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藻警人,余香满口

时间:2022-06-17 08:06:26

著名的元代戏剧作品――王实甫的《西厢记》,受到历代文人的交口称赞。 “北曲故当以《西厢》压卷。”(王世贞《曲藻》)。曹雪芹借《红楼梦》中黛玉之口,称《西厢记》“词藻警人,余香满口”(第23回),这也道出了这部杰作的曲词艺术魅力。

被多版教材选录的《长亭送别》是《西厢记》中颇为缠绵悱恻的一节。多少年来,那精美绝伦的唱词被人们反复咏叹,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也被广为赞赏。

《长亭送别》一折表现的则是崔张爱情取得初步胜利后的又一次曲折――张生赶考,莺莺送别,两人被迫分离。整折戏虽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却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这魅力主要来自作者精心安排的19支曲词。

本文着重就曲词方面考究其艺术魅力的来源。

一、造境写意的创造性。

王实甫是营造气氛、描摹环境的高手。《长亭送别》是《西厢记》中情、景、境交融得极出色的一折。【端正好】、【脱布衫】、【滚绣球】、【一煞】、【收尾】中都有精彩写景,笔者就以【端正好】――这支被后人称为戏曲中的“秋思之祖”的曲词为例,来感知《长亭送别》中的写景艺术。

(1)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

共有五个意象,分别是碧天白云,满地的黄花,凄紧的西风,南飞的北雁,染红的霜林,这五个意象组成了凄美的意境。前四句,一句一景,意境悲凉又不失优美,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

(2)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

前四句,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离别时表现出的痛苦压抑心情。凄凉的秋景中融合着人物内心无限的忧伤。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移情于物,读者感受到莺莺心中那无以言表却又无处不流露的愁苦。

(3)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

“染”字,不但写出了景物色彩的遽然变化,而且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彩;“醉”字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在离人眼中,霜林之所以醉,是人的离情使然。萧索的秋景与悲惨的心境化而为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王实甫不愧是写景大家,他能得心应手地调遣自然界中的景物于笔端,让它们服务于表达人物情感的需要。

二、朴质与华美兼具的语言。

《长亭送别》在戏剧语言方面既文采斐然又不废本色,形成了既典雅又质朴、既清丽华美又生动活泼的特色。

王实甫的戏曲语言富于文采,全剧到处都有的绮词丽语,既有唐诗宋词的意境,又有元人小令的风格,诗情画意跃然纸上。如:【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叨叨令】“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等,像这样华丽秀美的语句,人们耳熟能详。王实甫对诗词名作和传统意象的化用,使《长亭送别》具有浓郁的诗味,创造了文采斑斓的元曲语汇,增强了唱词的抒情性和感染力,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文采派最杰出的代表。

王实甫注重文采,也擅长本色,善于把典雅凝练的古代诗词与通俗流畅的民间口语融为一体,从而形成清丽华美、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如【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将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湿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惶惶的寄。”个中的“车儿、马儿、花儿、靥儿、被儿、枕儿、衫儿、袖儿、书儿、信儿”是儿化的名词;“熬熬煎煎”、“娇娇滴滴”、“昏昏沉沉”、“重重叠叠”“惶惶”连用十组叠字,把莺莺愁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是莺莺无可奈何的悲叹,也是当时民间生活气息的方言、口语。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气口吻,宛然在侧。曲词中充满了浓厚而鲜明的日常生活用语,朴素自然,增加了曲词的俚俗色彩,保持了元曲语言的“本色”。

三、巧用多种修辞格。

王实甫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有人说《西厢记》是集我国古代戏曲修辞之大成。《长亭送别》这一折就运用了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字、设问等多种修辞方法。

【滚绣球】“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作者运用了高度夸张的表现手法,来形容当时莺莺和张生缠绵悱恻的离别之情。

【幺篇】“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夸张地表现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之态。

【四煞】“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是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是比喻、夸张、对偶的兼用,由于离别的怨恨愁苦,再丰盛的“美味佳肴”对莺莺来说都如“土和泥”,甚至还比不上“土气息,泥滋味”。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用了“红泪”和“青衫泪”两个典故,是夸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

对比手法的运用也十分突出。例如:【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中的“迟”与“疾”的对比;【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满庭芳】“须臾对面,顷刻别离。”【四边静】“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三煞】“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一煞】“来时甚急,去后何迟”等。这种对比更加形象地刻画出莺莺与张生的难分难舍,强化和突出了人物内心的愁绪和忧郁。

正是这样的手段,成就了《长亭送别》“词句警人,满口余香”的曲词艺术魅力。

上一篇:高中作文教学的创新策略探究 下一篇:凸显“生本”,提升班级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