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后张法无黏结预应力施工技术

时间:2022-06-18 05:12:14

浅析后张法无黏结预应力施工技术

【摘 要】后张法无黏结施工技术无需预留管道与灌浆,而是将无黏结预应力筋同普通钢筋一样的铺设,在结构模板设计的位置上,然后浇筑混凝土进行养护,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张拉预应力筋并用锚具进行锚固,最后进行封锚。由于其具有施工简便、工期短、造价低、便于更换预应力筋、预应力筋可单独防腐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本文阐述后张法无黏结预应力施工技术分析。

【关键字】混凝土浇筑;后张法;预应力

一、后张法无黏结预应力施工技术的优点

1、在施工的过程中提供了使用灵活的空间,为发展大跨度、大柱网、大开间的楼盖体系发展创造了条件。

2、在高层或者超高层楼盖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采用后张法无黏结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保证净空间的条件下显著的降低层高,从而降低总建筑的高度,节省材料和造价。

3、在多层大面积楼盖施工中,采用后张法无黏结预应力施工技术,能够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和刚度,简化梁板施工的工艺,加快施工速度,降低建筑造价。

4、无黏结筋可曲线配置,其形状与外荷载弯矩图相适应,可充分的发挥其预应力筋的强度。

5、设备管道及其电气管线在楼板下通行无阻,减少了建筑结构和设备的布局矛盾。

6、无黏结筋的成型采用基础成型工艺,产品质量稳定,摩阻损失小,便于工程化生产、

二、施工工艺及其主要工序

后张法无黏结预应力施工工序主要工艺流程是:施工准备、无粘结预应力筋下料与组装、无黏结预应力筋铺放、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无黏结筋张拉、锚具封闭。

1、无黏结预应力筋下料与组装

应当逐根的对无黏结筋护套进行外观检查,对轻微破损处均需要用胶带进行缠绕维修,缠绕的过程中需要搭接一半,缠绕层不能少于2层,缠绕的长度应当超过破损处的30mm,无黏结预应力筋下料的过程中下料长度应当综合考虑其弯率、锚固段保护层厚度、张拉伸长值以及混凝土压缩变形等因素,并应当根据不同的张拉方法和锚固形式预留张拉长度。

2、工艺原理

无粘结预应力筋在施工过程中不需要留孔、穿束、灌浆等,而是把预先组装好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和锚头按设计要求铺放在模板内,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之后,利用预应力筋与其周围混凝土不黏结、可在结构内滑动的特性,进行张拉锚固,借助端头锚具对结构产生预压应力。

3、无黏结预应力筋的铺放

在铺放的过程中,应当仔细检查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规格尺寸,端部模板预留孔编号及其端部配件,无黏结预应力筋的铺放应当按照设计图纸的规定进行,铺设的时候其要求有

3.1、无黏结预应力筋的铺放分为单向配置和双向配置两种,铺放无粘结预应力筋之前需要预设铁马凳支撑,以控制无黏结筋的设计曲线尺寸。

3.2、对于双曲线配置的无黏结预应力筋出去考虑到以上的要求之外还要注意铺放的顺序,应当对每一个纵横无黏结预应力筋的交叉点相应的连个标高进行比较,若一个方向某一金的个点标高均低于其他橡胶的各筋相应的标高,则此筋可以先铺放,标高较高的地方紧随其后,应避免两个方向的无黏结预应力筋相互穿插铺放。

3.3、要尽量的避免铺设的各种管线将无黏结预应力筋的标高太高或者降低。

3.4、铺设双向筋的过程中无黏结预应力筋的时候,应当按照先铺设标高的高低钢丝束,应在铺设标高较高的钢丝束,以免两个方向的钢丝束相互穿插。无黏结预应力筋应当在绑扎完成之后进行铺放。

三、对材料的要求

1.无粘结预应力筋

1.1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涂料层采用专用防腐油脂,其塑料外套宜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护套厚度应均匀,不得过紧、过松或破损。

1.2无粘结预应力筋所用钢绞线不应有死弯,如有死弯时必须切断。

2.锚固体系

预应力锚具是预应力混凝土梁成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应力筋由于一般采用镦头锚固。镦头锚具由锚杯、锚圈和冷镦头三部分组成。将预应力筋穿过锚杯的蜂窝眼后,用专门的镦头机将钢筋端头镦粗,将镦粗头的预应力筋直接锚固在锚杯上,待千斤顶拉杆旋入锚杯内螺纹后即可进行张拉,当锚杯带动钢筋伸长到设计值时,将锚圈沿锚杯外的螺纹旋紧,顶在构件表面,锚圈通过支撑垫板将预压力传到混凝土上。

镦头锚固锚头部位的外径比较大,因此,预应力筋两端应在构件上预留有一定长度的孔道,其直径略大于锚具的外径。预应力筋张拉锚固之后,其端部便留下孔道,并且该部分钢筋没有涂层,为此应加以处理保护预应力筋。

目前常采用两种方法进行锚头端部处理:第一种方法系在孔道中注入油脂并加以封闭。第二种方法系在两端留设的孔道内注入环氧树脂水泥砂浆,其抗压强度不低于35MPa。灌浆同时将锚头封闭,防止预应力筋锈蚀,同时也起一定的锚固作用。预留孔道中注入油脂或环氧树脂水泥砂浆后,用C50级细石混凝土封闭锚头部位。

四、混凝土浇筑及其养护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混凝土浇筑及其养护应当注意一下几点

1、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检查无黏结筋的束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张拉端和固定端安装的是够符合工艺要求,若是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技术的进行调整和绑扎牢固。

2、在无黏结筋的铺放组装完成只有后,应当进行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当确认合格之后方可以浇筑混凝土。

3、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严谨踩踏或者用振捣棒冲击无黏结筋,应当确保无黏结筋的束形和锚具位置不发生移动、

4、混凝土振捣密实,必须要保证张拉端和固定端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严格的进行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成型之后,若是发现有裂缝或者空鼓现象,必须在无黏结筋张拉之前进行修补。

五、无黏结预应力筋束张拉

1、张拉伸长值的测量

无黏结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是在初应力为张拉控制应力的10%左右的时候开始测量,分级记录的过程、。

2、施加预应力的时候混凝土强度

预应力钢筋锚具下的混凝土受到很大的计划总理,因此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的过程中要是加预应力,除了满足承载力和裂缝控制的技术要求之外,还需要做施工阶段的验算,构建在施工的时候加预应力,也要求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为了减少收缩的变换损失,也是不宜在混凝土强度还很低的时候施加预应力。

3、张拉工艺

曲线预应力筋张拉所建立的预应力值能否满足设计者的要求,主要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值、孔道摩擦系数的大小及其曲线束弯曲指的大小因素有关,是可以通过计算确定的。

六、结束语

正确的的检验、敷设、张拉无粘结预应力筋,合理的设置锚具,是当前后张法无黏结预应力施工技术的有效控制措施和施工手段,更是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关键手段和措施。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技术在解决工民建中混凝土梁结构方面极具优势,加快了施工进度,从而在节约工程施工成本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框架结构节点处及砌块裂缝的防治 下一篇:浅谈砌石施工技术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