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下室渗漏原因根源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2-06-16 10:13:10

浅析地下室渗漏原因根源及注意事项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地下室渗漏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解决渗漏问题的方法,提高地下室工程的施工质量。做好地下室抗渗漏的施工要从施工的实际出发,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的必要程序进行施工,选择合理的施工方式,质量合格的材料才能保证地下室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地下室;渗漏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TV697文献标识码: A

一、地下室渗漏水的原因分析

1、防水砼自身质量和施工缺陷造成渗漏

导致混凝土的裂缝的现象比较多,这主要是因为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的施工中,没有注意对混凝土的正确配置,也就是水分过量或者添加剂过多都容易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和浓度不符合地下室的的施工要求,在初凝以后因为温度或者水分的原因出现了混凝土的裂缝情况,混凝土的表面也凹凸不平,有的混凝土浓度不够,导致在混凝土凝结以后,内部加固的材料也显露出来这也就降低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从而导致的渗漏的现象。

2、工程设计方面

2.1设计考虑不够详细 设计师一般在进行地下室设计时,都会保证地下室板、墙的厚度,而没有根据地下室所处的岩土层、地下水情况设置施工缝、后浇带、降排水措施或施工缝、后浇带、降排水位置设置不恰当,而由于地下室长期处地下水位以下堵塞地下水的排放,时间长后地下水形成有一定压力的水流而造成混凝土开裂产生可以渗水的裂缝,地下水承压水、地表水通过裂缝渗透进地下室内。

2.2对渗水关键位置要求不够具体。在地下室浇筑时,有很多关键部位值得我们加强注意建设,如地下室底板与混凝土墙交接施工缝处、后浇带处、变形缝等等,设计图纸可能只要求按照混凝土的一般状况施工,薄弱环节得不到加固,这就造成地下室抗渗透性较差。

2.3设计抗渗等级不够。由于设计师没有对实地状况进行考核,造成了对地下室抗震抗渗水等级设计不足,造成地下室渗水情况出现。

2.4设计混凝土选材不符合规范要求、或混凝土配合比及水灰比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由于地下室一般都有大体积混凝土、大多数混凝土都是连续浇筑,混凝土水泥水化产生热量不能及时排除,而我们施工后也不及时按要求进行混凝养护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受破坏产生裂缝,导致地下室渗水严重。

3、墙混凝土养护不当

造成建筑物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种,除了荷载外缝的生成之外,大多数裂纹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产生的,其中由于外墙混凝土失水变化引起的收缩,同时,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引起的冷缩也往往是外墙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因此,施工过程中,外墙混凝土养护不当往往会造成建筑物外墙早期失水干裂和冷缩裂缝。

4、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

建筑物外部地下水可以通过底板外侧面较薄的钢筋保护层进入地下室底板钢筋的四周,一旦钢筋受到腐蚀,则使周围混凝土产生缝隙,外部雨水等可以顺着钢筋方向,向地下室内部渗漏。

5、防水层施工不规范造成渗漏

施工人员在进行防水层的施工中,对防水材料的选择不合理,所以建造的防水层的防水性和抗潮性也大幅度的下降了。在管道的水有一部分外渗的话,防水层不能对这些水进行有效的隔离,导致了渗水的情况,使得室内的墙壁发黄,墙体出现了裂缝,出现了渗漏的问题,。所以对防水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要选择具有一定保温性以及防潮性的材料,这种材料的防水性和抗潮性较强,可以对水分进行有效的隔离,地下室的地板于墙壁的缝隙中就不会出现一些渗漏的现象,所以地下室的防水施工对于人们的生活非常的重要,能够有效的保护室内的环境,保持室内的温度以及整洁性。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对防水层的安置不合理容易导致渗漏情况的出现。

二、地下室渗漏的防治措施

1、防水混凝土材料方面

在渗漏防治模块应用过程中,为了避免柔性防水层的缺陷,进行防水材料的质量控制是必要的,这需要积极做好相关的前期工作,进行取样环节、检验等环节的优化,保证其胶粘剂的有效应用,进行卷材的材性环节的优化。积极做好混凝土的基层牢固工作。必须将凸出基层表面的异物铲除,并将尘土、油渍、养护剂等清除干净;基层若高低不平或有蜂窝麻面,应将松动石子剔除充分湿润,再用掺加108胶的1B3水泥砂浆抹平;基层的阴角应做成均匀一致平整光滑的八字角或圆弧。

