案,但这是最好的答案:为更遥远更高处而写作。才华不是你自己的,是上帝赋予你的。我认同基督教:万有都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愿荣耀都归给他,直到永远,阿门。

我的性情更接近诗歌

原《人民文学》主编韩作荣曾说“真正的诗人是具有开创性的,可以开启一代诗风”。在所有文体中,诗歌的文体性质决定了它一定是冲锋陷阵者,真正的诗人也一定具有先驱者的特点。上世纪最早开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就是诗歌,之后小说和散文才得以发展。

从语言本身来讲,诗歌不仅能维护汉语言的典雅,更可以使其不断保持活力,与市井语言、商业语言、网络语言等相抗衡,不至在日常使用中磨损而失去光泽。可使黯淡的词语焕发生机,可使一个人对自身内外的世界保持敏锐的感受。

有相当长时期,我往往分别用诗歌、散文、小说来把同一事物各写上一遍,这样全方位地满足写作。所以我对诗歌一直很愧疚,对它实在不够忠贞。从2009年开始,我决定以写诗为主了。

在我看来,“小说或者散文更像是离家出走,而诗歌却像籍贯和出生地”。我的性情更接近诗。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结或倾向更严重了。如果不是虚构得极好,还不如去写实,如果仅仅是美文而无思想筋骨,散文随笔也可以不必写太多。

我个人把写作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定位成:若即若离。好像每一个中国诗人在无形中都面临着这样一种选择:你是准备做李白型的诗人,还是准备做杜甫型的诗人?其实完全不必将他俩对立起来,非此即彼,不必将个人写作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弄得那么重大那么纠结。

嘉宾戴小栋

上一篇:她是一簇精神火焰 下一篇:抛开“设计”,享受别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