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冒名诉讼的民事处理路径

时间:2022-06-17 05:12:49

自然人冒名诉讼的民事处理路径

自然人冒名诉讼的民事处理路径

论文提要

民事诉讼中冒名诉讼的事情时有发生,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如何认识冒名诉讼以及如何规制冒名诉讼都用不同的理解。本文将从一个案例探讨开始对冒名诉讼作一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除有特殊说明外,本文仅讨论自然人民事主体冒名诉讼的情形。

一、问题的提出

案例:甲以乙的身份求职,后因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诉至法院。在诉讼中,甲均以乙的身份应诉,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真实姓名不清楚,但对与其发生争议的主体表示认可。由于法院在立案时遵循形式审查的原则,该案件在进入业务庭实体审查前,当事人是以民事诉状上的名字的形式参与民事诉讼程序的,法院向原告被告分别发送受理案件通知书及应诉通知书。直到实体审查阶段,法院才有可能发现当事人主体资格与当事人名称之间的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却有不同的意见。针对上述案例如何处理,一种意见认为由于当事人是冒用他人姓名参与民事诉讼的,前期的民事诉讼程序是由案外人参与的,而案外人与本案其他当事人并不存在民事纠纷,故当事人以他人名义不符合条件应驳回。另外一种意见认为,由于当事人仅是以案外人名义,与本案其他当事人存在民事纠纷的确实是该当事人,故应发挥法院审查当事人真实身份的义务,核实当事人真实身份,责令当事人改正,要求当事人以自己真实的身份与名称参与诉讼,而不是驳回。以上两种观点何者更有道理,有必要对冒名诉讼作一个理论上的探讨。

二、认识冒名诉讼

(一)认识冒姓诉讼理论前提

民事诉讼上的冒名诉讼来源于作为自然人的民事主体与自然人民事主体名称相分离的客观现实。显而易见,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民事主体的定义限于自然人本身,而并非自然人名称。参与民事诉讼的是具有自我意识的自然人主体。“人类意识与人的价值、尊严的法权关系生成关系密切”。①自然人是作为一个客观实体参与民事诉讼的,而自然人的名称在民事诉讼中仅具有符号意义。换言之,是自然人本身参与了民事诉讼而不是自然人的名称参与了民事诉讼。这是认识冒名诉讼的基本理论前提。正是由于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类客观实体与客观实体的名称代号相分离的现实,以及民事诉讼立案环节形式审查的要求,导致民事诉讼中冒名诉讼得以出现。

(二)冒名诉讼的含义与情形

所谓冒名诉讼,就是指冒用他人名义的诉讼。主要是指两种情形,一种是案外人冒当事人的民事主体资格,以当事人的名义参与民事诉讼。即甲冒充乙参与乙与丙的诉讼。一种是甲以乙的名义参与甲与丙的诉讼。前者称为真正的冒名诉讼,因为无论从民事主体的资格还是名义上,甲均非案件的当事人。而后者称为不真正的冒名诉讼,因为从民事主体资格上,甲为适格的民事主体,但是甲以乙的名义而不用自己的名义诉讼,甲冒用的仅是乙的名称。本文开头提出的案例即是不真正的冒名诉讼。

三、预防冒名诉讼

(一)协同主义诉讼观与真实义务

民事诉讼的本意即要求民事诉讼的所有参与者协同诉讼,当事人与法院存在互动的关系。基于此理念,“在民事诉讼中关于对案件事实的探知,法官负有从自己的侧面出发来发现真实的责任。诉讼中既不是绝对由法官一方来发现案件事实,也不是由当事人一方来支配诉讼,协同主义所强调的是两者的相互协同的作用关系。” ② 虽然如何定位法院、当事人双方之间的协同关系有待探讨,在大陆法系及英美法系的民事诉讼法中,都明显加强了法院的职权。在诉讼中,法官负有从自己的侧面出发来发现真实情况的职权,不应给当事人留下利用冒名诉讼来欺骗法院的机会。

所谓真实义务,指当事人在诉讼中不得作出违反主观真实的主张和陈述。也就是说,当事人不能在诉讼中主张其已知或主观认为不真实的事实,不能对对方提出的事实,在已知或主观认为与事实相符时仍进行争执。德国学界关于真实义务的论战最终以肯定说的胜利而结束。民事诉讼是保护权利的制度,不应允许当事人在诉讼中以隐瞒身份、冒名顶替的方式来欺骗法院,制造谎言来侵犯他人的利益并损害法律的威严。当事人以真实的身份参加诉讼理应是真实义务的最基本内容。既然当事人在诉讼中不得作出违反主观真实的主张和陈述,那么表明真实身份理所当然是当事人的诉讼义务。

(二)职权审查与调查

理论上讲,法院要对当事人诉争的实体问题做出裁判,必须先具备能够做出裁判的要件,这些要件称为“实体判决要件”或“诉讼要件”。实体判决要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当事人实际存在;2、具有当事人能力;3、当事人适格(正当当事人);4、当事人实施行为;5、实施了有效送达;6、不属于二重诉讼;7、具有诉的利益;8、属于法院裁判权范围;9、属于审理本案的法院管辖等。法院在诉讼开始后,需要对是否具备这些要件进行审查。如果发现不具备这些要件时,法院应当做出裁决,驳回当事人的诉讼。事实上,受诉法院对实体判决要件的审理和民事争议的审理是同时并行的,两者往往不能够截然分开,对两者的审理也不存在绝对的前后关系。③

