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物联网技术促推农业信息化

时间:2022-06-17 11:03:36

依托物联网技术促推农业信息化

摘 要: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信息技术不断完善的背景下,物联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何应用物联网技术更好助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是当下我们面对的新问题。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农业;信息化

农村信息化是国家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村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渗透到农村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使信息资源在农村得以充分开发、应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物联网技术是通过传感设备将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将该技术应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中,对促进农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体系框架

该系统构架如图1所示。每一个农作物(包括牲畜、农产品、)都被赋予一个独一无二的代码,将这个代码存储在电子标签中贴在物品上,同时将这个代码所对应的详细信息和属性存储在RFID信息服务系统的服务器中。当物品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中被识别并记录时,通过ONS(对象名解析服务)的解析可获得物品所属信息服务系统的URI(统一资源标识),进而通过网络从RFID信息服务器中获得其代码所对应的信息和属性,以进行物品的识别和达到对物流供应链自动追踪管理的目的。物联网的最终目标是为每一个农产品(包括农作物、牲畜等)建立全球的、开放的标识标准,它的发展不仅能够实现对农产品的实时跟踪,而且能够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分析

(一)在农畜产品安全生产监控中应用

为了给农畜产品整个生产监控的各环节提供有关农畜产品产地、运输、仓储、加工、装卸、配送和N售等方面的实时、全面与详实的电子化信息,从而保障食品安全,利用RFID技术和EPC标准进行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这里强调的是RFID自动识别技术使物品上的信息与信息系统实现非接触式交互与处理,从根本上架起了沟通物质世界与信息世界的桥梁,使得物质世界与信息世界可以进行快速高效地转换、处理和反馈。

(二)在动物识别与跟踪中的应用

动物识别与跟踪一般利用特定的标签,以某种技术手段与拟识别的动物相对应,并能随时对动物的相关属性进行跟踪与管理。在动物识别中使用物联网主流技术RFID,代表了当前动物识别技术的最高水平。在动物身上安装电子标签,并写人代表该动物的ID代码。当动物进入RFID固定式阅读器的识别范围,或者工作人员拿着手持式阅读器靠近动物时,阅读器就会自动将动物的数据信息识别出来。如果将阅读器的数据传输到动物管理信息系统,便可以实现对动物的跟踪。

(三)在农畜精细生产系统应用

1、基于物联网田间伺服系统。田间伺服系统主要由使用物联网的无线技术田问管理监测设备自动记录田间影像与土壤酸碱度、温湿度、日照量乃至风速、雨量等微气象,详细记录农产品的生产成长记录。在我国,中国农业大学的王茂华教授联合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王宁教授、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张乃谦教授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总体上来讲,这种农产品的精细生产模式仍然处于小范围的试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普及应用。2、基于物联网精细养殖系统。数字化精细养殖是提高畜牧业集约化程度、提高效益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在精细养殖数字化系统中,利用RFID和物联网其他传感器技术跟踪圈养牲畜的生理、生产活动,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讯连接,以计算机数据控制中心构成分布式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功能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在仓储物流配送、经营管理等业务领域的扩展和融合,是对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有益尝试。

(四)在农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具有自动、快速、多目标识别等特点,会大大提高产品信息在“产地-道口-批发市场-零售卖场”这一流通过程中的采集速率,提高农产品供应链中信息集成和共享程度,从而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益和顾客满意度。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供应链在生产与供应各环节中,读写器获得数据后,应用软件将信息更新和储存于相应环节的本地数据库,并根据整个供应链各合作伙伴间所约定的共享和保密信息,将需要共享的信息通过Internet网络传输,更新相应的EPC码农产品信息存储站点的数据库。政府、合作伙伴和消费者可以根据所受的权限去访问、查询共享的EPC码农产品信息数据库和各个环节的本地数据库,以便为实现农产品安全管理做出合理的供应链决策和查询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等。

三、结束语

总之,农业信息化是一项的广泛的、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应用物联网、传感网等高新技术推进农业信息化是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途径。随着农业信息化的逐步完善,借助高新技术的支撑作用,依靠农民的信息化需求,才能全面实施农业信息化。

参考文献:

[1]王海燕.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5:23.

上一篇:工程造价审计对项目管理的积极影响初探 下一篇: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