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22-06-17 04:22:29

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目前,知识经济正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面对知识经济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在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肩负着历史使命的现代职业教育,应该以怎样的姿态迎接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这是需要职教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 机遇 挑战

目前,知识经济正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面对知识经济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在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肩负着历史使命的现代职业教育,应该以怎样的姿态迎接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这是需要职教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1 新时期要求职业教育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当今知识经济的生命和袁泉在于创新,经济与科技的竞争,不就仅仅是人才数量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人才素质竞争。为此职业教育要建立与知识经济相应的发现式、创新式的教育模式。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的在于两个方面:

1.1 要改变过去职业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倾向

职业教育要摒弃"应试教育"的倾向,可以从根本上解放学生的思想,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正是激发学生创造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1.2 要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新时期需要有综合能力的通才,只有专业技能是不够的。为此,要改变过去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知识面过窄、过专、过偏的现象,进一步拓宽专业范围,淡化专业界线。在课程设置中要加强综合性强、适应面广、有较强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教育与训练,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科技发展新趋势的反应能力与创造潜能。

2 新时期要求职业教育的课程不断更新且呈综合化

2.1 既重视课程的应用性,又不否定课程的基础性。在注重应用性的前提下,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大的自我学习和发展的潜能。

2.2 既重视课程的专业性,又不否定其适应性。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课程及课程体系必须以职业或职业群需要作为重要依据加以框定,具有一定得专业性。但在注重专业的同时,也要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学生适应性从业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奠定在较高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的一种迁移能力。否则,专业太窄,无法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品格得到全面发展,容易造成他们不对口而一时无法向其他领域转换。

2.3 基础学科和技能相互渗透。目前,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知识面虽然较宽,但文化知识和技能课不能很好结合,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为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基础学科和技能课兼容。

2.4 加强师资的培养和锻炼

在师资短缺的情况下,要内部挖潜,敢于用青年教师,让他们在教学第一线上得到锻炼,发展成熟。建立兼职教师队伍。在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是改善师资的战略性问题。还要鼓励老师利用零散的业余时间自学新的知识,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针对实践锻炼的问题,应把实习同科研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达到锻炼教师的目的,使人人都成为"双师型"教师。

3 贴近企业 服务就业

3.1 主动了解企业需求,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

学校职教处专门负责学生就业推荐工作,已经与多个企业建立了固定联系,我们还根据企业需求及预测分析确定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与用人单位签订培训合同,准备实行"订单教育",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按照企业要求进行培训,形成了稳定的校企关系和就业渠道,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连续5年达到90%以上。

3.2 突出学生实际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我们坚持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加大了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课时比重,突出了技能训练。2004年,学校投资20万元,建立数控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创造了条件,也为企业用人提供了方便。我们注重提高教学质量,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引导教学,认真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研究改进教学内容和实习条件,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率达到90%以上,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持"双证"(毕业证、职业资格证)上岗就业。

3.3 建立广泛的就业网络

我校职教处专门对学生就业与创业进行指导,为学生就业做好各项服务,首先与用人单位缔结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其次派出责任心强、有一定交际能力的人员实地考察,获取就业单位的各种信息,为学生就业提供广阔的空间。最后,再到用人单位去实地考查,与用人单位面对面地洽谈有关学生就业的细节问题,以确保学生就业的安全性、稳定性。

3.4 对就业学生进行跟踪服务

学生就业后,学校不能视为是"嫁出门的女,泼出门的水",一推了之,我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就业学生跟踪服务,跟踪服务的工作内容是:继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求他们在实践中坚定职业理想,端正劳动态度,培养职业良心;检查、考核学生在用人单位的表现和业绩,强调劳动纪律和专业技能的影响与作用;协调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关系,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对离岗学生应区分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处理,如确是用人单位某种原因引发离岗,学校必须对离岗学生实行再就业安置。

对就业学生的跟踪服务与管理,既促进了学生的成功就业,又密切了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关系,提高了学校的社会信誉,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同时,也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4 办学理念的改革

职业技术培训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培养社会需求的具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在目前各种社会办学力量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势下,要想保证充沛的生源,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必须要改革办学思路。我校一直进行校校之间、校企之间农学结合的横向联合,以扩大学校的生源和社会影响;还准备在学制上进行改革,长短学制结合,以满足社会上各种不同的教育受体。另外还放宽招生条件,专业设置更新,正规教学和业余培训结合等。

总之,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悠关于一个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悠关于国家盛衰,是一个重要的永久性课题。

上一篇:让英语课堂刮起最炫乐学风 下一篇:奇境:海市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