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中心机房建设与维护的探讨

时间:2022-06-18 02:23:10

对网络中心机房建设与维护的探讨

摘要:该文结合作者在网络中心机房工作的经验,分析了目前网络中心机房建设的几个主要问题,包括机房建设的特点、组成、选址、平面布局要考虑的因素等,深入探讨了怎样进行网络中心机房的建设与设计,最后对网络中心机房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作了一些说明,对网络中心机房的建设、维护与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网络中心机房;建设;维护;探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5-5863-03

随着信息化系统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网络机房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及到多种专业,比如: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子工艺、空气调节、电器技术等,它是为解决诸如温(湿)度、电磁场强度、供配电、洁净度等综合技术问题,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为电子计算机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运行环境。

1 网络中心机房建设概述

由于电子计算机的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计算机设备的集成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可靠性高、运行稳定的网络中心是各种信息系统不间断运行的必备条件。网络中心要求达到高可靠、稳定的运行需求,给机房的场地环境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下图为按网络中心机房建设标准设计的机房效果图(见图1) 。

图1 网络中心机房效果图

1.1 网络中心机房的使用要求

网络中心机房的使用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需求:(1)使计算机及网络设备能可靠、稳定的运行;(2)使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延长;(3)使管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得以保障,管理和维护更加方便;(4)个别特殊的业务要求。

1.2 网络中心机房建设的六个特点

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六个特点:(1)不间断运行;(2)可靠;(3)安全;(4)系统;(5)节能;(6)环保。

1.3 网络中心机房的组成

分为三个部分:主机房,支持区以及辅助房间。

1) 主机房:主要包括网络机房、服务器机房、存储机房、监控中心、网络接入间、调试区、备件库等。

2) 支持区:主要包括变配电室、空调机房、UPS室、动力站房、电池室、消防和安防控制室、消防设施用房等。

3) 辅助房间:主要包括机房管理人员的办公室、休息室和客户接待室以及盥洗室等。

2 网络中心机房选址和平面布局要考虑的因素

2.1 机房选址需考虑的因素

1) 新建的大型网络机房,最好采用独立建筑,主机房一般宜放在第二、三层;

2) 有比较稳定可靠的电力,有充足的水源,同时还要求交通和通讯比较方便,有清洁的自然环境;

3) 要尽可能地远离产生有害气体、油烟、粉尘等对人体有害物质的工厂,尽可能地远离生产或贮存具有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的生产工厂、仓库等;还要考虑远离水灾隐患区域;

4) 要尽可能地远离强振源以及强噪声源的干扰;

5) 尽量避开强电磁场的干扰。

2.2 网络中心机房平面布局需考虑的因素

1) 各个功能房间的设置:需根据用户的不同设备类型和设备数量进行功能房间的布置。

2) 人流及出入口:信息系统机房最好能设置单独出入口;如果与其它部门共用出入口时,应尽可能地把人流和物流分开。

3) 人、机分离原则:要把机房人员工作的区域和放置设备的区域分开来。

4) 兼顾消防分区:在进行各个功能房间设置时,要在房间的面积设计和门口的设置等方面满足消防规范的标准,达到消防分区的要求。

5) 兼顾空调分区:消防分区要与空调分区协调,合理的空调分区可以使空调配置得更加合理和经济。

6) 采用大开间布局设计:放置设备的区域大多采用大开间布局的设计原则。

3 怎样进行网络中心机房的设计

3.1怎样计算所需要的机房面积呢?

在进行网络中心机房设计前,先要确定所需要的机房面积。应根据计算机设备的外形尺寸来合理布置网络中心机房的使用面积。在不完全掌握计算机设备外形尺寸的情况下,应按下列规定来确定网络机房的使用面积:

1) 主机房面积的确定

① 当已选好机房系统设备的型号时,可按本公式计算主机房的面积:A=K∑S,其中:A表示计算机主机房的使用面积(m2) ;K表示系数,取值一般在5~7之间;而S表示计算机系统和辅助设备的投影面积(m2) 。

② 当尚未选好机房系统设备的型号时,则按本公式计算主机房的面积:A=KN,其中:K表示单台设备的占用面积,取值一般为4.5~5.5(m2 /台);N表示计算机主机房内所有设备的台数之和。

2) 基本工作间和辅助房间面积的总和,一般要求等于或大于主机房面积的1.5倍左右。

3) 硬件和软件人员的办公室以及上机准备室等,一般可按每人3.5 m2~4 m2的使用面积来计算。

3.2 机房布局需要考虑的要素

在网络中心机房面积和位置设计好后,接下来就要确定机房的布局。机房布局需要考虑下面几点:

1) 尽可能增加主机房有效面积的利用率,充分利用空间,合理摆放机房设备和服务器机柜;同时要考虑到人员和设备的进出通道,人员频繁穿越机房区域的情况要尽可能地避免;还要兼顾到中心机房的美观和科技形象。

2) 要充分考虑到以后设备会增容或扩建的情况,因此在机房的平面和空间布局上应当留有适当的灵活性。

3) 进一步减少辅助机房区的房间,能合并的尽可能进行合并,以便提高主机房的利用面积。

4) 要充分利用空间合理进行仪器设备的摆放,充分考虑空调制冷及电源配电等方面的需要,同时也要兼顾到操作人员的使用。

5) 机房的布局要方便机房管理人员进行仪器设备的维护,同时还要考虑到参观访问人员的合理分流,因此要合理安排人员进出的通道。

根据网络中心机房建设标准和基本原则设计的一个机房布局图如图2所示。

4 网络中心机房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4.1 运行维护管理的意义

1) 提高可靠性:降低故障率;2) 提高可用性:减少宕机时间;3) 提高安全性:减少灾害;4) 提高经济性:延长设备寿命。

4.2 建立健全机房工作制度

1) 机房值班制度;2) 交接班工作制度;3) 技术档案和资料管理制度;4) 机房管理制度;5) 故障通报制度。

4.3 建立机房设施维护制度

建立机房设施维护制度可以降低机房环境故障率,提高机房可用性,其目的为:1) 可以使各个机房设备的供电质量符合标准,而且使设备供电不间断;2) 可以使机房设备达到机房运行环境的要求;3) 可以使电源设备在稳定、可靠的环境下运行,经常对设备进行维护管理,从而提前做好预防性维护;4) 可以大大降低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时排除一般性的安全隐患;5) 建立应急保障方案,从而减少故障排除的时间;6) 合理调整系统配置,进一步改进设备维护与管理方法,从而达到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延长机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7) 经常保持机房设备和环境的整洁,加强用电管理,降低能耗,从而节约机房设备运行维护的费用。

4.4 建立机房日常巡视制度

主要包括空调设备的日常检查、配电设备检查、UPS设备检查和其他设备检查,主要是听设备运转声音有无异常声,设备温度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运行参数是否都处于正常值范围内,是否有报警信息等。另外,日常检查应及时做好值班登记,这也是今后网络中心进行安全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

参考文献:

[1] 汤岭球,肖玮,李小波,等.一种智能机房的建设方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3):45-47.

[2] 王力坚.谈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发展及其标准建设[J].电气应用,2010,29(2) :22-24.

[3] 王富萍.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浅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1) :254.

[4] 马汉达.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房的建设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7:68-70.

[5] 于九红,鲁军,等.多媒体网络应用计算机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 :63-66.

[6] 沈扬.学校机房的管理与维护[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1):44-45.

上一篇:基于OpenSSL的PKI文件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软件安全性检测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