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县小龙爪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2-06-18 03:31:23

林口县小龙爪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可行性分析

摘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定,结合林口县实际情况,分析了小龙爪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可行性,采用适宜的方法划定了保护区,为加强饮用水源地监管和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水源、保护饮用水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水源地;保护区划;可行性

收稿日期:20120320

作者简介:郭伟筠(1976—),女,黑龙江林口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工作。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19402

1引言

林口县总人口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万人,非农业人口14万人,县政府坐落在林口镇,镇内人口901万人。建城区面积22.04 km2。小龙爪水库地处林口县城区西南部,坝址位于小龙爪沟下游的小龙爪村上950m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30°07′47″,北纬45°10′27″。小龙爪水库供应林口镇及古城镇用水,坝上取水。该水库距离林口县城20㎞。通过径流和洪水调节,小龙爪水库最大总库容1 304万m3,总流域面积84km2。

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防止水源地附近人类活动直接污染;使主要污染物在向取点输移过程中,衰减到所期望的浓度水平;在正常情况下保证取水水质达到规定要求;一旦出现污染水源突况,有采取紧急补救措施的时间和缓冲地带。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和保护服务,为相关部门合理开发和利用饮用水源,保障饮用水环境质量提供依据,从而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保护区划分的依据和方法

2.1保护区划分依据

根据林口县城市饮用水源地环境特征和水源地的重要性,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不在二级保护区范围外设置准保护区。

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常用的方法,即经验类比法和水质模型法。水质模型法是利用水质数学模型,应用流体力学的原理,以及水中污染物质的质量守恒,建立污染物质在水体中的迁移扩散方程,研究污染物质在水体中的稀释、扩散、迁移、转化规律,对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对流扩散及沿程降解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情况,根据空间分布情况,分析各级保护区内水质达标情况;经验法划分是根据前人的工作经验和国家规定的水源地划分原则,直接给定保护区范围的一种方法。

2.2划分保护区的方法

林口县饮用水水源地为小龙爪水库,总库容为1 304万m3,狭长分布,参照表1,该水库类型为中型,本技术报告采用湖库型饮用水源地划分方法。

表1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分类

水源地类型小型,V<0.1亿m3水库中型,0.1亿m3≤V<1亿m3大型,V≥1亿m3湖泊小型,S<100km2

大中型,S≥100km2

注:V为水库总库容;S为水面面积

2.2.1一级保护区

(1)水域范围。小型水库和单一供水功能的湖泊、水库应将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划为一级保护区;大中型湖泊、水库采用模型分析计算方法确定一级保护区范围。当大、中型水库和湖泊的部分水域面积划定为一级保护区时,应对水域进行水动力(流动、扩散)特征和水质状况的分析、二维水质模型模拟计算,确定水源保护区水域面积,即一级保护区范围内主要污染物浓度满足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的要求。

一级保护区范围不得小于卫生部门规定的饮用水源卫生防护范围。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采用类比经验方法确定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同时开展跟踪验证监测。若发现划分结果不合理,应及时予以调整。小型湖泊、中型水库水域范围为取水口半径300m范围内的区域;大型水库为取水口半径500m范围内的区域;大中型湖泊为取水口半径500m范围内的区域。

(2)陆域范围。湖泊、水库沿岸陆域一级保护区范围,以确保水源保护区水域水质为目标,采用以下分析比较确定。小型湖泊、中小型水库为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m范围内的陆域,或一定高程线以下的陆域,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范围;大型水库为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m范围内的陆域;大中型湖泊为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m范围内的陆域;一级保护区陆域沿岸纵深范围不得小于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范围。

2.2.2二级保护区

(1)水域范围。通过模型分析计算方法,确定二级保护区范围。二级保护区边界至一级保护区的径向距离大于所选定的主要污染物或水质指标从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浓度水平削减到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浓度所需的距离。

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采用类比经验方法确定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同时开展跟踪验证监测,若发现划分结果不合理,应及时予以调整。

小型湖泊、中小型水库一级保护区边界外的水域面积设定为二级保护区;大型水库以一级保护区外径向距离不小于2 000m区域为二级保护区水域面积,但不超过睡水面范围;大中型湖泊一级保护区外径向距离不小于2 000m区域为二级保护区水域面积,但不超过水面范围。

(2)陆域范围。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确定,应依据流域内主要环境问题,结合地形条件分析确定。

