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中“企业生产模式教学管理”课题探讨

时间:2022-06-17 02:44:46

项目教学中“企业生产模式教学管理”课题探讨

摘要: “企业生产模式教学管理”是以一个企业车间的模型来确定的,围绕产品制造过程中涉及到的技能、管理、团队间的合作,提出一套具有操作性、系统性、科学性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为适应数控专业“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开创出的一条适合专业教学管理的新路子。新型教学管理模式能促进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与素质的提高,以实现学生培养与企业要求间的“零对接”。

Abstract: "Production Mode of Teaching Management" is determined by the model of a enterprise workshop. This paper around the product manufacturing process involved skills, management and team cooperation proposes an operational, systematic, scientific teaching management model which is to meet the use of the NC Professional "Project Approach" and create a new way of teaching management. New teaching management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skills vocational students to achieve the "zero-docking" between students and enterprises demands.

关键词: 企业生产模式;教学管理;项目教学;数控专业

Key words: production mode;teaching management;project teaching;NC Profession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3-0217-02

1“企业生产模式教学管理” 实施与运用的背景、理论依据与目标

1.1 开创教学管理的新路子是教学模式革新的需要职业教育的理念已经从“是什么”“为什么”的学科体系转向“怎么做”,“怎样做更好”的学习领域体系,职业教育强调在“做中学,学中做”,用“项目教学法”把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完成。其全过程的特点在于避开传统的学科体系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以逻辑思维方式为主转向以形象思维方式为主,注重动手能力、独立获取信息和自主建构知识等能力的培养。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赵志群博士在《从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谈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的报告中指出:必须在职业教育中推行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项目教学法”的课堂教学,逐渐取代传统教学中“视理论为基础”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管理模式。以上种种转变可以看出,传统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因此开创教学管理的新路子成为了教学模式革新的需要,这也必然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走势的需求。

1.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工作过程知识”是在工作过程中直接需要的(区别于学科系统化的知识)、常常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工作过程知识”是职业性技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传统的职业教育常常忽视了对学生掌握“工作过程知识”这一要求。建构主义理论也告诉我们,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教学媒体资料),创造模拟工作情境,以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

1.3 “企业生产模式教学管理” 的运用使项目教学的实施更为有效当前数控专业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已经比较广泛,“项目教学法”在数控专业教学中的实施与运用,重点强调的是对人的关键能力的培养。针对“项目教学法”的特色,实施的方式要在运用的效果上得以体现,这就要求实施与运用要相得益彰,就必须有更为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探求并初步确立适合职业学校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环境,是为了更早地让学生接触到工作环境与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运用已有的能力或其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在“做”中“学”的机会,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动态发展要求的能力。“企业生产模式教学管理”是为项目教学的实施开创出一条适合专业教学管理的新路子,使项目教学的实施更为有效,促进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与素质的提高。

2“企业生产模式教学管理”在数控专业项目教学中的设计

2.1 了解企业生产运行模式在数控专业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要考虑到学生对数控技能的基本认识与接受能力,特色教学管理方式在实践教学中要围绕着适合学生的发展方向去展开。“企业生产模式教学管理”是以一个企业车间的形式来确定的,它围绕产品制造过程中涉及到的技能、管理、团队间的合作来设计,以实现学生培养与企业要求间的“零对接”。了解企业生产运行模式是“企业生产模式教学管理”设计的前提,是专业教学与企业实际生产相结合,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督促、自我鉴定衡量,实现自我价值的依据。“企业生产模式教学管理”的生产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

2.2 生产组织结构的建立与管理

2.2.1 模拟生产组织结构的建立把全班同学每5-6人分为一个生产小组,分别任命一名车间主任,即各组负责人。车间主任可以考虑作为以后参加技能比赛的选拔对象。同时以自由结合为原则,根据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充分考虑学生各方面素质,对各组成员进行适量调整,尽量保证各组的实力均衡,避免打击一些差生的积极性,要保证动员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2.2 模拟生产组织的管理规范考勤制度,制定项目考勤表(见表1),建立考勤档案,考核结果与成绩挂钩。

2.3 编写加工技术文件加工技术文件是指导工人操作和组织管理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是企业和车间进行设计或技术改造的重要原始资料。它反映了加工中的客观规律,有关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这是企业生产中的工艺纪律。

2.3.1 工序卡(见表2):

2.3.2 刀具卡(见表3):

2.4 生产质量管理与评价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培养正确的质量观,建立质量检验制度,是符合企业生产要求的关键和重要手段。

2.4.1 产品质量检验卡(见表4)。

以圆弧锥度轴的生产为例,零件图如图2所示。

2.4.2 车间(小组)生产质量管理“生产质量报表”是对学生在实训中的生产综合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3实践反馈与思考

3.1 “企业生产模式教学管理”在“项目教学”中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这套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训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使学习与职业、社会的实践行动息息相关,不但教给学生复杂社会实践中的行为模式,而且教给他们如何对自己行为标准和行为结果进行反思。在制定生产任务与生产质量的前提下,各个学生对自己能否完成指定的任务充满了期待,同时也使学生关注着生产任务的完成时间与完成质量,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

3.2 “企业生产模式教学管理”有利于选拔与培养优秀的比赛型选手在“企业生产模式教学管理”实施过程中,对于“车间主任”的选任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选拔,选出几个相对有能力的学生担任。在数控项目教学中,对这几个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长期的重点培养与任用,既培养了他们掌握技能的能力,更让他们在管理生产小组与帮助车间员工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充实、自我提高,为他们能够在比赛中经受住考验奠定了基础,为每年的职业技能竞赛培养了一些后备选手。

3.3 设备、工位不足严重制约“企业生产模式教学管理”的运行

工科专业的设备与工位不足是各个学校的大问题,特别是数控专业,虽然有着国家与政府的扶持,但由于设备的昂贵,不可能大量的购买,更不能让学生人手一台,这也是我校的现实状况,在这个问题上,如何最大限度、更合理的利用资金与设备,比如采用多工种同时进行等方式,以解决资金与设备不足的现象,提高“企业生产模式教学管理”的实用性,这是今后我们不断研究、探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参考丛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8).

[2]王玉兵等.自主学习特点及其教育环境构建.中国教育学刊,2003,(1).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3、4期.

[4]主编:李国举.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基本功.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6).

[5]主编:周晓宏.Fanuc系统数控车加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0).

[6]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室内挥发性污染物生物毒性研究 下一篇:招投标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有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