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改建中的老路路基路面勘察(岩土)一般调查步骤及内容小结

时间:2022-06-17 12:15:00

公路改建中的老路路基路面勘察(岩土)一般调查步骤及内容小结

摘要:本文总结了公路改建中对利用老路路基的调查步骤及主要调查内容,进一步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该套程序的科学性、适用性、经济性。

关键词:老路改建地质踏勘表观调查路基路面检测勘探验证室内试验

中图分类号:U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多年来,新疆的公路交通事业蓬勃发展,无论是新建公路工程还是改建公路工程都如火如荼开展着。其中改建工程占了较大的比重,公路改建类型主要包含:已有的三、四级路改建为二级路,较近的二级路利用改建为一级、高速路等。大部分早期公路建设工程因受经济、技术等条件的限制,以及因工程建设而改变的自然环境反作用于工程的不良影响等,致使当前老路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病害及路基性能指标偏低的情况,如何在老路改扩建中较好的利用老路,确保改建工程的科学性、经济性,是改建工程中的一项重点研究内容。所以本文在此对公路改建中对利用老路路基路面的调查进行了一定的总结。

2、老路路基路面的调查步骤及调查内容总结

通过对多年公路勘察包括老路调查工作的总结,本人基本将老路路基的调查步骤大致分为五步:老路沿线地质踏勘、路基路面表观调查、路基路面检测、路基勘探试验验证、全面总结评价。之下为上述五步骤工作的具体叙述。

第一步:老路沿线地质踏勘

该步骤工作调查内容主要为:了解老路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如:地形地貌特征、地层条件,尤其是调查了解可能控制项目建设的主要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土(如泥石流、崩塌、水毁、风吹雪、软弱土、盐渍土、膨胀土等)发育情况,调查老路运行多年中反映出来的实际问题。

该步骤中的工作方法主要包含沿线踏勘、老路设计资料收集及走访相关养护部门,旨在把握项目中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类型,初步判定原设计中是否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遗漏处理,或判定原有相关特殊设计处理效果情况,从而为项目改建提供进一步的完善指导;再次,通过踏勘及分析收集信息,对老路沿线地质条件进行初步段落划分,尤其需要明确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段落,为下一步骤调查分析做一定铺垫。

第二步:老路路基路面表观调查

该工作指对全段老路路基路面现状进行调查,依据老路路基路面反映出来的病害有无,病害类型(如路面翻浆、裂缝、沉陷、车辙、路基失稳)、密集严重程度等分布特征对老路路基进行段落划分,重点明确病害严重段落。对于有老路勘察设计资料的,可结合具体地质条件及设计资料进行一定的病害原因机理分析。

对于要求较高的高等级公路改扩建项目以及其它改建工程的重点调查段落,还可以依照《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辅以几何尺寸、平整度、错台、车辙试验等完善调查。

该阶段主要目的就是对老路初步分段,重点是明确路况较差、病害发育的段落,结合上一步工作,初步推断及判定病害可能形成的层面,即从路基路面、地质条件(包括地基问题及不良地质)以及通行荷载等方面,分析可能的病害形成机理,为下阶段的路基路面检测和路基勘探试验工作做好铺垫,确保下步工作有的放矢。

第三步:路基路面检测

一般的老路改建工程中,对利用老路路基路面检测主要采用回弹弯沉试验及压实度检测。对于高等级公路改扩建项目,还可以辅以雷达断面扫描以及路面路基钻芯取样试验,掌握路基路面层位厚度、变形、强度及面层质量情况。

在该阶段,老路弯沉检测、地质雷达断面扫描等无损检测应先于压实度检测进行。弯沉试验依照《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进行。通过回弹弯沉调查,能较清晰掌握全段老路的综合回弹模量,结合老路形态断面、地质信息亦可以对老路进行段落划分。其中,回弹模量值是老路路面、路基及地基三者强度性能的一个综合反应指标,通过老路强度好坏分段与之前的老路地质分段、路面表观分段对应比较,即可更进一步细化勘察分段,指导各段落的勘察内容重点及勘察密度,例如下一步的压实度检测点及老路地基勘探点的布置等。