随着地下室的深度越来越大,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在防水工程中采用传统的有机防水材料,往往会在施工中遇到很多困难。如在基坑开挖后,地下水降不到规定的标高,使防水设施的基层表面始终潮湿或有渗水现象,这时有机防水材料就难以施工,工程质量没有保证。又如在施工缝防水处理上,通常采用钢板、止水铜片、橡胶止水带等阻水材料,它们虽然具有一定的优点,但由于在施工中难以定位,接头难以处理,劳动强度大,有的造价高使防水效果大大降低。

3、卷材防水层施工质量控制

地下室施工工期长,气候变化莫测,防水形式优先采用外防外贴法,或与外防内贴法相结合,在外墙施工一道永久性保护墙。永久性保护墙座落在底板垫层砼上,其高度由设计或施工方案确定;防水基层抹压密实、坚硬,阴阳角处抹成圆弧角。结构后浇带除砼结构设计加强外,防水卷材设置加强层,外墙外侧增加保护墙;转角处和管道处增设附加层,收头粘结牢固,无皱折、空鼓、起泡、翘边或收头、封门不严等缺陷。防水涂料层、卷材层的层数及总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4、设计上的渗漏防治措施

设计人员应明确建筑物重要部位的受力状况,可进行抗裂实验。保证产生的裂缝小于规范的允许值,从而从源头达到防治渗漏的发生的目的。另外,在地下室外墙设计上,可以缩小钢筋间距,采取小规格配筋。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增加暗柱和暗粱,这种方法有利于建筑物的薄弱部分的抗裂防渗,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减小后浇带间距。可以在设计上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或者补偿混凝土来补偿建筑物的自身收缩,以达到减少裂缝的最终目的。

5、施工中的渗漏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比

大体积混凝土裂纹是地下室外墙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因此,施工中混凝土配比的选定就显得特别重要。施工时应严格进行配比试验,并确保符合施工觋场的配比度。尤其要注意的是单位体积混凝上的用水量.坍落度.水灰比.构件截面尺寸.骨料粒径和砂石级配,必须严格控制误差在l%之内。而且投料顺序应规范,并控制好搅拌时间和速度。

2、浇注时的振捣时间

进行混凝土浇注时,振捣时间的选取很重要,不振和过振都可能会造成质皱问题。合适的振捣应该是振动棒周围没有明显的下沉,混凝土表面泛浆量水平状态,混凝土的泛浆不出现气泡,边角处比较密实。

3、泵送混凝土的速度

在施工中应特别注意泵送混凝土的速度,要避免一次入模量过量,另外,还要对浇注后的混凝土层进行二次振捣,以排除混凝土周围的沁水,或者是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空隙和水分,减少混凝土内部的微型裂缝,从而提高混凝土和钢筋的结合力,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增强混凝土的单位密度和强度。

4、后期温度控制和养护

为了防止建筑物大体积混凝土和底板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大于限值而出现裂缝,施工人员必须测试混凝土入模温度,必须掌握混凝土的基础内部实际温度的变化情况。同时要确保混凝土的中心温度和表面薄膜下的温度差不超过25摄氏度。一旦超过极限温差,就必须采取一些保温措施,例如,采用浇水养护与覆盖双层麻袋来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此外,在后期养护时候,一般采取延长拆模时间来防治裂纹。而且,浇水养护时间应大于20d,以防止混凝土干缩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介绍了地下室渗漏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解决渗漏问题的方法,提高地下室工程的施工质量。做好地下室抗渗漏的施工要从施工的实际出发,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的必要程序进行施工,选择合理的施工方式,质量合格的材料才能保证地下室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玉潭. 宅楼地下室渗漏原因及治理方法[J]. 科技传播,2013,(6).

[2] 姚宏军. 某工程地下室渗漏治理[J]. 中国建筑防水,2013,(6).

[3] 卞萍,马明芳. 简要探讨建筑物地下室防水施工的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04)

上一篇:浅析建筑机电与土建装修工程交叉施工的协调管... 下一篇:浅谈预拌砂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