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每个人都应忏悔

时间:2022-06-16 10:27:19

我们这一代每个人都应忏悔

莫言一向是狂欢惯了的,笔下涂满大红大绿大喜大悲大仇大恨。这一次,他却老老实实用最传统的方式写出长篇小说《蛙》,以书信体形式向众人讲述在农村做妇科医生和计划生育工作者的“姑姑”大半辈子的际遇。

“姑姑”在50年代国家鼓励生育的时候被奉为天神,走到哪儿都带去生命和欢笑;60年代提出“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口号后,她到处宣讲结扎带环,威信已有所下降;到“一对夫妻一个孩”政策提出之后,坚定信奉国家政策的“姑姑”,霎时从送子娘娘变成严厉追查超生的瘟神。不论实际情况如何,只要属于超生的孕妇一律追回来送上手术台……

她甚至发明出许多天才的创造,一家偷偷超生就带人扒掉其邻居的房子,损失全由超生家庭负担,以此集合众人的力量逼迫违反政策者就范。她又不惜“千里追凶”,开着机动船在河面上拦截,船上的高音喇叭威严广播着最新政策,她凛然立在船头,对河里凫水潜逃的孕妇大喝:“你能一直游到东海去吗?”

莫言要以这样一个基层工作者在共和国生育史中的波折经历,描述出中国为控制人口增长所走过的艰辛道路。

“计划生育这个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也涉及中国文化传统里面最古老最保守的一块。”莫言说,“它将触及千千万万人灵魂深处最痛楚的地方。”

个人之痛也是国家之痛

灵子:小说里很多情节非常残酷,“姑姑”为了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扒房子砍树,强制实行流产,甚至多次害得母子双亡……

莫言:现实比小说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已经手下留情了。当时农村流传的口号是“喝农药不夺瓶,想上吊递根绳”,不惜一切代价把计划生育政策搞下去。他们宣称,只要没出“锅门”就是一块肉,出了“锅门”才是一条命,所以在孩子没出来前就有足够的理由做掉。

斗争最激烈的时候是在1978年之后的两三年,改革开放一开始,计划经济解体,计划生育政策就失去了它的控制力。时期老百姓被紧紧捆绑在土地上,连探亲都要大队开介绍信,不然出去就是盲流。但改革开放之后流动变成合法的,农民可以跑到新疆、内蒙去生孩子,这个时候“姑姑”这样的基层工作者与村民们的斗争就更加复杂曲折。

灵子:写到现在的生活,你既写到替人代孕等荒诞的社会现实,又理想化地让“姑姑”与泥塑艺人结合,将以前流产掉的孩子按照想象的面貌捏成泥人,以此换取心灵的解脱。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

莫言:现在是一片乱象。计划生育政策依然存在,但生育实际上已经放开了。现在真正不敢生的也就是城市里面无职无权又无钱的小公务员,最穷的和最富的都已经没法控制。农民反正没有钱,不怕罚,不让落户口就不落。80年代那批黑孩儿,到了90年代第四次普查人口不是全落下了吗,不能不让他上学啊。富人呢,不在乎罚款。我前几天看到新闻说浙江一个农民超生,罚款82万,第二天就背着100万过去了。当官的也都在偷着生,“包二奶”、“包三奶”,或者走后门找关系。现在到北京天通苑北边的豪华小区里去看,哪家是一个孩子?

面对这样的情况,“姑姑”这样的人心里是怎么想?他们过去拿生命捍卫的很多东西突然变得一钱不值了。早知道这样,当时为什么要毁掉别人的生命?所以她忏悔,否定自己当初的行为。“姑姑”的忏悔也应该是我们这一代每个人的忏悔。固然看起来这个政策是国家制定,但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妇女身上,每一个要堕胎的孕妇身上时,无数的丈夫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灵子:你也是奉行计划生育的丈夫和父亲,你也在为此忏悔?

莫言:我们这一代人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如果没有这个政策,我们肯定不止一个孩子。现在渐渐步入晚年,确实觉得一个孩子少了,而且对过去的很多行为觉得后悔。

那时候罚款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关键在于超生会开除公职、,这是很可怕的,尤其我那个时侯在军队里已经提干了。当时全军这么大一个军职单位,只有一例超生的,原来是营职,一下子降到了排职。我当时才是连职,一降就降回农村了。

妻子怀孕又流产,我这个年龄的人几乎都有这样痛苦的经历。所以我这部小说虽然是从我个人的痛苦出发,实际上涉及到千百万人的痛苦。个人之痛就是人民之痛,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国家的痛。国家要实行这个政策也是忍痛含泪,因为不得不实行,不控制就完蛋了。

灵子:你认为这整整一代人的牺牲值得吗?

