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时间:2022-06-17 05:28:42

如何提高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青少年摔跤运动员要全面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他们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方面的素质,同时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摔跤运动员要想保持身体重心稳定,有两种方法,一是扩大身体重心的支撑面及降低身体重心高度;二是不停地调整身体重心、支撑面和支撑点。摔跤运动员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不给对方进攻的机会,是比赛取胜基本的条件。高水平摔跤运动员都善于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性,即使被对方破坏了身体重心的稳定性,也会很快地调节整个支撑点,恢复身体重心的稳定状态。运动员不仅要善于保持自己的稳定性,而且要善于破坏对方身体重心的稳定状态,找机会使用技术,把对方摔倒。

在实战和比赛中破坏对方身体重心稳定的方法很多,常使用有六种:推、拉、扭、按压、假动作诈骗、抱提。在规则中规定使用得分的技术有三大类:一是转移类技术;二是迫使对方直接成危险状态类技术;三是迫使对方的身体重心沿纵横轴转动一周或转动对方的肩背与地面的夹角小于90度类技术。古典跤、自由跤运动中,不但有站立接摔技术,还有跪撑摔技术。在比赛中获得技术分的比例中,跪撑摔得分能占总得分的60%―70%。摔跤比赛中,使对方身体重心失去平衡的生物力学原理,就是使摔跤技术在对方身体上产生力偶和翻转力矩,使对方身体重心沿着纵轴、横轴转动或沿着支撑面边缘旋转倒下,其形式有四种:第一种形式使对方身体重心沿支撑面边缘摔倒;第二种形式是手拉脚绊或转体;第三种形式是抱起;第四种形式就是借力向对方身体重心最不稳定的方向扭动,使对方向着失去支撑面的方向倒下。

使对方身体重心失去平衡的主要方法:推、拉、扭、按、提、抱、滚、转。在实际训练和比赛当中,运动员除了掌握了以上的方法,也要处理好相对的关系,随机应变。主动破坏对方身体的稳定性,实际上自己身体重心的稳定性也在破坏;主动使用技术使对方身体重心失去平衡,自己身体重心也失去平衡,只是谁身体失去平衡符合比赛规则的技术要求,谁就得分,谁就主动。

摔跤运动损伤的发生部位与其专项技术动作有密切关系。在古典跤运动中,损伤主要发生在腰背和胸肋,其次为肘关节,膝关节和耳部。这是由于在古典跤的专项动作中,占相当大比例的动作是抑提和滚桥,这些动作都要靠腰部和胸部来完成,因此,容易造成腰背和胸肋部的损伤。在自由跤运动中,损伤主要发生在膝和腰,其次为肩、踝、肋和颈部。这是由于专项技术动作的要求使膝关节经常处于屈伸挪转状态,腰椎处于屈曲姿势或过伸状态而易受伤。

根据摔跤运动的特点――两人徒手直接并且紧张激烈强度大的对抗,产生这些损伤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局部负荷过大;技术动作错误;场地设备不良;违反竞赛规则;思想麻痹大意;缺乏自我保护;生理、心理状态不良。其中局部负荷过大和技术动作不正确是主要原因。另外,由于某种部分肌肉力量不足引起的运动损伤也不可忽视。

为了减少运动员损伤的发生,避免伤害事故,保证摔跤教学、训练和比赛正常进行,首要任务是预防工作。根据产生运动损伤的基本原因,损伤预防原则有:加强思想教育;加强身体全面训练;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加强医务监督和注意设备卫生要求。

在日常训练中,指导运动员熟悉摔跤损伤的急救处理和一般处理方法,以免加重损伤。伤后的康复训练要尽量保持运动员全身和未伤部位的训练,对已伤部位要合理安排锻炼内容和负担量,安排进度要注意个别对待、循序渐进和分期进行,注意功能锻炼。摔跤运动员要想获得良好的训练和比赛效果,关键在于训练的科学性,而体现科学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计划性。制定训练计划是整个训练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由于摔跤运动的特点是对抗紧张激烈的技、战术复杂多变,所以要求对运动员必须进行多年的系统的训练。运用有关运动训练及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和手段预先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首先,计划要尽可能接近和反映训练的客观规律,切忌盲目性和主观片面性。计划要尽可能符合运动员及与运动训练有关的各种实际情况,包括运动员年龄、级别、运动素质、技术、战术、心理、智力、思想、意志、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恢复、营养条件、训练时间、场地设备等。其次,训练指标和任务要定得恰当,任务指标不能过高或过低。指标也要切合实际,经过努力后以能达到或略超过为宜。最后,训练手段、措施等尽可能详细些。

上一篇:现代中长跑项目的几种组合训练形式 下一篇:浅议如何培养和训练篮球后卫队员防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