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应用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06-18 03:41:44

妇产科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应用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临床对常规护理组主要实施常规护理,对优质护理组主要实施优质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优质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97.0%,基础护理落实率为92.5%,而常规护理组满意度为80.0%,基础护理落实率为70.0%,通过比较可以得知,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基础护理落实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妇产科;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185-02

引言: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在临床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有着重要作用。我院在妇产科中开展优质护理,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实践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每组4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年龄在22~68岁之间,平均年龄(36.7±2.1)岁,优质护理组患者年龄在21~67岁之间,平均年龄(38.1±2.6)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临床给予常规护理组患者主要实施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其主要护理方法为:(1)提高护士专业素质以及思想素质:每天通过晨会,随机抽取护士,回答相关专科护理疾病知识,与所有护士进行护理查房以及疑难护理病例进行探讨,不断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要求护士保持良好的情绪,认识到自身心情舒畅对患者病情的重要性。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气质,提高自身思想素质;(2)营造人性化环境:为了使患者感受到家的温馨,对病区进行人性化的改造,营造人性化的环境。将病区分为单人间、双人间以及三人间等;各个病房中的空调、饮水机、卫生间以及电视上都张贴出温馨提示标语。每张床头都设置有中心供氧、呼叫器以及中心吸引装置;(3)加强健康宣教:制定图文并茂的患者版专科书宣传手册,并在图书宣传手册中建立各种标识,通过这些标识积极引导患者,从而使患者能够争取掌握肢体、语言、吞咽等功能锻炼规范以及饮食等相关知识,促进患者自我护理;(4)改变排班模式:①实行责任包干、分床到护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每一名护士分管患者少于8个,完成分管患者的各种给药以及治疗,病情观察记录、基础护理等。病区根据护理人力资源情况选择1-2位责任心强、护理水平高以及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师或主管护师为组长,负责指导低年资护士工作及病区的护理质量监控。②建立弹性排班制,采用APN排班模式,减少交接班的次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每班各组均有24小时主管护士值班,为患者提供连续。③进行交接班时,护理人员必须面带微笑到患者床头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中班以及夜班除外;(5)注重培训、考核:注重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帮助大家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并制定详细的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定期对所有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然后根据实际得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医院还可以将评估结果与护理人员的工资、绩效奖金等挂钩,从而有效的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热情,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另外,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护士的服务质量,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制定量化考核方案,考核方案主要包括:夜班天数、管理重病人数、上班天数以及患者满意度等,对每一个项目进行评分,实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

1.3评价标准

根据本院工作自行制定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病房环境、护理人员服务情况、健康教育、人文关怀等,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总分≥97分者为非常满意,80~96分者较为满意,60~79分者一般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基础护理落实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指标比较

3 讨论

由于妇产科临床患者具有较多的疾病种类、较复杂的病情及较快的病情变化速度,因此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多数临床实践证明,临床优质护理对构建优质妇产科医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护患纠纷,使医疗安全得到了切实的保证[2];在将人性化的服务提供给患者的同时,促进了妇产科医疗服务质量的显著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大幅提升,从而显著提升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3]。在本次研究中,优质护理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其住院时间、满意度及基础护理落实率均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朱红艳,赵佳佳.妇产科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实施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1):43-44.

[2]包丽耘.优质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浅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31):107-108.

[3] 郑循香.人性化护理在妇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18):56-57.

上一篇: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的护理分析 下一篇: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