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粮食安全视角下粮食生产论文

时间:2022-06-17 02:14:06

基于粮食安全视角下粮食生产论文

一、关于粮食安全

一是扩大面积已无潜力可挖。

甘肃省粮食连续九年丰收,播种面积增加了510万亩,对增产的贡献率超过30%,粮食面积的潜力已挖掘得比较充分,再要靠扩大面积来增加产量,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必须走稳定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集约化、内涵式发展的路子,实现粮食和经济作物统筹协调发展,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同步增长。

二是结构调整的空间已经不大。

近年来,甘肃省粮食生产连续快速增长的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顺应天时、调整结构,大力发展玉米、马铃薯等大秋作物,压夏扩秋,压劣扩优,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全省夏秋比例由2003年48∶52调整为2012年的34∶66;夏粮面积由2003年的1791万亩减少到2012年的1447.95万亩,减少了343.05万亩;秋粮面积由1957.95万亩增加到2811万亩,增加853.05万亩,其中玉米面积达到1293万亩,扩大了651万亩,马铃薯面积达到1045.05万亩,扩大300万亩。秋粮总产量达到786万吨,比2003年增加385万吨,占全省粮食总产的70.8%,比2003年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由于夏粮面积调减幅度大,作为主要口粮的小麦目前缺口已达200万吨以上。继续大幅压减夏粮、扩大秋粮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必须依靠科技,在保持夏粮产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努力提升生产水平。

三是技术突破的难度越来越大。

粮食生产要上大的台阶,必要有突破性的技术或品种做支撑。近年来由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和马铃薯脱毒种薯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使甘肃玉米、马铃薯单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目前全省的情况看,短期内有突破性、带动性、全局性的新品种、新技术储备明显不足,依靠像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这样的单项技术突破大幅提高粮食单产的难度越来越大。我们只能走不断完善已有技术,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集成推广成熟技术的路子。

四是资源的约束日益趋紧。

目前甘肃省化肥、农药、灌溉水等资源要素的投入效率低下,利用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农业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城镇化加快、耕地减少,劳动力素质下降、数量减少,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粮食生产成本逐年增加的大背景下,要确保粮食生产稳定持续发展,必须彻底改变过去依靠大水大肥猛药的增产方式,必须改变过去重用地轻养地、重投入轻效率、重覆膜轻回收的增产方式,努力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路子。

五是灾害频发重发的态势难以避免。

甘肃省十年九旱,旱灾、冻害、雹洪、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几乎年年有、月月有。加之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革和种植结构的调整,各种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加,突发性、爆发性、危害性显著增强,对粮食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多年来防灾抗灾的成功经验,建立起一套主动避灾、有效防灾、积极救灾的科学抗灾减灾新机制,努力把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今后,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同志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两手抓的思想不动摇,进一步提高认识、整合资源、加大投入、集成技术、强化措施,确保全省粮食生产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一要稳定面积产量。

要坚持立足省内粮食自给的基本方针,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确保产能”的粮食安全战略要求,突出旱作农业区,突出玉米和马铃薯两大高产作物,稳定小麦生产;突出关键增产技术的推广应用,突出防灾减灾,确保粮食稳定增产。今后五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必须稳定在4200万亩以上,总产必须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力争达到1200万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农民增收腾出更大空间、拓宽更多渠道。

二要扶持生产大县大户。

目前甘肃省粮食的主产区和生产大县已主要集中在旱作农业区。2012年全省粮食产量在1.5亿千克以上的32个生产大县中有24个在旱作农业区,占到75%。这些县区耕地和粮播面积普遍较大,由于地方财政拮据,投入跟不上,基础条件较差,中低产田面积大,单产水平低,但增产潜力巨大。另据省农牧厅调查,2012年全省有种植规模50.1亩以上的种粮大户3.05万户,年粮食种植面积271.05万亩,占全省的6.4%;年粮食产量136万吨,占全省的12.3%。这些大户为全省粮食的持续稳定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大县和种粮大户的扶持力度,将项目、资金、科技等要素向粮食生产大县、大户倾斜,提高大县和大户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变粮食大县财政穷县的窘态。农业“四项补贴”等惠农政策资金新增部分要重点向粮食生产大县和大户倾斜。集中力量经过5年的努力,把目前产量在2.5亿千克以上的凉州、甘州、环县、通渭、安定、会宁、镇原、永昌、民乐、宁县等10个县(区)打造成年粮食生产能力5亿千克左右的粮食生产大县,把目前产量在1.5亿~2亿千克的崆峒、临洮、秦安、秦州、永登、靖远、灵台、古浪、甘谷、静宁等10个县(区)打造成年粮食生产能力2.5亿千克以上的粮食生产大县。

