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筑景观整治工作规则

时间:2022-06-18 03:41:34

公路建筑景观整治工作规则

一、总则

1、为了规范我区农村公路沿线两侧整治活动的内容、标准和技术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省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技术导则。

2、本技术导则配合《区公路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实施方案》使用,建筑景观整治范围为《方案》确定的公路两侧的建筑和环境设施,以城镇中心区和主干道沿线两侧为整治重点。

3、公路沿线两侧建筑景观整治根据建筑风格、结构类型、建造年代等具体情况加以分类,确定外观整治方案。

(1)保留:目前质量尚好,门窗墙面均未破坏的予以保留。采取清洗、粉刷、去污除垢整治措施,使立面整治一新。

(2)整治:对立面有一定破损、受广告牌等其它构筑物遮挡、使用不当的建筑立面进行整治改造。除采用清洗、粉刷拆除广告牌等措施外,对立面统一改造、翻新。

(3)拆除:对公路沿线两侧的违法建筑和构筑物、乱搭乱建设施进行彻底拆除。

4、公路沿线两侧建筑各个立面的外观改造应结合屋顶、墙身、基座一并实施,保证建筑外观的整体性。

5、公路沿线两侧建筑景观整治除执行本技术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我省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二、公路沿线两侧建筑景观整治基本原则

1、整体协调原则

公路沿线两侧建筑景观整治应符合村庄规划,与周边建筑、街道、区域景观相协调,形成优美、和谐、舒适的空间环境;重要建筑景观整治应先做专项设计,后整治改造。

2、公众参与原则

既有建筑外观改造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改造方案应有业主参与。

3、美观、安全、经济原则

既有建筑的外观整治方案应充分体现建筑风貌,做到结构安全、经济适用。

三、公路沿线两侧建筑景观整治的内容及技术要求

(一)屋顶改造

1、屋顶应根据城镇整体规划、村庄建筑风格等相关因素确定屋顶的改造,对在原建筑屋顶上搭建的各类附属设施进行拆除。

2、屋顶改造应结合具体情况,采用多种形式,可进行屋顶平改坡改造并应做重点处理,达到美观的效果。

3、住宅建筑屋顶做到女儿墙完整、无掉瓷缺失,无乱搭乱建,无广告牌等设施,无杂物堆积。

4、公共建筑采用坡屋顶形式改造时,应注重建筑的整体比例并有专业设计,平屋顶的整治突出修缮、清除杂物和清洗的重点,达到整洁、靓丽、美观。

5、公共建筑屋顶改造应保证原建筑的基本功能完整。保留平屋顶改造的建筑,可通过加层、增设构架、加大檐口比例等手法重点处理顶部,以增加建筑艺术品味,达到美观的效果。

(二)建筑墙身整治

1、建筑墙身立面装饰整治,应体现不同风格的住宅建筑特点。

2、对贴瓷外墙面进行清洗、补瓷,清理各类野广告、乱涂乱画、乱搭乱挂物品。对无瓷墙面统一进行刷新。刷新外墙色彩应浑厚凝重,以白、灰为主。不宜在外墙面涂刷标语、制作广告等。

3、应统一设计标识、牌匾、灯箱、空调机等室外设施的位置,保证居住景观的整体效果,在外墙的各种管道及设备均应包装处理。

(1)室外空调机

自由放置的空调机应统一位置安装,有条件的机罩采用护栏或格栅,尺寸应实用,造型、材质与色彩应与建筑整体风格相协调。

(2)外墙管道

雨水管、冷凝水管等墙身管道清洗刷新,色彩和墙面协调一致。

(3)墙身有缺损的部位补齐,并重新进行清洗或粉刷。

4、阳台与窗口部位整治

(1)阳台的墙身、门窗应与建筑协调一致,开敞阳台和窗户外禁止设置晾衣架、杂物柜等设施。

(2)封闭阳台应不得在阳台栏板立面上设置支撑,封闭阳台不得擅自改造凸出阳台栏板。防盗栏栅必须采用不锈钢、铝合金或其它不生锈坚固材料制作。封闭形式要便于发生火灾或其它突发事件时人员的自救。

