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优选

时间:2022-06-17 11:58:58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优选

摘 要:数学思维能力是对学生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概括。小学一线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对学生加以强化训练和有效指导,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设定对应的教学方案,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全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实验;解题思路;概括建模

思维能力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前提,小学生从中高年级开始数学应用题的逻辑性增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让他们通过数学实验来切实认知知识生成过程,然后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此,笔者联系这些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优选几点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高效方法进行讨论与研究。

一、设置数学实验,完善形象思维

实验是对知识的体验和验证手段,我们只有通过形象生动的动手实验才能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变成形象的理解认知,让孩子们通过数学实践活动来感受知识生成、学习经验、提升运用能力。例如,我们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时,为了强化学生记忆和理解,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接,笔者就让大家随意剪一个三角形,然后将三个角对齐在底边上,这样形成的角正好与底边重合,因为学生的三角形各式各样,得出的结果都是180°,这样就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认知了数学知识……通过设置数学实验,不但可以验证数学知识让学生心服口服,还可以培养他们动手实践和探究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巩固基础知识,掌握了探究方法。

二、细分解题过程,捋顺解题思路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难点,针对许多小学生一筹莫展的学情,笔者建议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给大家对典型例题进行细分讲解,教给孩子们捋顺解题思路的方法。指导他们通过阅读、审题弄清数量关系,然后用数学关系式表达出来。比如,针对如下应用题:“某鞋厂接了670双鞋子的订单,前4.5天平均每天生产82双,但是合同限制必须在8天内完成,请问,剩余的鞋子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双?”我们在阅读后可以发现以下信息:总订单是“670双”,已经过去的时间是“4.5天”,“82双”过去的4.5天里每天的生产量,总天数是8天。由这些量,我们可以推理出,已经完成的鞋子是:4.5×82=369(双)。要想求剩余天数的工作量,我们必须先求出剩余天数:剩余天数是8-4.5=3.5(天);剩余工作量是670-369=301(双),这时结果就明朗了: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即301÷3.5=86(双)。

这样层层剖析,将看似复杂的数学问题分析得头头是道,让学生掌握捋顺解题思路和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善于归纳知识,提倡概括建模

建模是数学复习的重要环节,具体做法就是总结和归纳学过的知识点,然后进行整合、梳理,对每一个知识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这样具有前瞻性的归纳建模,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生从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的必由之路。比如,针对如下工程类应用题:“修一条长3000米的公路,4天完成了全长的■,如此进度,需要多少天完工?”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出现了几种答案:3000÷(3000×■÷4)或1÷(1×■÷4)后,最后我们再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和总结找打最简便的解法:“4÷■”,有效提升了解题效率。

概括和总结是知识升华的过程,建模是对知识网络的完善,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建模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能力。

总之,数学思维能力是对数学认知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概括和总结,我们小学一线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加以训练和指导,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设定对应的教学方案,如此才能对症下药,全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郭秀芬.如何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科学大众,2009(05).

上一篇: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的教学策略分析 下一篇:如何进行语文背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