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春天摇晃苹果树

时间:2022-06-17 03:59:54

别在春天摇晃苹果树

当今中国大学生的厌学情绪浓厚,翘课、抄作业、不及格率上升等现象普遍存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形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里有些教师的水平有待提高,在传授知识和学术思想的时候缺乏魅力和感染力。有的年轻教师缺乏授课经验,往往以“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开始他们的教学生涯。这些是造成大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此外,有些学生报考的专业通常是家长帮助选择的,上了大学后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也会导致厌学现象的发生。

为了解大学生厌学的原因,笔者从自己授课的180多名本科生中,随机抽出1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找到一些原因,希望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以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一、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让生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做到心中有数

从问卷结果来看,中学教育多关心学生在高考中能否获取更高的成绩,而不太关心学生长远的人生理想和事业规划。其结果是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失去了方向,没有雄心大志,产生“混日子”的心态,对自己的未来更是一片茫然。笔者认为,这是教育的悲哀和失败。

“高中生活节奏快,到了大学觉得轻松了,就变得懒散了,上课迟到,厌学。另一方面,一些课程比较难,听几节课听不懂就放弃了,还有些人本身就不喜欢这个课程,因此也不愿意学。大学里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就是舍友,相互之间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自律性较差的,只要一个人说不想上课,其他人就都跟着翘课了。”

“我认为大家对生活有些迷茫,还没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班里的学风大概是按宿舍区别的吧,爱学习的宿舍都在拼命学,爱玩的就在玩,打游戏的人是挺多的,算是玩得很疯吧。我上大学是为了增加自己在社会中的生存技能。”

上述表述是学生真实的心声。高考前的寒窗苦读,大多是被动的吃苦,或者说是带有功利性的吃苦,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考入大学。至于考入大学后要做什么、大学毕业后的发展规划都没有认真思考过。由于考入大学是中学学习的唯一目的,当高考结束进入大学时,学习就变得不再重要了,厌学情绪开始释放,甚至越演愈烈。

参观过美国哈佛的人都有一个共同体会: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而是那些乐意付出更多努力的人,是那些为自己的雄心大志付出一切的人。学校的使命是为各个学科或各个行业培养栋梁和领导者。一个民族,不可能人人都是精英。学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发现和辨别出学生中那些富有天赋的学生,然后去造就他们的雄心大志,使其成为引领人类进步和飞跃的创造者、开拓者和领导者。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长远的规划。

目前,中国社会的现实是教育还存在较大的功利性。社会、家长、学校的意愿强压到学生的头上,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学生们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休息,所有的时间都被迫用于背诵、做习题、上补习班、模拟考试等。在拼尽全力、踉踉跄跄奔向大学校门的路途上,他们无暇顾及和思考自己的理想、愿望,曾经儿时的纯真梦想都被考试碾得灰飞烟灭。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努力帮助每位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从这个角度讲,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成为中学阶段必不可少的课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探究学生的兴趣,规划和准备进入某一职业所需要的学习和实践经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中学学习的知识和学生将来工作的领域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会把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还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和价值观,给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为学生实现职业理想提供有力的帮助。

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职业生涯规划从幼儿园就开始了,贯穿小学、中学和大学,通过现场参观、职业体验、课外实践等方式使孩子从小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爱好、人格特征等问题,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上为自己要从事的职业做好准备。

二、维护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习成为乐趣

如今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很多,外国教授普遍的反映是:中国学生很用功,考试成绩都很突出,但做起科研来,往往不如美国学生。这个现象值得引起深刻的反思。目前中国人依然极少能拿到国际科技奖项,因为诺贝尔奖不会因为考试成绩优异而颁发给你,而是因你不断刻苦实验、提出独到见解,并且创造出造福人类的成果而发给你的。

如果不是凭兴趣进行学习和研究,那么学习就变成了一种苦役。当下许多学生在家长的重压之下,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学,内心只盼望早些“熬”完高中生活。一位学生在问卷中说:“我觉得厌学的学生占较大的比例。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很多人都把大学当成是自己学习的终点。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学里完全靠自己,家长和老师不会像过去那样督促你学习,这样就使很多本来是被迫学习的人不再去主动学习。”在缺乏兴趣的情况下,一旦失去了外界的压力和监督,学生就会放任自流。

著名数学家杨乐坚决反对奥数学校,他认为少年时代要重视兴趣,不能用大量的题目揠苗助长。他说:“我年轻的时候,做题做得挺多的,但是没有人逼我,是自找的,我有兴趣,以苦为乐,非常高兴做。”杨乐的话道出一个真谛:出于自己由衷的热爱追随兴趣去学习和被逼迫去学习,成绩上或许看不出明显不同,但实质上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

