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6-17 02:26:4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63-01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首选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青霉素3.2g加0.9%氯化钠注射液及奥硝唑0.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1次/d,经期连续治疗,2周为一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草药红藤汤保留灌肠,1次/d,2周为一疗程。经期停药,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提高有效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复发,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疗法;红藤汤;抗生素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较棘手。笔者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中,年龄在20—45岁之间,平均病程3.8年。对照组30例,年龄在21—44之间,平均病程3.7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等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首选替卡西林钠及奥硝唑静滴,1次/d,在经期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草药红藤汤灌肠,其组成为红藤、败酱草、赤芍、丹皮、丹参、蒲公英、连翘、黄柏、川牛膝、鱼腥草、元胡。浓煎100ml保留灌肠,每晚1次,经期停药,2周为一疗程。用药期间禁性生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3 疗效判断

痊愈:全身症状消失,一般检查及盆腔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有效:全身症状消失,一般检查正常,盆腔可仍有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全身症状好转,一般检查机盆腔检查稍好转,实验室检查正常;无效:全身或局部症状未见好转或消失,反而加重或恶化。

1.4 结果

经3个疗程治疗,治疗组30例中痊愈2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达97%;对照组30例中痊愈15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达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讨论

盆腔炎症是盆腔内生殖器及盆腔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炎症病变的总称。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炎症未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而致盆腔组织充血水肿,局部微循环障碍致下腹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同时白带增多,常在劳累、及月经前后加剧。具有病程长,病情缠绵,复发率高等特点。如果在应用广谱或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服用中药治疗,能收到最佳治疗效果。

慢性盆腔炎属祖国医学“妇人腹痛”“症瘕”“带下病”等范畴,多因经期、产后胞脉空虚,正气不足,湿热外邪侵入胞宫,瘀阻胞络,伤及冲任,气滞血瘀日久则发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酸痛、带下、月经不调诸证,甚或导致不孕。中医治疗当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兼以补气为法。红藤汤中红藤、败酱草、蒲公英、鱼腥草、连翘清热解毒;赤芍、丹皮、丹参活血化瘀;黄柏、川牛膝清热活血,引药下行;元胡行气止痛,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徵散结之效,可起到抗炎镇痛和抑菌作用,达到治愈慢性盆腔炎的目的。

临床观察表明,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差,使用时间过长可以引起菌群失调,而中西医结合可以缩短治疗疗程,减少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减少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5.

[2]梅全喜,现代中药药理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124。

上一篇:传统蒙医治疗108例萨病临床研究 下一篇:黄藤素分散片联合中药保妇康栓治疗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