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治疗分析

时间:2022-06-17 07:45:44

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治疗分析

摘要 目的:总结陈旧性骨折后骨不连的治疗经验,分析骨不连的病因,评价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2009年3月-2013年7月收治手术治疗的骨不连患者14例,均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加自体骨移植治疗。综合评价骨折愈合率、手术并发症、临床效果。结果:本组14例患者,经过术后随访,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随访时间3~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12个月,平均7.1个月。其中12例临近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另有2例临近关节仍存在活动障碍,无内固定失败等。结论:骨不连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常见并发症,骨折部位、骨折类型的不同以及术后发生感染均是造成骨折后骨不连的重要原因。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骨移植技术是治疗陈旧性骨不连较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骨折;术后骨不连;治疗分析

骨不连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折并发症,在骨折患者中,其发生率1%~12%。患者常因肢体功能障碍、患处疼痛、不能参与正常的生活,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痛苦大、心理负担重,对健康及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3年7月手术治疗的14例骨不连患者,诊疗效果满意。

资料与方法

2009年3月-2013年7月手术治疗骨不连患者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24~71岁,平均42.6岁。骨折发生原因:车祸致伤9例,重物挤压伤2例,暴力伤1例,摔伤1例,锐器伤1例。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11例,闭合性骨折3例。骨不连部位:胫骨5例,尺桡骨3例,肱骨3例,锁骨2例,股骨1例。治疗方法:钢板内固定8例,髓内钉固定4例,克氏针固定2例。

骨不连诊断标准:骨折>6个月仍然没有愈合,并且无进一步愈合倾向已有3个月,称之骨不连。临床体征与症状:①骨折出现后>6个月未愈合,骨折断端仍有异常活动。②负重时疼痛明显,或负重功能丧失。③畸形、肢体功能障碍。

X线与CT检查:①骨折端分离、有间隙。②骨髓腔封闭。③骨折端硬化,呈现清晰的骨折面。④假性关节形成。⑤骨痂稀少。

骨不连的手术指征:临床上发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后>6个月,仍存在活动异常、局部疼痛、功能障碍。影像学结果表明骨折端有间隙、髓腔封闭以及骨折端硬化现象。

手术方法:根据影像学特征,临床上将骨不连分为肥大性骨不连、萎缩性骨不连、滑膜性假关节、感染性骨不连4类。本组14例为行内固定术后陈旧性骨不连,均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骨移植技术治疗。首先选择适宜的手术切口,尽可能更多地保留与骨骼连接的软组织,清理骨折断端过多的“无效骨痂”和周围瘢痕组织,去除夹于骨折断端间的纤维组织和瘢痕肉芽,切除硬化骨组织,钻通已封闭的髓腔,直至有正常出血,最后修整断端,采用合适的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取自体髂骨进行植骨。

术后处理:术后适当固定和抬高肢体,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肿胀。加强术后康复医疗护理工作,向患者讲解手术及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患者信心,逐步增加营养,改善机体状况,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配合医务人员从肌肉等长收缩锻炼开始,逐步指导患者进行临近关节的功能锻炼,配合物理治疗、主动锻炼等,有利于骨不连的预防和治疗。同时可适当应用促进骨痂形成和骨修复的药物。

结果

14例陈旧性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均顺利通过了手术治疗,经术后抗感染、功能锻炼,辅以物理治疗和康复护理,伤口均Ⅰ期愈合。14例患者中,13例完成随访,1例失访,经随访3~24个月,随访患者均实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11个月,平均7.1个月;其中13例肢体功能恢复较好,临近关节功能较术前有较大的改善。1例患者遗留有屈膝受限或前臂活动等。

讨论

骨不连的原因分析:力学稳定性、足够的血供(即骨血运)以及骨和骨的接触是骨折愈合的最基本条件。分析本组病例骨不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内固定材料使用不规范。新骨生成取代损伤的骨组织才能实现骨折愈合,稳定固定是骨折愈合的必要条件之一。钢板长度不够或者内置物过小或过细,致使骨折处紧密度欠佳,出现骨折处过度活动。②开放性损伤和高能量闭合性损伤本身会造成如组织剥离或骨膜血供的损害。加之切口复位时过多的剥离骨膜,植入内固定材料时损伤骨膜和组织,均可影响骨的血运。③内固定术后感染。本组1例,为胫骨上段开放性骨折,由于局部血液供应较差,骨感染使肉芽组织长入骨折断端,使骨折部位产生骨质溶解,容易造成骨接触不良。④片面追求解剖复位,使骨膜广泛剥离,造成骨膜及周围软组织被大量损伤,会破坏骨的血液供应,影响骨的愈合。

骨不连的治疗: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由于患肢长期制动,导致废用性骨质疏松,选择的内固定物十分重要。治疗骨不连的重要环节是保持骨折稳定,目前锁定加压钢板固定仍被广泛应用,在祛除原固定装置以后,利用锁定加压钢板的动力加压孔,可使新生血管组织、骨组织可以沿着孔隙长人材料内部,骨细胞贴附在材料表面并不断进行增殖,促进骨组织的再生与修复;利用锁定螺钉其直径大的优势,能够增加抗剪力的能力,缩短板骨之间的距离,增加骨折端的稳定性。在选用材料时注意选用足够长的锁定加压钢板,骨折远近两端至少各固定2~3枚相同规格的螺钉;手术时尽量避免剥离骨膜;在骨折断端处局部植入足量的自体骨。目前,虽然可供选择的植骨材料类型多样,但是作为骨移植的“金标准”,因为其疗效确切,自体骨移植仍作为临床优选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针对多种原因造成的骨不连,在选择好手术指征的前提下,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取髂骨行自体骨移植,具有固定稳定,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早期关节活动的优点,是治疗骨不连的有效方法之一。

上一篇:胺碘酮在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下一篇: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操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