依据环境问题分析法,当面污染源为主要污染源时,二级保护区陆域沿岸纵深范围,主要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环境管理的需要,通过分析地形、植被、土地利用、森林开发、地面径流的集水汇流特征、集水域范围等确定。二级保护区陆域边界不超过相应的流域分水岭范围。当水源地水质受保护区附近点污染源影响严重时,应将污染源集中分布的区域划入二级保护区管理范围,以利于对这些污染源的有效控制。

依据地形条件分析法,小型水库可将上游整个流域(一级保护区陆域外区域)设定为二级保护区;小型湖泊和平原型中型水库的二级保护区范围是正常水位线以上(一级保护区以外),水平距离2 000m区域,山区型中型水库二级保护区的范围为水库周边山脊线以内(一级保护区以外)及入库河流上溯3 000m的汇水区域;大型水库可以划定一级保护区外不小于3 000m的区域为二级区范围;大中型湖泊可以划定一级保护区外不小于3 000m的区域为二级区范围。

2.2.3准保护区

按照湖库流域范围、污染源分布及对饮用水水源水质的影响程度,二级保护区以外的汇水区域可以设定为准保护区。

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经验法划分结果

3.1一级保护区

3.1.1水域范围

水源地取水口位于小龙爪水库拦河坝上,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的要求,小龙爪水库为中型水库,考虑到入库河流新龙爪沟在水库入口上游300m即是新龙爪村,且该村屯居民和养殖排放的污水、垃圾和粪便等直接排入水库,对小龙爪水库水质影响较大等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永久性的明显标志标示保护区界线,因此,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为小龙爪水库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

3.1.2陆域范围

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的要求,湖泊、水库沿岸陆域一级保护区范围,以确保水源保护区水域水质为目标,因此将小龙爪水库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m范围的陆域划为一级保护区。

3.2二级保护区

采用类比经验方法确定小龙爪水库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范围。

3.2.1水域范围

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的要求,将小龙爪水库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以外的全部水域划为二级保护区。

3.2.2陆域范围

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的要求,并结合小龙爪水库实际地形情况,山区型中型水库二级保护区的范围为水库周边山脊线以内(一级保护区以外)及入库河流上溯3 000m的汇水区域。充分利用永久性的明显标志标示保护区界线,将二级保护区陆域上边界选定为入库河流小龙爪沟上游4.5km处的跨河小桥;将水库上游新龙爪沟支流的整个流域划为二级保护区。

3.2.3准保护区

根据小龙爪水库的实际情况,可不设立准保护区。

4水源保护区监督与管理措施

4.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督措施

为监督水源地水质情况,保证水源地用水安全,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评价与公布方案》文件的规定,在小龙爪水库的小龙爪沟和新龙爪沟两个汇水口以及水库取水口处设置3个监测断面,每月对水质进行监测,特殊情况时进行加密监测,监测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基本项目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的补充项目,每月至少监测一次,监测结果上报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4.2水源保护区的管理措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林口县实际情况,依法进行监管。明确水源地保护区地理界线,保护引用水源,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监督管理,在保护区边界设置明显的界标。其内容主要有设围栏、立界碑、警示牌、界桩。

4.3水源地保护区污染治理工程

4.3.1一级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内搬迁现有养鱼池和原水库管委会,农田退耕还林,建设水源涵养林带。

4.3.2二级保护区

(1)搬迁措施。二级保护区内的新龙爪村距离水源地较近,且该村约1 880人的居民生活及养殖污水、粪便等直接随地表径流排入小龙爪水库,严重影响水源地水质安全。建议将新龙爪村全部居民采取整体搬迁、异地安置处理。

(2)生态建设。扩大沿岸绿色防护林,将河边农作物改种防护林,既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面源污染,还能防风、固沙、保护水土等,恢复水库周边生态系统。

(3)污控措施。建议二级保护区居民区生活污水建设防渗公厕,每家建卫生厕所一座,厕所与化粪池合建。居民区设立垃圾箱及转运站,送至水源地保护区外处置。对现有养殖户的牲畜圈进行卫生防护,圈舍底部做防渗处理,并防止雨水灌入,并在圈旁建一座储粪池,收集、贮存牲畜粪便。

上一篇:土壤有机质测定方法比对分析 下一篇:原子吸收法测定城市污泥重金属镉的不确定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