“我目前有点困惑的是,虽然知道学习是重要的,但我不知道我学习这新东西除了考试还有啥用?而且考完就忘了,以后再见到并不一定会啊,找不到学习的动力是一个问题。我不清楚我为什么上大学,虽然我从小家里以及学校都给我灌输上大学的好处。”正像这位学生所言,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使学生找不到学习的动力,抹杀了学生对探索新鲜事物的兴趣,弱化了对学生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不可否认,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在知识掌握方面还停留在机械记忆、重复训练、条件反射,难以达到理解、贯通、灵活运用和创新的高层次教育目标。在思考问题时,学生往往都是以标准答案为准绳,极大地泯灭了创新欲望和动手能力。很多学生没有能力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丧失了发现问题、提出异议和批评的辨识能力。多年的教育只让他们学到一些跟考试有关的、死记硬背的知识,导致学生感觉“考完就忘了”,不知道学习新知识“除了考试还有啥用”。

如果让没有兴趣的学生去拼命学,其结果只能是耗尽其元气,衰竭其兴趣,变得一事无成。从上面的问卷中可发现,不少大学生是被“从众心理”的洪流卷入来到大学的,也许他们并不喜欢再读书、再考试,也许他们的理想是做销售员或技工等其他职业。我们应该汲取一些外国的教育经验,不要千军万马都来走大学这座“独木桥”,需要认真去研究和分析中国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比例的问题。

比如瑞士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瑞士教育最突出的特点的就是职业教育。初中毕业后,学生开始分流,约70%的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也称徒工学校)。瑞士人认为,一个国家不能只培养科学尖子,还要培养职业尖子。正因为瑞士对教育的高标准要求,一个仅有700万人口的小国,不仅出了16个诺贝尔奖得主,而且孕育出了世界一流水平的金融、旅游、酒店、机床、钟表、电子等行业。在瑞士,徒工学校出来的人照样可以鹏程万里,据统计,在日内瓦,75%的老板均出自徒工学校,瑞士最大的“联合银行”的老板施图德尔就是徒工学校出身。

三、保留足够的后劲冲到终点

“我觉得高考完就解放了,大学可以好好轻松一下,所以高考前不论多么累多么难,只要想到黎明就在前方就咬咬牙过来了。身边有不少人跟我是一样的想法,我们这些人在大一第一学期根本就没有好好学习,把自己想玩的都玩了个遍,无论什么活动只要感兴趣就参加,甚至不惜翘课,而且不觉得自己很丢脸,反而不理解那些像高中时一样好好学习的人,觉得他们不会享受生活。”

上面这个学生的答卷让笔者想起了冯小刚导演的电影《私人定制》中的一段场景,一位艺术家对“雅”严重过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治疗的绝招是用“俗”来代替“雅”,结果很灵。如果学生对“学习”严重过敏,那么他们疗伤的绝招可能就是“厌学”。

杨振宁曾和一批诺贝尔获奖者来华讲学,有人问这些获奖者中是否有“高考状元”?杨振宁笑答:“按照中国的高考标准,我们都是差学生,在中学里,都排在十名之后。”这就告诉我们,不要把人生的第一次竞争看得太重。如果学生在高考前“用力”过猛,在应该储备能力的阶段不仅没有积蓄能量,反而过度消耗了能量,那么将来不可能有足够的后劲冲到终点。给学生保留学习的后劲是培养可持续人才的自然规律。作为有社会责任感并富有前瞻性的教育家们,应特别注重在学生的每个学习阶段里都不要把学生逼得太紧。要按照大器晚成或能成就大事业的目标来培养人才。

在美国,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任务和压力是一点点加大的。到了大学才是最苦、最累的时候,也是决定未来发展方向的最要紧的关键时刻。而中国的孩子们到了大学却一下子放松下来了。他们放松的4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4年,是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因此,美国的高科技人才一直是世界最多的。在中国的大学里却很难感受到像美国大学生们那样浓烈的学习气氛和探索精神。在这一点上,很多中外学者和教师们都有共同的感受。

总有人问中国的教育制度下为什么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哲学家的描述或许可以解释这个问题:“让一个孩子在非兴趣的基础上去学习,就是在春天的时候摇晃一棵苹果树,你不但不能摇下苹果来,相反使得苹果花纷纷落地,以至于到了秋天应该收获的时候你不再能收获到苹果了。”笔者认为,作为教育者,一定不能和家长一起拼命摇晃一棵棵像苹果树般的孩子们。

作者单位系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

上一篇:浅谈我国中小企业筹资风险 下一篇:用精神的成长创造使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