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时间:2022-06-17 09:54:30

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语文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即老师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反复学习、操作,使之具有阅读和写作的特长或技能。语文教学的这个目标决定它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练”,让学生在练中掌握技能,具备特长。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呢?

一、从精读课起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更加注重阅读能力的提高。经过初中和小学阶段的读背积累,到了高中,学生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因此高中阶段就应该将阅读的水平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使学生由先前的被动的、以老师为主导地位的阅读,变成自己主动的、自觉的,和自身日常生活密切结合的阅读。这就要求老师在平常的课文讲解过程当中工作要做细、做深。入选高中课本的文章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精挑细选的,不能泛泛而读。新教材的选文更系统、更深入,在体现学生主动性方面也更为明显。在平时教学过程当中,对于重点的讲读课文,要做到抓好每一个知识点,抠紧每一个字词句;将问题设置细化, 一环扣一环,使学生的知识连贯起来。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来调动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认真把问题探究下去,多思考几个为什么,自己去发现新的问题,领悟新的知识。而对于要求学生自读的课文,则应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课下查找,课堂上集体解决。特别是那些学生争议比较大的问题,应特别注意引导,防止学生想偏,钻牛角尖。这样一直坚持下去,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一种习惯,久而久之在课下的自主阅读中,他们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这种习惯带入进去,并且能够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方法、技巧来解决问题。这就把学生的被动阅读变成了主动阅读。

二、从扩大课外阅读面入手

阅读分为精读、略读、跳读、速读、浏览等多种,精读即逐字逐句,逐章逐段地读。它要求不错不漏,仔细看清每一个字。在理解上,它要求对文章的词、句、段、篇都要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思考。对于词句要弄清他们的直接意义和引申意义。对于段落,要概括它的大意,明确它在全篇结构中的结构地位。对于全篇,要归纳其中心思想,明确它的结构方式和作者思路。精读要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使新旧知识、自己的感性体验和理性知识都与所读材料联系起来,从中受到教益和启迪。精读是略读、跳读、速读、浏览等的基础,有了在学习课文当中培养起来的精读的过硬的基本功,才能够更好地在课外的阅读中通过更多的阅读方法来掌握更多的知识。

课外的阅读主要靠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索。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在这方面给学生以正确的适时的引导,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比如可以通过举行读书兴趣调查、读书经验交流会、诗歌朗诵比赛、课前五分钟小演讲、故事创作大赛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参与其中,使大多数学生通过这种氛围的熏陶和感染,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课外的阅读更多程度上是通过略读、跳读、和浏览等阅读方式来完成的,因为学生课外的时间毕竟有限。当然也可以采取精读的方式,像上文提到的研究性阅读就属于这种情况。略读即大略地读,它是一种有目的的搜寻式的阅读。在认知方面,略读不同于精读,略读的眼光像雷达扫描一样掠过书页,又像探照灯一样进行搜寻。对于那些一般的材料常略去不看,专门搜索自己需要的观点和材料以及重点词句,找到后进行研究、摘抄或标记下来。在理解方面,是总体把握,力求抓住文章的主旨、精华和脉络。这可以通过让学生写读后感的办法来达到训练的目的。跳读又叫搜索性阅读,即不通读全文,只读必要的部分。这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课下小阅读来进行训练。在跳读训练中,最重要的是根据阅读的目的对读物迅速地做出判断,确定它们有无阅读的价值。其次,要将跳读训练同精读、略读训练结合使用。速读即快速地阅读。这种方法不但是指眼睛扫描文字的迅速,更主要的是理解的快速、想象的快速。浏览是一种轻松的、行云流水式的阅读,不求深入理解和全面评价,只求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以加深印象和增广见闻。它要求在翻阅时敏锐发现读物中有价值的部分。这种方式适合于学生读一些健康而又格调轻松的杂志、报纸等。略读、跳读、速读、浏览并无绝对的界限,都是一种快速地搜寻有用信息的阅读方法,要求在读的时候脑子灵活,思维敏捷,这样效果才更佳。通过这种种不同形式的训练,使学生把阅读变成一种主动的活动,从而增强他们的辨析与判断能力。

上一篇:写好作文的妙招 下一篇:怎样操作随笔评改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