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创新的探究

时间:2022-06-17 05:23:34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创新的探究

【摘要】 德育课是中职学校教育体系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它对中职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其他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当前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存在较大的问题,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重视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创新考试考核方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 教学方法 创新

德育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 只有在不断地探索创新中才能发展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在思想、行为习惯、修养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肩负起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和创新能力培育的重任。

一、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中职德育课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出了其德育主渠道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职学生的厌学情绪比较严重

据调查,多数学生在德育课的学习上态度消极,在他们的眼里德育课可有可无。很多学生认为他们是来学技能的,学不学德育课,知不知道政治理论都无所谓,认为上德育课耽误了他们学习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这些学生很少真正参与到德育课的课堂教学中来,往往是心不在焉,上课做其它的事情,有的干脆把德育课看成休息课。

(二)中职德育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态度存在问题

教师是教学的发动者,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实效性。多数中职的德育教师普遍认为自己所教的学科不如其他学科重要,学生不学习,同行不尊重,领导不重视。致使一些德育课教师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信心不足,厌教现象比较突出。

(三)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德育课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目前大部分学校配置了多媒体教室,也接通了校园网,教学设备相对来说比较齐全,但是在德育课教学中真正使用的并不多,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的单一,讲授法仍是最常用教学方法,多数教师已经习惯了照本宣科,很少尝试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二、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德育教育自身发展和时展的要求,中职德育课教师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不断地探索并大胆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一)重视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能力

德育课教学的创新必须充分发挥教学研究的作用。首先,德育课教师应树立科研先导意识,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理念,走“研究课题从教学中来,研究成果回到教学中去”的道路,进行教情、学情研究,探索出适合校情、学情的有效教学模式。其次,德育课教师要发扬教学研究的优良传统,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教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

(二)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及编写校本教材

当今社会需要懂技术、操作能力强、肯吃苦、讲诚信、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劳动者。作为德育课教师应能对社会发展、企业用人标准有一定的敏感度,要能用好教材,并能超越教材,把身边发生的事、社会热点充填在教学内容之中,使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即不冲淡教学主题,又能强化育人意识和创新意识,这样才能保持教学的活力。

(三)贴近生活,让内容更具感召力

德育课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所采用的案例、情景都应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段与接受能力来授课。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的案例非常有助于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能有效地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四)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作为德育课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尝试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下介绍的几种方法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使用。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明道理,给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以启发的教学方法。此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的生活情境或事件为题材,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讨论。这种选用实际案例的教学方法,比单纯运用知识去讲授效果更为有效,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借助一定的设施、设备、场所和工具,为学生创设一种共同活动的环境,让学生在亲身参与某种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关爱、协作、自主、分享的重要性,从而强化学生这方面的品质和能力。情境创设按照呈现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有“语言描述”、“计算机多媒体(声音、图像、视频)”、“模拟场境”、“现实情境”、“问题提出”等类型。创设情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情景的生动性、丰富性来恢复知识原来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讨论教学法

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内容,科学设计,合理安排一些课堂活动,如辩论会、演讲会、课本剧表演等,善于挖掘教育主题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活动情境,形成激活学生热情,诱发辨析思考,开展行为实践的活动,要努力营造课堂的民主氛围,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大胆推理设想,把问题拓展延伸开,把思想和情绪激活,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4.探究教学法

探究教学法是教师课前布置任务、学生按着要求完成任务,课上进行交流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从课堂走入社会,不仅增强了德育课的实效性,而且也加强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使德育课真正的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

上面介绍的几种德育课教学方法德育教师在运用时要根据中职学校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的实际灵活运用,切不可生搬硬套。

(五)要建立德育实践基地

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区校外德育资源,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原理和规范、价值标准分辨社会中的各种真伪、善恶、美丑等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激发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情感,在活动中升华学生的理想信念。

(六)创新考试考核方法,引导学生学以至用

德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考试考核方式上与其他学科应有所不同。德育学科的考试将逐步走向科学化,应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试评价。学生的成绩评定应实现三方面的结合:一是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克服片面强调记资料,观点的倾向,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二是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引导学生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让学生走出课堂,用生活中的实例去印证教材内容,加深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卷面成绩与平时表现相结合。淡化分数,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参评三结合的方式,最终给予综合评定。既考查了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学以致用、落实到行动中的实际效果。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学科的育人功能。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前进,教育对象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中职学校德育课还会不断地遇到新的问题,不断地涌现出新的思想、新的内容、新的方法。同时,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和日积月累的过程,德育教育的作用更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让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在创新意识的推动下不断提高,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吕延苹.大学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 东北师范大学.2006,11(01)

[2]张丽娜.提高中专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9,02

[3]吴轶诚.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实效性与发展性初探[J].科教导刊,2011(2).

[4]汤波.德育课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兼论德育课的有效性[J],华东师范大学报,2003,10

[5]杨东芳.情境教学理论在中职哲学基础课中的应运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 .2008,04

上一篇:动漫专业培养定位和培养过程分析 下一篇: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