5、厂房、办公楼、市场等公共建筑,应做重点改造,选用标准较高的建筑材料、彰显个性,使之成为村庄的亮点。

6、墙身的处理应与屋顶相协调。

(三)建筑基座改造

1、公路沿线两侧商用建筑不得搭设任何形式的顶盖、围栏。

2、基座应兼顾住宅建筑的特点、装修宜采用天然质感的石材、高级面砖、金属等材料。

3、入口需安装防盗门、窗的,应采用镂空横杆钢制卷帘门、窗,式样应当一致,色彩应与周围建筑相协调,防盗门、窗采用嵌入式的,不得凸出墙面。

4、门头、牌匾、招牌

(1)门头、牌匾设置原则上实行“一店一牌”制,门头、牌匾的式样、规格、色调应与建筑风格、使用功能相协调,布局合理、造型美观、整齐划一;同一建筑物有多个商家的,门头、牌匾应统一进行规范。

(2)门头、牌匾应设置在建筑物门楣或檐口一下(建筑物二层窗台线一下),宽度不超出该店铺两侧墙面。

(3)牌匾、招牌,用字标准规范、标识准确,牌匾材料宜选用不锈钢、铝板彩钢扣板等亚光环保材料。

(4)清除各类粘贴、喷涂小广告及乱贴乱画。

5、底层空调

公路沿线建筑物底层安装的空调外机及托架不得占用道路,空调应隐蔽装饰或采用防锈材料的装饰网罩,不得,其外观须与建筑物主体相协调;安装高度应统一。

6、办公建筑应体现稳重、严谨、高效、亲民的特点。通过比例、材料体现稳重;通过韵律和堆成体现严谨;通过尺度、色彩、形式体现高效、亲民。

7、金融、保险、酒店等公共建筑应体现公众服务和城市窗口的特点,文化、交通、教育、体育等建筑应符合各自的内涵。

8、主出口应对门柱、雨篷做重点处理,并与基座和主体建筑相协调,门牌、单位标识应按规定统一设置。

9、台阶及其侧面挡墙、花池的面层材料及色彩应与其主体相匹配,台阶面应有防滑措施。

(四)建筑色彩

1、既有建筑外观改造的色彩应把握好主体色、辅助色、点缀色三个要素的关系,分清主次关系,隔离搭配。

2、既有建筑外观整治的色彩应在协调中强调多元性,通过不同的色彩组合与搭配,达到建筑色彩的统一与变化。

3、住宅建筑应采用简洁,安定的色彩体系,大体量的多层住宅建筑的色调要和谐、明朗。

4、公共建筑的色彩应以人性化和公众性为核心,体现公众的文化趋势和审美情趣,避免杂乱无序,色调刺激的建筑色彩。

(五)安全、节能、环保、经济

1、公路沿线两侧单位及公共建筑的围墙,应全部改造成透视围墙,并对院内可视范围进行美化和绿化。

2、公路沿线建筑施工工地设置临时围墙,应按照有关规定经区住建局审批,否则不得开工建设。

3、既有建筑外观改造必须保证其安全性,应依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和验收,坡屋顶改造和墙身改动量较大的工程应进行结构计算,没有抗震设防的既有建筑应结合外观改造进行抗震设计和加固。

4、既有建筑外观改造应满足防水、防火、抗风、防雷和隔热的要求。

5、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既有建筑的屋顶、墙身、门窗改造时,与节能改造相结合。

四、公路两侧集镇、市场、新农村规划建议

1、集镇、市场、新农村规划应在公路两侧150米范围外合理规划建设,集市、农贸市场规划为全封闭式集体管理。

2、各镇办将集镇、市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方案报区住建局,区住建局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

3、各镇办作为集镇、市场、新农村规划实施主体,区新农办负责综合协调工作,区住建局做好技术指导工作。

上一篇:开展局工程建设实施意见 下一篇:加强建筑工地防火安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