三要加大先进适用技术集成推广力度。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提高旱作农业技术水平。在稳定扩大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面积,着力提升技术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全膜黑膜马铃薯和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技术,尽快形成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为主体,以全膜黑膜马铃薯和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技术为补充的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其次要加大对粮食作物,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优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和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尽快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的粮食作物新品种,为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保障。再次要大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节本增效技术,普及提高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和地膜回收利用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然后要积极推进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统防统治体系建设,提升应急防控能力。最后要坚持农机、农艺与农业信息的深度融合,用信息化改造传统农业,用信息化武装现代农机,推动农机智能化、农艺精准化,努力提升粮食生产,特别是玉米、马铃薯的机械化水平。

四要积极推进大面积高产创建。

以小麦、玉米、马铃薯3大作物为重点,通过整合农业生产资源、集成各种生产要素、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使高产创建与科研单位、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相结合,深入推进高产创建,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认真总结各地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创造的成功经验,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突破技术瓶颈,组装配套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在面上推广。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整乡、整县整建制大规模推广应用,形成一批高产高效的粮食生产区域,辐射带动更大范围的增产。

五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牢固树立减灾就是增产的理念,重点做好干旱、低温冻害、雹洪、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预警防范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提高防灾减灾的主动性和科学性。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保险制度,提高农业和粮食生产抗御灾害风险的能力。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种粮大户、种粮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的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提高抗御灾害的能力。同时,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和现代装备建设,建设一批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使粮食生产建立在一定程度可控的水平上。

二、关于旱作农业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年均降水量只有300多毫米,且时空和区域分布不均,70%的降水集中在第三季度。全省5200万亩耕地中,旱地占到70%,是全国典型的旱作农业省份。由于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过去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遭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严重影响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由于干旱多灾,全省粮食生产长期低而不稳,单产水平低,人均占有粮少,年际间波动大。因此,解决干旱问题,发展旱作农业成为全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甘肃省委、省政府都非常重视旱作农业,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总结探索形成了“修梯田、打水窖、铺地膜、调结构、兴科技”的旱作农业发展路子。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旱作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甘肃省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在不断完善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和反复试验研究,终于在2003年研究探索出了集地膜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等技术为一体,抗旱、保墒、增产效果十分显著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该技术最大限度地保蓄了土壤水分,从根本上解决了旱地土壤水分蒸发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变无效降水为有效降水,实现了田间雨水的集流和富集叠加利用,有效解决了旱作农业受制于水的难题,成为目前甘肃旱作农业技术体系的核心。全地面覆盖后,强化了地膜的增温增光效能,增加了有效积温,使原来不能种植玉米的区域可以种植玉米,使原来玉米种植的早熟区变为中熟区、中熟区变为晚熟区,大幅度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在正常年景下,玉米平均增产30%以上,马铃薯平均增产25%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的可控能力和稳定性,开辟了旱作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实现了旱作农业技术的重大突破。这一技术一经问世就以强大的抗旱增产效果,得到了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就一项技术而言,推广速度之快、面积之大、增产效果之好、重视程度之高、扶持力度之大、群众接受程度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从2007年省委、政府组织大面积推广开始,到2012年,中央和省级财政6年累计投入资金9亿元,市州和县区配套近12亿元,极大地支持了推广工作,调动了种植农户的积极性,促进了该项技术的快速推广。推广面积由2006年的12万亩达到2012年的1258.05万亩,6年累计推广4400.1万亩,累计增产粮食超过400万吨,为全省粮食生产“九连丰”立下了汗马功劳。目前这一技术已在全省旱作农业区大面积推广,受益农户占到全省总农户的31%,示范带动和增产效果十分明显。旱作农业区过去粮食生产长期不能自给的严重干旱县区,如今已成为甘肃省乃至全国粮食生产的大县和先进县,成为甘肃省粮食的主产区和新的商品粮基地。2012年,全省旱作农业区粮食产量达到860.4万吨,比2006年增加了292.5万吨;占到全省总产量的比重达到77.5%,比2006年上升了7.2个百分点。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的大规模推广,使甘肃省的旱作农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全省粮食生产初步摆脱了被动抗旱的局面,实现了大旱不减产、小旱大丰收的目标,但目前也存在许多不然忽视的问题。

一是重视程度有所下降。

由于多年大面积推广中实行县区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和“三不变”原则,确保了推广工作的落实到位,但同时大面积推广所需的配套资金也给市县财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近两年来许多地方领导出现了松懈情绪,除推广面积大的少数县区外,绝大多数县区领导重视程度大不如前,支持的力度和行政推动的力度都明显减弱。加之近两年来省上取消了由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队组织人员互相抽查验收的做法,导致一些地方配套资金不落实或大幅减少,农民种植成本加大,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推广面积缩水较多,虚报现象严重。个别地方甚至只用省上补助的部分地膜去落实全部的推广面积,结果可想而知。