司法实践中,在庭前准备中书记员需要先核实当事人的身份,核对当事人提交的身份证明(当事人的身份证复印件、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和授权委托书等),在开庭时法官也需再次询问、核实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及到庭情况,并记录在案。当事人在庭后阅看完庭审笔录后须签名确认。在法官和书记员行使完这些审查权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冒名诉讼的出现。当然出于种种原因,如双方当事人串通起来恶意诉讼,或者当事人在隐瞒身份的情况下引发纠纷,这样当事人之间也不会对身份问题提出异议,法院在客观上也很难发现冒名诉讼问题。而当法院对当事人的身份存有疑问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 15条第2项规定:“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与实体争

议无关的程序事项”,法院有权依职权调查取证。所以,此际法院可以要求当事人到庭说明有关自己的身份问题,也可以就该问题到当事人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及公安机关等部门调查取证。

四、处理冒名诉讼

(一)诉讼前阶段冒名诉讼处理

对于甲冒充乙提起与丙的诉讼情形,在诉讼程序的前阶段,即在一审的庭前准备阶段发现甲有冒用姓名之情形,应将状上列明的被冒用人乙作为原告。由于冒用人甲没有出现在诉状上,甲不是当事人,此时法院应当将甲以乙的名义丙的事实告知原告乙,给乙机会表示是否知道甲实施的行为以及是否追认甲之行为。如果乙表示追认,则可以将甲当作乙的诉讼人,并通知甲和乙应限期补齐相关的手续,对于其拒绝提供的可视为拒绝追认。如果乙明确表示拒绝追认,则甲的行为是无权,不符合的条件,应裁定驳回。

(二)诉讼后阶段冒名诉讼处理

当法院在诉讼程序的后阶段发现冒名诉讼之情形,出于对程序安定、发现真实、促进诉讼等要求的考虑,为了避免使已经进行的程序无效,应回顾已经进行的诉讼过程,来处理冒名诉讼。此时应将案件区别为真正的冒名诉讼与不真正的冒名诉讼。如果需要解决的纠纷是发生在乙和丙之间,即冒用人甲与真正想解决纠纷的人乙不具有主体的同一性时,处理方式与诉讼前阶段相同。

对于发生在诉讼后阶段的不真正的冒名诉讼,由于甲与丙之间有真正需要解决的纠纷,且甲参与了诉讼,已经获得了程序权的保障,如果对甲与丙作出实体判决,不仅满足了正当程序的要求,避免甲再以自己的名义提起新的诉讼,也避免了丙可能需要再次应诉,且甲和丙都已经参与了诉讼,花费了金钱、时间和精力。所以,如果案件尚处于一审,可同意当事人提出更正(订正)当事人姓名的申请或依职权更正,并在判决书上陈述该节事实。故本文开头所述的案例应允许当事人更改名字而不是驳回。

(三)裁判生效后冒名诉讼处理

一旦在司法裁判生效后才发现冒名诉讼,启动何种程序来纠正已经生效的裁判,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日本学者认为,“当事人之所以受判决效力的拘束,其正当性根据在于当事人被赋予参与诉讼程序的地位和机会,而像(被冒用者)乙这样,尽管在形式上作为当事人,但其完全没有获得参与诉讼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就欠缺受判决效力拘束的根据。在这种冒用姓名诉讼的情形中,对于被冒用者乙而言,其无须通过再审程序来撤销(判决),而可以直接主张该判决的效力不及于自身,与此同时,考虑到(上述这种判决)毕竟具有生效判决的外观,乙也存在着受判决效力拘束之危险,因此应当赋予乙通过上诉或者再审来撤销该判决(通过再审来撤销实质上近似于确认无效)的利益。”④

从目前现有的诉讼制度来看,只能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或者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来处理诉讼系属后的冒名诉讼。根据我国新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一)有新的证据,足以原判决、裁定的;(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九)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被冒用人可以酌情选择上述法定事由作为申请再审的事由,在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此外,也可以通过检察机关行使检察监督权提出抗诉或者基于法院的审判监督权启动再审程序。至于日本学者认为,可以不经再审程序而直接主张该判决的效力不及于被冒用人,这种观点笔者难以苟同。因为法院的裁判在未经正当程序前,都具有法律赋予的拘束力和既判力,如果任何人都可以主张判决的效力不及于自身,裁判的权威性将荡然无存。

参考文献:

① 《中国民法学》,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黄和新、眭鸿明,第20页

② [日]三月章:《辩论主义的动向》,《法学协会杂志》第72卷2号。转引自唐力:《辩论主义的嬗变与协同主义的兴起》,《现代法学》20__年第6期。

③ 参见张卫平:《论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的职权》,载《法学论坛》20__年第5期。

④ [日]新堂辛司:《新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__年4月版,第94页。(编辑:琛哥)

上一篇:冒名贷款进行稽核检查六种基本方法 下一篇:学校管理-中学校务委员会议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