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期的女儿让我吓得不轻

时间:2022-06-17 05:20:26

记得臭丫未满月时,不知为什么好端端地几天没有便便,我着急了,外公外婆也一起找原因想办法。是不是母乳喂养没有喝水,宝宝便秘了?我马上给她增加饮水量,可是不见效。是不是便便堵住了,臭丫拉不出?臭丫爸和臭丫外公PK起了“雕工”,把我昂贵的倩碧牌肥皂削成了枣核型,塞进宝宝的,还是不见动静。外婆不知从哪儿听来,说给宝宝喝蜂蜜水可以解决便秘状况,于是,外公立马买来给臭丫喝。见效了!臭丫大便了!尽管异臭冲天,但是全家欢欣鼓舞。

谁知这次便便后,臭丫却开始了“一泻千里”,一天要拉五六次大便,有时呈喷射状。我和她爸赶紧抱起女儿去医院,化验是肠炎,服用抗生素。隔两天又去复查,化验结果还有1~2个红细胞,也就是说肠炎还没有完全好。我们又央求医生,改用了注射抗生素,最后又去化验,直至化验结果呈阴性。

几天后,臭丫发烧了。去医院一查,是治疗腹泻时被交叉感染上了肺炎病毒!医生要求住院治疗。臭丫当时才一个多月啊!都说吃母乳的婴儿有免疫力,我女儿怎么这样!我无奈、着急又无助。当女儿接受一项项检查时,我只能担心地问:“这个检查对我女儿有副作用吗?”得到的答复是:“你们自己考虑!”……

事后,我们确实开始考虑了。我们一一向医生朋友、过来人,包括自己的父母求教。结论是,以上的经历属常见,我们臭丫的情况属于正常发育中的问题。作为新手妈妈的我,虽然吓得不轻,但也因此获得经验:第一,照顾新生儿不要过分紧张和焦虑,要观察和等待宝宝自身机体的运转和修复,不要过多的干预。第二,新生儿慎喝蜂蜜水,我家宝宝正是喝了蜂蜜水导致腹泻的。

本刊导医:

在就医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宝宝去医院的次数,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概率。比如,以上案例中的复诊,宝宝可以不去医院,妈妈带宝宝的大便样本去复诊即可。(复诊前,宝宝病情加重者除外。)

药到病除需要时间,有一个逐渐好转的过程,每个患儿的好转过程也不一样,父母一定不能着急,更不能要求医生加大药力,否则容易造成过度治疗,不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

小资料:

小婴儿的胃肠功能尚不完善,发生腹泻与便秘是常有的现象。母乳喂养婴儿的母亲要合理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天给宝宝喂少许白开水,有助宝宝通便。人工喂养的婴儿,可以在配方奶粉中加些糖或是果汁,有助于促进宝宝的胃肠道蠕动,软化粪便。对于经常出现便秘的婴儿,家长要坚持给宝宝做被动体操,其方法是在宝宝肚脐周围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能增进肠蠕动,预防便秘。

1岁以内的婴儿不宜食用蜂蜜。这是因为蜜蜂在百花中采蜜时,难免会将一些有毒有害的植物花粉也采集在内。小婴儿抵抗能力低,吃了以后可能会引起中毒或过敏反应。因此,医生建议:1周岁内的婴儿不宜喂食蜂蜜。

Q:宝宝小气,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怎么办?

我女儿18个月大了,正是咿呀学语的时候,基本上每天都会带她到小区玩。最近发现女儿不愿和小区里的同龄孩子接近、拉手。而且当大人把她的玩具给其他小朋友玩时,她就开始哭喊,手指着家的方向要离开,或是找妈妈。为此,我和老婆都很着急,更担心孩子上学后会很难融入到小朋友们中去,特咨询有什么办法能帮助孩子解除小气的毛病。

另外,平时我工作较忙,很少带宝宝。老婆辞了工作,一心一意在家带她,我们都不是小气的人,所以现在十分纳闷哪!

宝宝爸 Steven

A:非常高兴地看到一位爸爸能对宝宝的成长有如此细致的关注与关切。

我们想要告诉爸爸妈妈的是,18个月大的宝宝已经有了自我意识,凡事喜欢自己做、自己玩。宝宝自己的玩具,她知道这是“我的”,“不是别人的”,当大人把她的玩具给其他小朋友玩时,她有点小情绪,这很正常,属于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说明她成长了,并不是你所说的“小气”。

当宝宝因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而哭闹时,大人很多时候会碍于面子而“教训”宝宝:“怎么这么小气,一点都不像爸爸妈妈!”此时,宝宝往往会哭闹得更厉害。实际上,我们知道,小不小气和遗传无关。宝宝哭闹时,如果想要尽快平复她的情绪,正确的做法是轻声而坚定地给她讲道理,慢慢地教她学会“分享”;也可以在一些家里或多人游戏中加入交换玩具的内容,让宝宝体会“分享”带来的快乐。

Q:宝宝适合接种什么疫苗?中国的,还是外国的?

宝宝刚出生不久,现在每个月都需要打疫苗。疫苗有国产和进口之分,国产的免费,进口的则需要自己掏钱。有人说进口的好,防疫时间持久;有人却说,中国宝宝适合国产的疫苗,孰是孰非?作为家长的我们实在弄不清楚,希望贵刊专家可以帮我们解读一下,让我们选择的时候有个方向。上海金山 沈丹

A:关于宝宝接种疫苗的问题,无论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都是安全的、合适的,只要生产、运输、储存、接种环节没有问题,都可以放心给宝宝接种,家长无须多虑。

从临床统计数据看,国产疫苗对疾病的免疫效果并不差,这一点家长可以放心。至于进口疫苗,社会上有说好的,但也曾经有负面传闻。从临床应用效果看,进口疫苗对中国宝宝也是适合的,毕竟其在国外已经应用了很长时间,质量和效果都可以放心,只是因为成本较高、价格偏贵,国家目前尚无法全部负担,所以很多都需要自费。

总之,在疫苗选择上,建议家长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医生推荐、疫苗口碑等因素综合考虑。

胡孟彩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教授,保健部主任,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省“降消”项目专家组成员。从事妇产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熟悉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断及处理,擅长优生优育、产前诊断、高危妊娠、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上一篇:成功迎接孩子的第一个反抗期 下一篇:宝宝学吃饭 是一门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