地质雷达路基路面断面扫描主要是初步查明老路路基路面分层及层位错动变化情况。因为沥青面层、水泥稳定碎石层以及级配碎石路基层三者的介电常数不同,电磁波在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以采用一般高频雷达天线测量都能取得较好的反映效果。我们在工作中常用的是LTD-2100探地雷达和GC900MHz地面耦合式一体化天线进行。

压实度检测主要是查明路基填筑土压实情况,而钻芯取样检测工作则主要是查明路面水稳层的质量。该两项工作都需充分依据上一阶段勘察分段情况来布置。其间,对路基路面状况良好及不良段落皆需检测,但对于路基路面良好段,则以代表性、说明性的验证原则适量布点,对不良段落则应重点加大检测密度与深度。压实度检测层位深度一般要求穿透填筑路基,对于较厚填筑路堤(大于2m)段可结合下一阶段路基勘探进一步检验下部路堤填料的质量情况。通过压实度检测,明确老路路基路面层位组成,查明路基填筑类别、性质、密实状况等。

该项工作的重点是统计出沿线路基填料不合格、压实不满足及面层质量差、组合不合理的段落,分析其与老路病害的关系,为最终的老路病害成因提供该层面的分析依据。

第四步:路基勘探、试验验证

路基勘探工作主要是针对老路病害发育段落及回弹模量较小的路段展开。该工作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对老路路基尤其是地基土进行调查,分析老路病害原因。对于路基填筑较薄段,因压实度调查一般已穿透路基填筑层,所以此阶段主要是针对地基土依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进行勘探取样调查,查明地基土的类别、沉积特征及工程性能,分析地基土与老路病害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对于较厚填筑路堤(大于2m)的病害路段,可以通过钻探直接从老路路面向下探察,结合取样试验及原位测试查明路基填筑层及地基土层情况,从而为全面老路病害成因分析提供依据。

该阶段中,取样试验内容除了包括常规的土工试验如筛分、液塑限、含水量、容重外,对于特殊性地基土段落还应增加相应试验,如软土的剪切压缩试验、膨胀类土的膨胀性试验、湿陷类土的湿陷性试验等特殊试验。还有,新疆是典型的盐渍土分布区,往往盐渍化的地基土及路基填筑层即为老路路基路面破损主要原因,所以也是重点取样试验内容之一。

第五步:全面总结评价

该步骤工作即对前述所有调查结论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总结,最终形成全面客观的老路评价报告。报告一般依据路基路面表观特征及检测结果对老路进行分段,之后对各段落再进一步详细阐述说明。对于每一段落,首先应阐述该段落的老路特征,如路基路面表观完整程度、路面分层情况及破损破裂情况以及老路病害发育情况如翻浆、沉陷、路基失稳等;其次,通过综合分析老路沿线自然条件、路面、路基及地基的调查结果,说明该段当前老路状况形成的内因外因。不仅对路况良好段进行原因说明,更重要的是对老路状况不良段落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阐明造成老路病害原因层面,如单一方面原因或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列出各问题层面的检测结果佐证。最后,通过统计分析全段落情况,最终给出老路利用建议如:是全段利用、全段弃用还是分段利用。在建议利用的老路段落中是直接利用还是通过完善处理后再利用,对于需处理段落,提出处治层面及方法。

3、结语

通过之上总结叙述,我们可以看到在公路改建的老路调查中,应该要做到有步骤、有方法、有重点。在老路检测当中,其实还有些技术以及不断改进的方法,但调查原则大同小异,即尽量各部骤工作的递进相关性,先由宏观再到微观,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优的勘察收获。在确保老路勘察结果的科学性同时也做到了经济节约,最终更好服务指导老路工程改建工作。

作者简介:王洪涛(1980-),男,新疆乌鲁木齐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上一篇: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方法 下一篇:现阶段施工安全监理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