莫言:我想不选择这条路的话,肯定没有今天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的局面。如果放开生,现在中国起码多出5亿人口。假如中国有18亿人,那就业、福利等等问题都难以保障,国民生产总值多摊给5亿人,结果就是大家都贫困。比如现在我们3口人住150平米的房子,不控制的话可能就是6口人住80平米。但换取经济发展和国力强盛的代价非常沉重,到底是哪方面更划算,我现在无法做判断。

每一部作品都出于社会责任感

灵子:《蛙》虽然没有采取以前魔幻色彩和狂欢笔法的风格,但仍然保持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这一点上与以前的作品一脉相承。比如上一部《生死疲劳》,写的也是中国的焦点问题:土地。

莫言:《生死疲劳》回顾了60年来中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也表达了我对土地的担忧:当下农民跟土地的背离。我塑造了“蓝脸”这样一个坚守自己的主见的人物,他敢于以个人的微薄之力跟社会的千百万人对抗,而历史证明他是正确的。我是在借此反思的政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社会是在循环的,过去的事情转了一圈又回来了,什么都没改变。唯一决定农业发展与否的就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什么时候农民跟土地关系密切,感觉到土地是自己的财产,农业就会发展;如果感觉土地与我无关,农民不爱土地,农业肯定发展不起来。

很多人批评我们中国作家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担当,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说法。起码我几十年来的写作,每一部作品都带着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每一部作品都是通过人物形象来关注和表现了社会上比较大的问题。

灵子:那么《檀香刑》呢?写的是义和团时期刽子手的故事,实际是对现实的反思?

莫言:《檀香刑》的灵感一方面来自鲁迅,我想沿着他的方向继续往下发展。我们知道鲁迅对看客文化的批评,中国人历来是把杀人当做戏来看的。但我想仅仅有罪犯和看客,这个戏并不成立,还应该有一个刽子手,三方构成一台戏。我想把刽子手这个阶层表现一下,这样一个职业,人们既恨又怕又瞧不起他们。小说里刽子手最后说,不是我们杀人,我们杀人的时候带面具了,我们不过是国家机器的实现者,是皇上的一只手。

另一个灵感是,我们家旁边的乡里有一个在东北盘锦公安局工作过的人,他当年参与过审判“张志新案件”。张志新被枪毙之前,先被切断了喉管,怕她喊出什么不得当的话来。

所以我想,发明这些酷刑的狱卒晚年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忏悔?我就问了我那个老乡,他说这个与我们无关啊,我们不做别人也要做,他们就是这么考虑的。基于这两个灵感,我写了这部小说,看起来是写历史,实际上是现代的。

灵子:《檀香刑》里的“刽子手”与《蛙》里的“姑姑”有相似之处,都是人们又怕又恨的职业,都是在国家机器的名义下扼杀生命。为什么你对这类人群的内心和忏悔感兴趣?

莫言:如果历史把我们放到某个位置上,我们都是刽子手,我们都是罪犯,我们也都是看客。我们在“”期间都做过看客,县里要枪毙人我们都去看,有人游街示众我们也看得津津有味。如果“”期间我当兵之后分派我到公安局里去,我不是也要那么做吗?所以这些小说看起来是写刽子手写看客,实际上是在写我们自己,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个人心里都隐藏了很多兽性的阴暗面的东西。

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这个东西是被道德和法律压制着的,但在一个野蛮的、不正常的社会里,它会得到自由释放。人的恶一旦得到释放,那比野兽残酷多了。动物无非是生存竞争嘛,我把你咬死就算了,但人不一样,人可以发明千奇百怪的折磨自己同胞的刑罚,这种“天才的创造性”超过了其他所有的生物。

写《檀香刑》时我最大的感慨就是,有一个文明法律的社会多么的重要。我们经历过“”、经历过战争,这都是不正常的环境,有很多残酷的事件发生。战争会唤起人们的兽性,你如果上了战场拿抖,那你是懦夫;你如果上了战场冷静机智、杀人如麻,你就是英雄,我们要给你戴上勋章,用鲜花美酒来欢迎你。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所以今天我们来看历史,大的历史脉络很清晰,但小的历史一团模糊。

(摘自安徽教育出版社《忧郁的常识》 编著:灵子)

上一篇:公车费用为零是政绩还是问题 下一篇:人大自主招生叫停凸显教改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