二是劳动力短缺,机械化程度低。

由于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打工,从事覆膜作业的劳力大多为老人、妇女。特别是保墒效果好的秋覆膜时间,又正值农民收获玉米、马铃薯等大秋作物和种植冬小麦的大忙季节,劳动力和农家肥都十分紧张,覆膜进度迟缓。虽然近年来农机部门研发生产和采购了一批覆膜机具,提高了覆膜的效率,使全省机械覆膜面积达到50%以上。但由于覆膜面积大、时间紧,加之一些覆膜机械适应性较差,覆膜作业的效果大打折扣。旱作农业区大面积的山旱地由于道路等基础条件限制,也无法开展机械作业,影响了覆膜的速度和质量。

三是技术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

由于劳动力素质较低,加之技术培训指导存在死角和盲区,导致技术不规范、不到位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在起垄覆膜方面:普遍存在大小垄不分、垄高不合规范,膜间压接不实或掺接过多、膜上覆土过多或太少,打渗水孔不及时、影响集雨保墒效果,新修梯田覆膜不喷除草剂或不施农肥、草害严重或底肥明显不足。在种植方面:普遍存在良法与良种不完全配套,种植密度不够或播种质量不高、出苗不全、缺苗断垄现象严重,品种选择不对路、一味追求晚熟高产品种,造成成熟度较差。在田间管理方面:主要是玉米苗期和大喇叭口期追肥不及时或不追肥、生长后期脱肥严重,病虫害防控不及时、不到位、收获普遍偏早、机械化程度低、造成产量损失。

四是残膜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尽管甘肃省从大面积推广开始就高度重视残膜回的收利用,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从统计数字看,2012年全省共回收废旧农膜8万多吨,回收利用率达到了66%。但许多地方,特别是一膜两年用的农田废旧农膜残留仍相当严重,随处可见。据调查了解,目前废旧农膜回收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部分地方的农民仍大量使用价格较低、厚度为0.005毫米的超薄膜,这些地膜经过一个生产周期的日照、风蚀和人力、机械的踩踏碾压,待到作物收获后已大部分成碎片,捡拾比较困难;其二,残膜捡拾的成本较高,目前农村劳动力相对短缺,用工价格普遍上涨,农户都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捡拾废旧残膜,导致残膜随处丢弃,农业面源污染加重。

五是秸秆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为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质饲料和秸秆。据测算,甘肃省每年推广的1000万亩全膜玉米和300万亩半膜玉米,可生产干秸秆约2100万吨,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质饲草。尽管近年来甘肃省加大了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力度,使玉米的秸秆利用率由过去的35%左右提高到目前的54%,但仍有一半左右的秸秆未得到很好的利用,个别地方随意焚烧,既浪费资源,也影响环境。下一步,我们要紧紧抓住建设部级旱作农业示范区的机遇,正视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扩面提质增效,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努力把甘肃旱作农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要改善基础条件。

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加快建设田林路渠配套的高标准农田。实施好10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在已有3200多万亩梯田的基础上,力争用3到5年时间,使全省适宜兴修梯田的坡耕地全部实现梯田化,为旱作农业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创造条件,打牢基础。

二要扩大推广面积。

目前全省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面积已超过1500万亩,力争到2016年,推广面积达到2000.1万亩左右,其中: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稳定在1200万亩以上,全膜黑膜马铃薯面积由现在的260.1万亩扩大到500.1万亩,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面积由现在的100万亩扩大到300万亩。确保全省粮食总产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力争达到1200万吨,把旱作区真正打造成甘肃新的粮食生产基地。

三要提升技术水平。

切实强化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通过示范引导、典型带动和示范区建设等途径,突出解决目前在覆膜、种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良法良种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努力提高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

四要提高机械化程度。

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普遍短缺的实际,借助国家加大农具购置补贴投入力度的机会,加大对旱作农业覆膜机具的投入力度。在加快研发新的覆膜机具及残膜捡拾机具的同时,改进已有的覆膜机具,提高适应性及作用效果。鼓励引导种植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机具,成立覆膜专业队,开展专业化有偿服务,提高覆膜的质量和效率。

五要延长产业链条。

把发展旱作农业与后续产业培育相结合,充分利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面积推广增加的大量玉米秸秆和优质饲料,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加大转化力度,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构建种植全膜玉米、实施秸秆养畜、增施有机肥料、提高耕地质量的良性循环模式。力争玉米秸秆利用率由目前的54%提高到2016年的65%以上。进一步加大残膜回收力度,增加残膜回收利用的补贴资金,出台相关法律规定,杜绝0.005毫米厚的超薄膜在甘肃省的使用,尽快解决农膜残留的问题,使残膜回收率由现在66%提高到80%以上。

六要强化保障措施。

继续坚持县区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和“三不变”原则,坚持由统计部门交叉核实验收面积的做法不变,确保组织领导到位、资金投入到位、面积落实到位。加强督导检查和示范带动,严防面积缩水和技术变形。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加强部门协作,创新工作机制,调动各级政府重农抓粮、科技人员科技兴粮、农民自愿种粮的积极性,把甘肃早日建成全国旱作农业示范区。

作者:梁仲科 单位:甘肃省农牧厅

上一篇:基于教学改革的动物营养论文 下一篇:保障粮食安全的粮食生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