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6-17 02:39:03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些年,随着国内各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越发频繁,进一步加大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频率、施工规模。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百姓经济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对于建筑产品的质量、美观、功能、节能、环保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直接加大了项目施工的难度与作业量,若要保证项目施工的质量安全就必须强化质量管理。本文就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对策方法

作为一种体积庞大、结构复杂的工程项目,建筑产品的施工质量不仅影响着各参建企业自身的经济利润、市场竞争力,同时也直接关系到业主、住户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在实际的建筑项目施工中,各项生产操作将消耗大量的投资、物资以及能源,倘若某一环节、工序、结构部位出现问题,将损害项目整体的经济效益与生产效率,而若是没能及时加以防控、治理,必将埋下安全隐患、质量缺陷,以至于引发各类工程事故。目前,我国多数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均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建筑市场、建设企业的长期发展。以下,本文就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具体的对策、方法。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参建人员综合素质较差: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各参建人员的管理意识、业务能力、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对于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其主要体现在:参建企业的上级领导,由于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在项目的筹建、决策、招投标阶段未能组织实施有效的项目管理,导致项目的投资储备不足、中标单位资质不符等诸多问题;许多建筑项目的质量管理、技术、设计人员,普遍存在风险防控意识较差、现场监管不到位、管理方法陈旧、质检手段滞后等问题;项目施工的一线作业人员通常是由农民工组成,专业知识、技术技巧的不足,难免出现违规、违法、违章的行为与操作,以至于施工质量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二)建材质量不合格:

长期以来,作为构成实体建筑的基础,各种施工材料的总体投资消耗占整个项目投资的70%左右,为进一步扩大经济利润,一些不法承包商在获得建筑工程的承建权后,往往没能严格依据我国有关的标准、规范进行施工材料的采购,而只是一味的追求压力成本与市场价格,从而难以保证建材的规格匹配、质量可靠。对此,在实际采购施工材料的过程中,参建单位并未组织有关人员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在不了解供应商的资质、能力、信誉的情况下,盲目的签署合作合同,并在后续的材料进场中以形式化的检查随意带过,以至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使用了存有缺陷、破损的材料,不仅直接降低了工程质量,同时也将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施工环境的影响: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均是在室外环境中完成,而在实际进行钢筋的焊接、地基施工、混凝土的浇筑等多道工序时,极易受高温、严寒、降雨、空气湿度等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此,虽然各参建单位、管理人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并未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只是在高温、严寒气候下叫停生产操作,对于各结构部位、施工工序的保护并不到位。

(四)机械管理缺乏重视:

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现代化生产的主要手段,机械设备的使用,对于项目施工的进度、质量有着必要的联系。然而,许多参建企业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没能科学、合理的组织进行机械设备的选型、检查、维护、管理,对于一些的关键工序、重要部位的机械操作也未能加以指挥,以至于机械设备的损坏、故障以及违规操作的发生,直接引发工程事故、破坏施工结构的质量、延缓施工进度。

二.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方法

(一)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国家应当充分考虑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殊性,从立法的角度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进行规范,从制度上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奠定一个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将建筑工程管理纳入法制轨道是建筑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形成新型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机制,从经济、法律、行政等各个方面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进行约束。只有各级执法部门加大对建筑部门、建筑企业的监管力度,才能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还应对建材市场进行整顿,建立建材生产、销售认可制度,通过严格的监管和经常性的质量检测机制,确保合格的建材进入建筑施工现场。

(二)优化质量管理体系:

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各参建单位的高层领导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不仅需要建立合理、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同时应具体细化、详细明确有关的标准、制度。对此,为进一步提高各项管理工作的效率、质量,首先需要设计、制定完整有效的责任机制、绩效考核制、教育培训制、奖惩制、技术交底制、质量验收制等具体内容,以此作为各项业务活动的科学依据,并将其落实到项目的招投标、设计、施工等多个阶段、环节。其次,应选配具备一定实践经验、专业知识、管理能力的质量管理负责人,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实施。最后,参建企业应加大必要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更新、改进相关的检测手段、设备、仪器,以此保证各工序、部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

(三)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1.作为建筑施工的基础依据,对于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专业性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不仅需要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必要的图纸会审、分析工作,组织其他专业的管理、技术、作业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此了解、掌握项目的设计意图、具体要求、施工标准、薄弱部位等信息状况,为后续的生产操作做好准备。

2.在岗人员的管理。实际建筑施工中,应根据设计图纸、施工方案以及组织计划,针对薄弱环节、重要部位、关键工序、隐蔽工程,加大监控力度,在指派专项质检人员的同时,协同监理工程师做好审查、验收、签证等工作。为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应定期组织在岗人员进行素质教育、专业培训,或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劳工队伍,以此保证各项生产操作的科学、合理、专业。对于各个班组、岗位、工序的人员轮换,应严格审查接班者的资质证明,而对于工序的完工只有在经过专业审查、系统检验的前提下,确认其质量合格才允许后续操作的进行。

3.施工物资的管理。建筑项目的施工,对于工程物资的管理,首先需要加强材料采购环节的监管与控制,通过市场调查、价格分析以及对多个供应商运营情况的对比,从中选择、确定最佳合作对象,并在进场时严格审查建材产品的书面出厂文件、组织进行抽样检查,但确认其规格、种类、质量充分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标准后,才能予以进场、使用。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则需要加强重视其存放的空间环境、地点位置,避免影响到其他工序的作业活动及施工部位,以现场巡视、定期检查、及时维护的方法,保证机械设备的运行稳定、安全,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则可指派专人进行督导、指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虽然一直是我国多数建设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点工作之一,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难免存在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对此,为从根本上提高项目的生产操作水平、施工建设质量,就必须与行业市场相同步,不断更新、完善质量管理工作的方法、理念、手段,以全方位、全过程的业务活动,从源头上避免质量缺陷、病害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邓朝晖,陈加庆. 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研究[J]. 科技信息, 2010,(03) .[2] 张宇辉,张世宽,刘念豫. 浅析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J]. 科技信息, 2010,(15) .[3] 洪华俊,朱惠敏. 探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之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J]. 科技资讯, 2009,(26) .

上一篇:预制箱梁砼外观质量控制工艺措施及原因分析 下一篇:建筑工程模板分项的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